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广东话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講粵語》「倒瀉籮蟹」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405期  作者:梁雪華 出版时间:2017-09-01
    关键字: 甲壳虫 开河治水 巴解 广东话 活蟹

    人人畏惧的害虫便成了美食。大家为感激巴解,就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成为「蟹」,意即巴解征服「夹人虫」,且是天下首位吃蟹人。(摘自网路)广州话有句与「蟹」有关的俗语:「倒dou2泻se2箩lo4蟹haai5」,即打翻了一箩筐的活蟹。形容当下情况一片混乱,手忙脚乱的,十分狼狈。

  • 文章(粤語班上課心得)想多學一種語言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96期  作者:王啟惠 出版时间:2016-12-01
    关键字: 粤语班 上课心得 广东话 梁雪华 罗马拼音

    做梦也没想到,一个年过八十白发苍苍客家老头,竟然会去学广东话。这正应了一句俗语所谓:「八十岁才学吹鼓手」,简直多此一举。当老婆孩子看到同乡会特刊登出我们第一次上课的照片时,也认为不必那么辛苦啦。尽管如此,我还是兴致勃勃地每周准时来上课,因为我想多学一种语言,何况年轻美丽的梁老师,又非常用心也很有耐心地教我们。特别是在发音方面,老师更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教我们如何运用嘴形和牙齿的动作来纠正发音。而这种发音的动作虽然很累,却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大家都很

  • 文章(粤語班上課心得)期盼和孩子們互動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96期  作者:姜志卿 出版时间:2016-12-01
    关键字: 广东话 粤语班 上课心得 亲子互动 发音声调

    岭南特讯」,刊出要开粤语班,地点在台北市广东同乡会,请老师来教授。哇!好高兴,居然有机会学广东话,太是高兴,赶紧报名,等寄出通知时居然未将资料放大,心想完了,资料不算齐全可能泡汤无望矣!没想到,接到会内电话可以参加上课,好高兴喔!心想排除万难一定要学,才能和先生讲他熟悉的话语。梁老师和蔼可亲如沐春风,传授我们用语、拼音、且整理印制歌曲学广东话,并讲解个中典故;更辛苦是整堂课不断带领我们唸,让我们能朗朗上口,获益良多;尤其我自己的姓氏,一期快结束了才会唸

  • 文章(《鄉親來稿》)30~50年後 大陸各省市親同鄉會將在台灣自然消失嗎?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94期  作者:許銘松 出版时间:2016-10-01
    关键字: 同乡会 高磊乡亲 建议对策 广东话

    茂名县的记载,等到三〇至五〇年后我和儿女辈都离世了,孙子、曾孙……怎会知道自己是广东省茂名县人呢?二、母语的失落,广东人最大的特性,也是最好的识别,就是说白话(广府话),可是白话须要母亲来传授,我的妻子是台湾人(与我同期结婚的同乡太太大多数是本省人),不会说白话,我在军中服务说的是国语,所以家庭共同的言语是普通话,因此儿女都不会说广东话,孙子辈更不会说了,果真名副其实的「台胞」。建议对策(即亟须要推动的事):一、透过各项活动,运用乡情,鼓励第二、三代子弟参加

  • 文章纽约风情——广东话、通天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2期  作者:廖榮瑄  出版时间:2001-04-30
    关键字: 纽约 唐人街 孔子像 广东话

    街道虽然不大;但古木森森的公园,港湾处处的海岸,景致之美,难以描述,有乡村的宁谧,也有都巿的气氛,每逢上午,所有茶座,都是一位难求,因广东乡亲都喜欢「港式饮茶」,无论谈生意、会亲友,或搬搬龙门阵,都拥向茶楼,消磨一个上午。在我的感觉,美国到处都有广东人,难怪大家都说:「不会讲英语并不要紧,但不会讲广东话才是糟糕」,因为「广东话,半天下」,不妨来此体验一下。三建造在曼哈顿唐人街的孔子大楼,高入云霄,相当雄伟,仿佛与联合国大厦,帝国大厦、世界贸易大楼,几乎相等

  • 文章谈胡适的广东话入诗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胡适 人物趣事 广东话入诗 历史集萃

    胡适先生,谱名嗣糜,初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清宣统二年,考取清华留美官费,初入康乃尔农科,后改读文科;民国四年,再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于民国六年五月,通过哥大哲学博士学位,八月任北京大学教授及代理教务长,以后又曾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抗战时曾任驻美大使,胜利后曾任北大校长,直到民国四十六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民国五十一年一月二十四日在台去世。他曾数度到广州及香港,因反对陈济棠读经,在广东不受欢迎,那时他对广东话还听不懂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