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俗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瑤鄉有趣的「舞火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3期  作者:文玉蘭  出版时间:2015-07-31
    关键字: 蓝田瑶乡 舞火狗 民俗

    作为一个旅游好去处,龙门可圈点的地方真不少,如果恰巧赶上农历八月十五,那你一定要去蓝田瑶乡,看看那里的「舞火狗」,你一定会觉得它有趣极了。同时,也让你亲身体验一下瑶族那古老浓郁的民俗风情。蓝田瑶乡距龙门县有十六公里,据清咸丰元年(1851年)《龙门县志》记载,隋唐以后到明代,瑶族的祖先从粤北迁徙而来。「上建……多土著,俗虽朴野犹推淳……」书中提到的「上建」,就是蓝田的古称。自1987年国家设置瑶族至今有瑶族人口八千多人,是惠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舞火狗

  • 文章客家春节民俗拾趣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客家 春节民俗 民俗心态 谐音 七样菜

    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乃称「过年」这是客家人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旧俗,一清早,就要「接财神」敬「赵公元帅」。天一亮,族人又齐集祠堂敬祖公。旧俗初二日起妇人「转妹家」新姑丈要上门。初三俗称「穷鬼日」,把垃圾倒在三Y路口烧掉,叫做「送穷鬼」要烧香纸,念送穷歌,歌曰:「穷鬼出,富贵入;穷鬼照河下,富贵转屋家」。初四日继续探亲。初五日称为「出年架」表示年已过了。俗语有云:「年到初三四,各人打主意。初七日是神仙下凡的日子,有食「七样菜」之俗,寓意深刻

  • 文章佛山孝子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3期  作者:呂茵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佛山 民俗 职业孝子

    讀程天放先生的遺作「使復囘憶錄」。文內曾引述了一段和客人共餐時,別人向他講了一句形容有些人惺惺作態的俏皮話:「佛山孝子」。當年程先生在席上聽了,一時莫名其妙,後來經對方解釋,據程先生原文說:「佛山鎭的人,父母死後出殯時,做孝子的一定要大聲號哭,眼淚流得越多,越受人稱讚。有些孝子實在流不出這麽多眼淚,可是不哭又不行,於是有一批人就扮成孝子代哭。這種人穿起麻衣,拿起哭喪棒,參加孝子的行列,一路上號啕大哭。然而他們和死者非親非故,那裏來的眼淚?就只好將水藏在孝...

  • 文章「作大福」廣東大埔的嘉年華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藍志新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保生大帝 民间信仰 民俗习惯

    总理,总理有两位:一为常务总理,由吴、蓝、罗三大姓绅士人物轮流担任。另一位为管事总理,由各姓知名人士报名参选,由近三届常务总理票决。新管事总理接任后立刻举行迎神、祭神盛典,各族族长均应参加陪祭。事后发函南洋、上海等地同乡会。共襄「作大福」盛举。2.九月初十,在鸦鹊坪(现今美食街头)开始搭木戏台(六根大木柱、离地八尺,横梁上铺上木板而成舞台,顶上盖以帆布,布棚下有四盏德国制的猪心形汽灯,未有汽灯前用花生油锅,作为照明。民国卅年现代化保生大帝纪念堂落成,上层为

  • 文章漫談潮州話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39期  作者:進克趙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潮州话 乡土民俗 方言集锦

    潮州人,據說海外有千多萬人,香港亦有百多萬,因此到處經常聽到「潮州話」。有人說潮州話多屬土語,事實上潮州的先民都是中原移民南來,所以潮州話大部份很是文雅,有音有義的。例如廣東話,問人在家否?說:「喺唔喺度」,國語則說:「在不在家」,潮語亦說:在不在(在字刀字上),與國語雷同。廣東人做事情進行時,稱謂「做緊」,如做緊事、吃緊飯、唱緊歌。但潮語則稱謂:在做事、在吃飯、在唱歌。與國語雷同。國語稱漂亮的東西,稱謂「美麗」,廣府話稱謂「靚」,但潮州話則稱謂「雅」。...

  • 文章紀五華三大奇蹟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2期  作者:張民權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五华 名胜古迹 乡野趣闻 民俗习惯

    五華原名長樂,位於嶺東山區,自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一〇七一年)建縣迄今(一九八七年)不過九百一十六年歷史,地處偏僻,鮮有名勝古蹟可言,惟有幾所廟宇,為其他各地所罕見,値得一述:㈠城隍廟古榕樹:城隍俗傳為陰間縣令,每縣都有,五華亦不例外,五華城隍廟,位於西門城內,和東門的縣政府東西並峙,遙遙相對。西門外是古來行刑場地,一如故都北平之東市、或臺北的馬場町,因此「出西門」一語是意味着被砍頭遭槍斃一類極不吉利的代名詞,人多忌諱不言。這些都不足為奇,五華城隍廟之奇...

  • 文章潮汕文化特色之一——工夫茶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32期  作者:楊春棠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潮汕文化 功夫茶 泡茶艺术 乡土民俗

    潮汕文化不單是一個中國的獨特地區文化,也是一個播種世界各地而令人讚歎的中國文化。潮汕人士確實磨練出很多偉大成就。他們可以在粗布上刺出玲瓏浮現的彩繡,把雜木雕成層次分明的金木刻,將廢品拼出華麗嵌瓷,令最普遍的東西化為美食。顯然地,他們有卓越的工夫,每每使腐朽變作神奇。「工夫茶」更表現了潮汕人士的智慧。在中國茶藝中,它對茶具;茶葉和泡飲方法都有更嚴格的要求。過往的工夫茶需要「四寶」,就是盛載開水的薄瓷壺,又稱「玉書碨」;燒沸開水的烘爐,一般以白鐵製成;泡製茶...

  • 文章廣州茶肆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64期  作者:蒼松樓主 出版时间:1995-08-30
    关键字: 茶楼 茶寮 茶室 建筑型式 广州民俗

    廣州以食著名,有食在廣州之譽。食肆除專供酒菜之酒館外,尚有專供茗茶點心之茶射。其後復有茶室與茶寮之設。茲介述如次:一、茶樓茶樓爲繼酒館而設,專供客人茗茶及進食麵點。沿出蘇、杭兩州。建自清末,民初。爲我國第宅式建築物。雕樑畫棟,美奐美輪。分作樓上樓下兩層。樓上復區分兩段。前段爲寬敞之大廳,四壁懸掛名人書畫,所置椅煉,採酸枝木製成,或纕崁大理石,座位舒適。早期入座者,俱爲男士,婦女不與焉。後段較高,拾級而登,其間築有假山、水池,植樹栽花,且建涼亭數座,佔地頗...

  • 文章記得我小時候(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鄧飛鵬 出版时间:1979-12-31
    关键字: 幼时回忆 风土民俗 娶妻生子 罗天大醮

    「記得我小時候」鄕間的民風土俗和人物故事,還有許多可愛可敬之處,也有些可憐可惡之處,更有些不可思議之處。都是我親身經歷或耳聞目見,不是「齊東野人之語也。」今日道來,雖似「明日黃花」,然亦料不失爲吾粤各地風土中的「吉光片語。」「我小時候」,約爲淸末,民初至民十之前。當時鄕人責罵放蕩的野小子,多說是:「你係冇皇管嘅!」而我,却有過三個皇帝管過——光緖皇帝末年,宣統皇帝三年,洪憲皇帝八十二天。在國民革命歷史上,雖不承認袁世凱强奸民意自己「黃袍加身」,但我還記得...

  • 文章大埔縣花—紅色山茶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劉秀香 廖世覺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大埔县花 红色山茶花 简介 诗词 民俗民风

    群芳珍品山茶殊,紅艷芬芳玉樹株,不畏寒天霜凜冽,肯留野地笑相呼;絳顏綠葉剛強勝,秋菊春梅嫵媚輸,埔邑眾賢多慧眼,遴君獨領縣花圖。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有自己的國花。我國也有國花,大埔的有縣花是紅色山茶花,這與中華民族及埔邑的歷史淵源、文化背景,經濟生活息息相關,而成為民族的或地區象徵。山茶花,別名山茶。是山茶科,常綠亞喬木,莖似木樨,經冬不凋,其種子能榨油叫茶油,可供食用、點燈和防銹用,清末民初,南方人食用的全都是此種的茶油。茶花,有100多個品種。被譽為“花中...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