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财政整理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五十年政治生涯(十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王德溥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政治生涯 陕西财政 往事回忆 财政危机 财政整理

    通知各报刊社,停发补助津贴各费,以节公帑。同时于厅内增设财政整理处,设处长一人,整理员四十人,计画财税改进方案及负责考核工作。上述六项治标办法,均于两次省府委员会议,先后提出讨论:其中1.2.6.三案,通过极为顺利。而⒊⒋⒌三案,则见仁见智,议论纷纷。铭公极力支持,我亦坚决表示;此为财政整理的成败关键所在,通过后如发生任何意外弊病,个人均愿完全负责,并以去就相争,最后始获照案通过。上述通过各案,一一付诸实施后,各方反映极佳,确已收到社会耳目一新之效。据调査

  • 文章民國四川大事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9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69-03-01
    关键字: 邓汉祥 四川省财政整理委员会 四川省动员委员会 蒋介石 中江事件

    以及劝募公债,创办垦殖,收容难民等要政,均能遵从省府规划,迅赴事机,未尝遗误,大多数同人可谓已尽职责。间有少数行为失检,致被社会指责,甚至误会及于汉祥。汉祥固有应负之责任,诸君亦应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幷自省察,正勿庸喋喋置辩也。尙望安心任事,善保令名,服从长官命令,尊重行政系统,黾勉从公,日跻上理,务使政府数年来苦心缔造之政治基础,发扬光大,完成抗战建国,则刘故主席九泉含笑,汉祥亦与有荣施矣。临别赠言,不尽缕缕。」八月二十八日 四川省财政整理委员会,以前

  • 文章四川之县地方财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49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66-09-01
    关键字: 四川 地方财政 整理原则 地方预算 编制办法

    县政府职庇司牧,尤应体察民力,量为施设。过去各县有财无政,支离紊乱,莫可究诘;百业凋残,此其症结。量入为出,为目前必守之铁则;惟事属创始,尙无成案可循,过渡时期,自难停炊待米。玆经本府交财政整理委员会郑重讨论,将本年度各县预算标准,及『犹豫期间』办法,分别拟定,随令颁发。一方面为各县财政开一正当轨道,一方面曲应事实,以免推行滞碍。须知民穷财尽,已达极点,能为公家惜一分财力,即为人民减一分痛苦。各县长俸给所入,胥属人民膏血,自省天良,当不忍稍涉浮滥。民厅所拟县府

  • 文章孔祥熙贊許蕭縣的土地陳報績效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期  作者:魯傳鼎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整理田赋 《十年来的中国金融与财政 土地陈报

    民国二十三年六月财政部召开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厘订擧办土地院报整理田赋的实施纲要,萧县率先推行,其详细经过已有本县国民大会代表刘焕文先生撰写专文加以说明,在本期文献发表。笔者顷阅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编印「十年来的中国」一书,民国二十五年七月出版,内载论文三十三篇,详论中央政府奠都南京以后十年的各项建设,约四五十万字,分上下两册。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时,更名为「抗战十年前之中国」(一九二七—一九三六)。其下册九三至一一八页为当时财政部孔部长祥熙所撰「十年

  • 文章張作霖與王永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陳嘉驥  出版时间:1977-11-01
    关键字: “东北三杰” 东北新政 整理财政 兴建纺织业 大元帅

    与东北为敌,且亦力足抗拒强隣对东北觊觎。王永江上述自保意见,可惜不为好大喜功、急切于「统一」中国、自为华夏盟主的张作霖所欣赏。张作霖之率东北军迭次入关,不但使中国内地益增糜烂,且导子弟以浮华,敎官僚以腐败;东北与华北人民财力均为之虚耗殆尽,最后张作霖且以身殉,当其弥留之际,当难免不有「悔不听王永江之言」之憾!东北新政泰半系经由王永江之手完成,如革新警政、办理保甲、振兴敎育、整理财政、创办纺纱厂、筑沈阳至海龙铁路、设立新式医院,其中以对振兴敎育创办东北大学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