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8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團結愛國發展經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胡炘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联谊会 经济发展 联合国 外交

    那能打着「民主」招牌而践踏民主,怎可喊著「自由」口号而妨害自由!本会胡理事长于端节邀请浙江各县市旅台同乡会理事长、总干事,在宁福楼举行乡亲谊餐会,席间以同乡会立场致词贺节,并勉励大家团结爱国,共创光明前途。

  • 文章在历史灰烬中为苏默哀——美国「纽约时报」莫斯特别报导——李芸玫译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8、39期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戈尔巴乔夫 前苏联 苏联解休前状态

    戈巴契夫把衰竭的苏,领到悬崖边缘,让民主改革风潮,判其寿终正寝,但是它虽倒下,仍然令人畏惧,而其成就和苦难,却使世人永记难忘。【本报取材纽约时报莫斯科特别报导】苏历经一段短暂而又紊乱的历史之后,以七十四岁之龄被判死亡,她临死前虽然受到长期的折磨,但是她的成就和苦难却永远不会被人遗忘。在一个乌托邦式的承诺下孕育而成,并在暴力升高的红色十月革命下诞生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邦」,在阴沈的十二月底发出最后一声长叹,尽管她的意识型态瓦解,国土四分五裂,经济

  • 文章赵香宋的教育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0期  作者:方遠堯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赵熙 联语 班固 对联 历史沿革

    合古今中外为师,汇观其通,百派春潮归渤海;任伦纪纲常之重,先立乎大,万峯晴雪照昆仑。语,是中国特有的文学,由于中国字是象形字,形体完整,及一字一音而形成的。不过早期只杂于诗文中,没有独立门户,直到唐代律诗盛行以后,才自成一种文体罢了。在中国最古的书中便有语出现,如尙书舜典的「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大禹谟的「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及「满招损,谦受益」;再如诗经葛覃的「薄汚我私,薄澣我衣」,广汉的「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

  • 文章雲台職聖張雲書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張紅柱  出版时间:1994-09-01
    关键字: 张云书 对联 教育家 追悼会 挽联 抗日战争

    张云书,亦名张恩沛,号梅主人,连云港市云台区朝阳人「原新县」。生于一八六八年,约卒于一九四五年。他自幼聪明过人,博览群书,饱读经史,一生著述颇丰。如「二十五史年表」「案头随录」「鸿雪稿」等,可惜大部分散失了。先生一生最工莫过于对了。先生在世时,往来于云台十八村,所到之处求者摩肩接踵,至今仍有部分书、语流传于世,在云台山地区人们称他为「圣」。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他,笔者拟从先生遗中撷取几副以飨同好:一、挽张学瀚。张学瀚先生曾著「云台导游诗钞

  • 文章丰县(厦门)投资谊会纪实之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4期  作者:邱成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投资联谊会 厦门 丰县

    今天,江苏省丰县人民政府,在我国东南沿海对外经济最为发达,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著名侨乡—厦门,举办二〇〇九江苏丰县—厦门投资谊会,首先我代表中共丰县县委、丰县人民政府和一一三万丰县人民向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厦门位于福建东南部,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是我国首批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历来是中外客商尤其是台商投资的聚集区,历史上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在此,请允许我向参加投资谊会的各位嘉宾简要介绍丰县的基本情况:一

  • 文章瑞安市第三次三胞谊会纪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丁世權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瑞安 同乡会 联谊会 贸易

    瑞安市第三次三胞谊会,于本年九月九日至十一日在瑞安城关举行。台北市温州同鄕会于七月间即通知瑞安旅台鄕亲组团参加。笔者于七月底因事偶遇同鄕会孙总干事问及我原籍是否瑞安,又征询我是否有意参加此次三胞谊会。虽然笔者自出生以来,从未踏入瑞安一步,只因早年听先父说过祖居瑞安丁岙,而且也的确有意回去—寻根,所以当即答应了孙总干事,成为此次代表团的一份子。此次代表团人数共二十八人,除去七位不随团同行外随团行动者计二十一人,由董训先生担任总络人,因董先生高龄已

  • 文章吴稚晖题理发店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吴稚晖 理发店 题写对联

    党国元老吴稚晖先生,抗日期间在重庆经常光临一理发店,某年除夕,店主请稚老书一春以光门楣,云:凭我双拳,打尽天下英雄,谁敢还手,就此一刀,剃过世间豪杰,无不低头。

  • 文章忆抗战时期吾闽春大观

    来源期刊:《闽聲》 第46期  作者:祖華 出版时间:1971-07-31
    关键字: 春联 酒楼 旅馆 茶馆

    于五代以前,南北朝以后之宜春帖(又名春书)所演变者,好于此门类能道之。亦为我国风俗所特具之一格,传于晚淸,更为盛行,然饱具诗词宿儒,则莫能办精警之句。吾闽号称海滨邹鲁之邦,对于春一道,格调布局,似有独钟,迄至民国,对日抗战,仍盛弗替,适余壮年,横遭国难,凡有此种胜句,佥为收集,得若干则,其中分门别类,丝丝入扣,恒不庸俗,足称圣手者,兹若囘味各,允以:「词多便驯,题无誊义」。忆此家鄕无限好,横被红祸蹂躝,何日重扫犂穴,收拾河山,更以不胜欢跃鼓舞之情

  • 文章輓魯鄉長子泉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鲁子泉 挽联 寄托哀思

    抗日戡亂建偉業五湖煙景播清譽鈞天有命上修文三迤梨花帶淚開

  • 文章新春忆旧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張運清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春联 故事 抗日战争

    农历新年,家家户户都在门上张贴春,藉以迎春接福,祈求吉祥。抗战初期,我第五区常备队常驻防城西赵庙一带,某年,尝见该村刘拔贡子翰先生自撰语张贴其大门上,曰:富于菸叶穷于麦老在须眉壮在心子翰先生乃耕读世家,某年曾收其所有田地大部份播种小麦,而是年天旱,小麦歉收,致累及家计,但次年改种小菸(菸草),则菸叶涨价,却大获其利,时先生年近八旬,须发皆白,而红光满面,步履犹健,望之若六十许人,出入常有一中年妇人陪伴,故有此之作,盖写实也,又地方抗日政府建立之物

共384条记录 1/3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