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睢宁县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睢寧縣城保衞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3期  作者:王超波  出版时间:1987-08-15
    关键字: 睢宁县 抗日保卫战 历史回顾

    而利用障碍并照明以争取时之胜利)。十、匪以二十倍于我之兵力而被击溃者,为地方部队全民恨匪之战鬪精神,发挥到极至(如:⒈全民动员步步为阵、阵阵皆作殊死战是也。2守城者为二五师两个半辎重连,同我县保安三个连配合始终如一。⒊县保警以两连半守圩子,以装备说,守城者有轻重机枪及迫击炮二十多架门,守圩仅四挺轻机枪,其兵、火力之悬殊,其战果毫无逊色者,何也?为精神与决心技术与经验者)。十一、作战组织指挥系统完善:㈠指挥作战系统之编组:发挥了部队与个人之力能长短互补之原则

  • 文章睢甯概述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文獻會  出版时间:1977-02-15
    关键字: 睢宁县 地理沿革 交通教育 物产风俗

    六区境内有峰山,在县西六十五里,淤黄河南岸,旧以峰、太龙、虎四山名风虎山,太山南顶有太山庙及周忠武公庙、山出五色石似玉。鲤鱼山在峰东北里许之淤黄河中,山形如鱼、宛似游于水中故名,明归有光尝为诗吟咏,载于县志。七区境内名山较多,(1)英公山在县西北八十里有砦,因山东南麓有唐李英公墓故名。在英公山南二里东南曰白山又东曰红山故名(2)花山。(3)寿鹿山在英公山东北三里。(4)黄山在寿鹿山东三里,山腰有黄华洞可容数十人,又名黄石洞、黄华洞在山西北麓,昔黄石公曾隐此

  • 文章睢宁县社会教育之追忆(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0期  作者:朱澈  出版时间:1984-05-15
    关键字: 睢宁县社会教育 中心民众学校 陈果夫 学校师资 民众敎育馆

    前言辞海释:「通俗敎育馆」、『昔社会敎育机关旧称:国民政府成立后,始改为「民众敎育馆」。设有阅览室、图书室、公众运动场,俗称演讲所等』。睢宁县「通俗敎育馆」,设立于城内孔庙。置有阅览室、图书室、娱乐品:象棋、桌球、网球等少数玩具。设备简单,前往阅览娱乐者,人数不多。及至改为「民众敎育馆」,全部粉刷,书写社敎文字标语,内部除原有设备物品尙可保留者,另又充实各种社敎常识图表挂图,娱乐玩具乐器,如桌球、网球、排球、篮球、胡琴、风琴、琵琶、笛、箫等等,焕然一新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