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绸缎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定海锦泰亨绸缎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68期  作者:王慧美 出版时间:1998-04-20
    关键字: 定海 锦泰亨 绸缎 礼券

    锦泰亨」是解放前定海城内最大的一家绸缎商店。该店开办于民国元年,是由上海洋行买办,当时在全国经营德国缝衣针的定海人丁家第四房、舟山通商银行行长孙山曦和当店老板胡敏球等人入股的股份有限公司。资金共分十股,每股二千元,共计二万元,丁四房入股最多。由孙山曦任董事长,雇用店员十多人,主营绸缎、呢绒,兼营亚西亚僧帽牌火油、饼干、奶粉、化妆品等华洋百货,采取既批发又零售的经营方式。民国初年,随着定海渔、盐、交通业的发展,来往定海客商骤增,不久形成了以城内状元桥为

  • 文章「三元景」绸缎庄的兴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劉綬曾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三元景 绸缎庄 发展历程

    三元景」是一个专营绸缎布匹的商号。它由平定城上刘宅老弟兄三人,即刘石臣、刘秉臣和刘宝臣合资创建,共同经营;刘家老大刘石臣为东家。三元景绸缎庄坐落在平定十字街(原学门街)十六号。据清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刘家老三股第三号老分单记载:「三元景铺房一所,门面四间……大门西铺面一所,门面五间……大门东铺房一所,门面三间……」由此可见三元景全盛时期之规模。老一辈刘家人说,刘家新院是仿照故宫西花园中的一个院落,结合平定实际而修建的。临街大门有高大的门楼;沉重、厚实

  • 文章上海滩的大柜枱

    来源期刊:《浦東》 第36期  作者:張宜宜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上海商店 上海当铺 银楼 绸缎庄 大柜台

    千余万人口,倒有百分之七十服用国药的病人,所以营业鼎盛当在意料中。「糟坊」,亦即是酱园,墙上有个斗大的「酱」字,与当舖有异曲同工之妙。柜台列在室内,所不同者,这些柜台包有铝片,制成特制油糟,里面分装「花生油」、「菜油」、「荳油」、「蔴油」,专供零售。另有坛装酱油,虾子酱油等类。内院排列了无数酱缸,里面装满了「荳瓣酱」、「双缸酱」、「甜蜜酱」、「辣酱」,阵阵酱味,随风入鼻,香气袭人。上海的绸缎庄柜台亦不算小,墙柜上一匹匹绸缎呢绒色色俱全,四季衣料随心所欲,选购

  • 文章宋元時代泉州的國際貿易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泉州 港口 海上贸易 金字塔 尼罗河 金刚经 泉州绸缎

    至宋,元两代,这条航线也没有多大改变。当时的泉州港,停泊着来往于这条航线的海船百余艘,小型船只更是星罗棋布,人来人往,起货落货,十分繁华,热闹。亚非朋友运入寳石,珍珠,玛瑙,象牙,犀角,水晶,药料等物品,还把越南的古城稲,埃及的棉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烟叶,印度的甘蔗以及热带的丁香,豆蔻,天仙子等种子带到泉州城,播种在中国的土地上,结出累累的果实。中国从泉州港输出的,除金银铜铁之外,还有更主要的,是瑰丽夺目的泉州绸缎,玲珑剔透的古瓷以及又美观又实用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