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蚕丝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抗戰前膠東的養䘉事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李雨亭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养蚕事业 华洋蚕丝联合会 胶东

    华洋蚕丝联合会」,据说是由烟台海关拨出一笔经费,用来改良胶东一带的养蚕事业。总机构设在烟台市,并附设一所蚕丝学校,学生来源是招考的,所授课程与初中同,多了一科养蚕课程。此外学生要参加养蚕工作。另在牟平县的凤凰崖、栖霞县的接官亭南山、及班山北山等地,设立三处蚕丝试验场,在班山北山蚕丝试验场也附设了一所蚕丝学校,学生来源也是招考的。所授课程与国小同,也多了一科养蚕课程,学生也要参加养蚕工作。各试验场的建筑物虽不怎样宏伟,都是西式建筑,白墙红瓦,环境淸幽,在那穷鄕僻壤中

  • 文章四川之蚕丝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3期  作者:尹良瑩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四川 蚕丝业 尹良莹 魏文帝 宋太祖

    编者按:尹良莹先生,为我国蚕丝专家,抗战前任四川省蚕丝改良场场长,抗战胜利后,任中国丝业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文化学院蚕丝系主任,中华学术院蚕丝硏究所所长。近选「我国中原蚕丝业盛衰消长之硏究」一文,载六十五年十月出版之「国家建设硏究论文集」,论述我国中原区域蚕丝业之盛衰消长,文末一段,论及四川地区之蚕丝业,谓为始终保维继续发展之特色,足供硏究四川丝业之参考。兹特摘录如次:四川地区之蚕丝业,始终保持继续发达之特色,幷有蚕丛古国之称号,此乃因四川地理环境

  • 文章无锡百余年来蚕丝事业之发展(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9期  作者:丁仲涵  出版时间:1989-09-20
    关键字: 无锡 蚕丝 发展史 销路 经济

    丁園園丁 丁仲涵吾邑——無錫近數十年來,商賈輻輳、工廠林立有小上海之稱,據去年出版之「無錫史話」記載:本縣最著名之商業以布、米、絲、錢等四項爲大宗,本文專談「絲」,「絲」之範圍,包括種桑、育蠶、及繭、繅絲,銷售等項目,作者曾於七十六年四月作「養蠶瑣談」,詳敍其中過程,但對於養蠶之原始資料,則付闕如,引爲憾事(見本刊三一〇期),七十七年十月方永施鄕長作「故鄕憶舊義生絲廠」一文(見本刊二二八、二二九期),對絲廠作業細節,原原本本,絲絲入扣,一絲不亂,敍述甚詳...

  • 文章无锡百余年来蚕丝事业之发展(中)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0期  作者:丁仲涵  出版时间:1989-10-20
    关键字: 无锡 蚕丝事业 茧行 烤茧

    丁園園丁 丁仲涵四、繭行之興替光緖中葉,邑紳薛南溟、鄕紳周舜卿等,在上海開設絲廠,當時均赫赫有名,婦孺皆知,(周字廷弼,世居離城十五里之東,嗣改名周新鎭(見無錫地圖),設廷弼學校於鎭上,開西式學校風氣之先,時稱洋學堂,筆者時七歲,藉祖、父之蔭,遠地寄宿該校啓蒙一年。)絲廠需要原料爲繭,因而乃開設繭行,本縣第一家繭行爲「仁昌」係石塘灣孫伯瑜與上海顧勉夫訂約,於光緖十三年創辦於洛社鎭,嗣因上海方面中外商人開設絲廠日增,無錫繭行之設立,亦相對增多,薛南溟除在...

  • 文章淸末無錫一位好縣令——裴大中洋商罔顧信義用大稱收買鮮繭裴令深悉民隱校準漕砝為四碼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1期  作者:軍嶂山樵  出版时间:1987-05-20
    关键字: 无锡县令 裴大中 养蚕行业 蚕丝买卖

    吾邑四鄕農民除耕種稻麥外,多靠種桑養蠶爲一大副產收穫,甚至全靠種桑養蠶爲生者,亦大有其人,春蠶,夏蠶,秋蠶,幾乎一年到頭在忙着養蠶,養得好,要比耕種稻麥,獲利倍蓰,如果不好,蠶兒中途出了毛病,蝕了大本的亦復不少,所以江蘇省政府在無錫西門外龍山稍設有蠶桑試驗場,附設育蠶指導所,派員到各蠶戶去指導,並在蠶子孵化時合作在一起飼養,到了二眠時期,再由各戶分囘家去飼養,這樣就可靠了。吾邑在淸朝乾,嘉以前,農民很少養蠶,祇有南門外開化,揚名,新安等鄕,地濱太湖,與浙...

  • 文章實業家薛壽萱先生(1900——1972)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1期  出版时间:1996-07-20
    关键字: 薛寿萱 永泰丝厂 蚕丝业 三葫芦 丝茧大王

    薛寿萱,名学濂,以字行,清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1990年1月15日)生,无锡城内前西溪人。薛南溟第三子。早年肄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民国10年(1921年)赴美国入意里诺思州立大学学铁路管理和经济管理。民国14年毕业回国。民国15年,薛南溟将永泰丝厂由沪迁锡,薛寿萱始任永泰、锦记等丝厂协理。是年冬赴日本考察蚕丝业。民国17年,又赴美国参加万国生丝质量检验标准会议。回国途中,再次考察日本的蚕丝事业。民国18年,他聘用邹景衡、薛祖康等一批学成回国的技术

  • 文章台湾蚕丝业之今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2期  作者:丁仲涵  出版时间:1987-06-20
    关键字: 蚕丝行业 丁仲涵 生产业绩 生丝产量

    一千六百余公顷、六十九年达二千七百余公顷,但至今却因废耕转作业关系只剩五百余公顷。㈢干茧产量:六十七年为九十三万余公斤、六十九年增至一百八十二万余公斤,为最高峯,现在只有二十五万余公斤。㈣干茧外销日本:过去最多时,一年高达五百公吨左右,但自七十年起,日本限制台湾茧丝进口后大受影响,近年已降至每年只有十公吨。㈤生丝产量:蚕业改良场在上述情况下,乃积极辅导国内几家蚕丝公司增添设备,消化滞存干茧业者亦不得不自行缫丝,或委托工厂代缫,故生丝产量却有增加,去年高达三万七千

  • 文章大陸貨在台灣

    来源期刊:《浦東》 第54期  作者:李梅蘭 出版时间:1988-10-15
    关键字: 中药材 迪化街 项链 香菇 红枣 蚕丝被

    外围的地摊及夜市,也可看到大陆的香菇及金针等南北货。红枣大而饱满 丝被是新流行红枣在大陆属于一般农家的副产品,以大小分级,过去在台湾只有一些乾乾的小红枣,价钱又贵,虽然现在大部分的货色大而饱满,但还是要看地方,一般而言,小杂货店卖的存放较久,品质差些。大陆蚕丝被在台湾也是一种流行,去年冬天台湾的蚕丝被遭致大陆货的打击甚剧,许多业者表明卖的是大陆货,由于进口的价钱很便宜,着实把台湾苦心经营多年的蚕丝业打的抬不起头,现在只有往高品质的路迈进,希望以品质区隔大陆货

  • 文章金壇重要物產(續)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9期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玉爪蟹 银鱼 白条鱼 百花酒 蚕丝

    家常食品。又社头所产生之陈酒,一名百花酒,淸醇香味,色与绍兴酒同。在明代亦为贡品。农村副业为蚕丝,岁値百余万元,其中有名反车丝者,其品质之推精良,江苏推为第一。酱油以黄豆自制,比户为之,亦鲜美异常。豆腐锅,以豆液制成,出自薛埠者为佳

  • 文章浙江省蚕丝硏究改良与推广之施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9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4-09-10
    关键字: 蚕丝硏究改良 丝织品 纯系选种 育蚕指导 改良蚕种

    一、前言我国之蚕丝事业,考诸文献记载,民国纪元前四、六〇〇年,西陵人氏黄帝妃嫘祖,敎民育蚕抽丝,此为我国有蚕丝事业之始。我浙得天独厚,蚕丝事业之发达,有蚕丝王国之称,昔有嘉兴之半墩丝,继有湖州之辑里丝,丝织品之优良精美,不特驰誉国内亦且蜚声海外蚕系鳞翅类之昆虫,幼虫经四眠蜕皮后上簇,吐出液体遇空气而成丝以作茧,匿其体于茧内,渐变为褐色而短肥形之蛹,吾人乘其未将茧咬破之时,以缫丝车抽收其丝。丝织成品所裁制之衣着,以其轻、輭而具靱性。气质高雅,远胜于棉织品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