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陆时期会忆旧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0期  作者:楊愷齡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上海粥会 重庆粥会 云林粥会 往事回忆

    一、上海会无锡丁梅轩先生(福保一字仲祐),高年硕德,以名医兼佛学家,享盛誉于上海。民国十年秋,地方不靖,杜门屛居,潜心著述,间或赴上海一乐天参加星六傍晚之同鄕茶敍,又苦其拥挤噪杂乃倡议于翌年五月起,移至静安寺路三十九号其诊病寓所赓续相敍,无间寒暑。吴稚晖先生由英国返抵北京,每道出沪上,必加入晤敍,良夜淸谭,亦客中一乐也。民国十六年国民革命军底定东南,国民政府奠都南京,丁老寓所星六之会,始改每星期一傍晚擧行。民国十九年,丁老梅白克路寓所翻成新居,颜之曰

  • 文章番薯考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作者:振瀛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陈振龙 山地 煮食 米粥

    回薯蔓尺许揷种,就这样繁殖起来,恰好这个时侯发生饥馑。番薯容易生长,其他粮食不生的山地或干园,稍加掘松地皮,一揷薯蔓,就可生长,如遇天雨,生长更速。我们所知道的优良薯种大致为:甲、陈薯仔:叶小而薯特大。乙、发财薯:叶端有三尖,裂缝甚浅。薯形细长,皮紫而肉白色。丙、六十薯:叶端亦有三尖,但裂缝较深。薯肉及皮色与发财薯相似。丁、台湾薯:叶端有五尖,薯形圆而大,皮紫而肉红。戊、白肆薯:叶无裂缝,薯形稍细长,皮肉均白色。番薯可直接煮食外,中上人家,也有切细加入米

  • 文章程新南返回雪堰赞助会经费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2期  出版时间:2006-10-25
    关键字: 程新南 雪堰镇 台北粥会 捐费 同乡会

    程凯新南鄕长于九月杪由台返回雪堰探亲欣悉雪堰成立会,特致赠人民币一千元又于十月二日宴请赴吴稚晖故居之鄕友吴志云等。程凯鄕长本名新南非常关心故鄕雪堰鎭在台同鄕,令人感念。

  • 文章舟山鑽石樓改頭換臉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84期  作者:余暉 出版时间:2001-02-20
    关键字: 钻石楼 露亭 南宋菜 僧多粥少 房价下滑

    起点竞争,谁能笑到最后还很难说。海中王宾馆的老总方兴康认为,老店新开对舟山市场的影响,不如新开一家宾馆带来的冲击更大。每家宾馆都已形成自己较为固定的客源,「新钻石楼」虽有优势,但很难冲击已形成的市场。东港饭店的总经理贺燕敏则认为,钻石楼此番的成本不算小,如其也参与价格竞争,而其客源又未见大幅增长的话,往后的形势还很难说。老总们对目前舟山市内宾馆明显过剩的现象,表示了一定的担优。方兴康说,近几年来小宾馆的兴起,造成了市场「僧多少」的局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宾馆

  • 文章豫劇皇后常香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0期  作者:李岐山 出版时间:1981-10-30
    关键字: 常香玉 豫剧皇后 抗战施 义演助学

    难买,很多人因买不到票越墙而入。常香玉对人颇重义气,在抗战期间,其编戏的老师逃抵西安;全部生活费用,均由其负责,他并在宝鸡设立一厂,(收容所)凡是巩县人(常香玉巩县人)生活发生困难,住进厂,不限时日,供给全部食宿,直至抗战胜利,厂方才撤消。抗战胜利后,常香玉返囘开封,在相国寺内演出义务戏,为一所私立学校筹募基金,当时陈素员、田秀云也在相国寺内演出,三家戏院相距咫尺,竞争之激烈,可以想像,常香玉贴出全部西厢记,演出半月,日日客满,其中夜探书房一折;当张生

  • 文章懷念我的三姨媽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4期  作者:梅自芳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追忆三姨妈 矢志抚孤 赈粮施 贫病而终

    痛不欲生,昏厥者屡,幸经人灌救,乃得复生,矢志抚孤,以慰阴灵。姨母爱昆哥如己出,特聘名师课读,四书五经皆熟读,后为桑梓造福甚多。姨母不识多字,但记忆力强,能知人善用,所以佣工心服,佃户用命,更知和睦鄕里,环居贫户虽多,但不骚扰,亲族虽或有所觊觎,但不越轨,皆出姨母安抚之功,以是鄕里称贤。姨母生于富家,然深知穷人甘苦,春天赈粮施,冬天放送寒衣,年复一年,习以为常。民国二十六年,日军攻城,逃来难民,她老开仓赈济,德泽广被,救人甚伙。紫哥成长之时,已知进学校读书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