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长环境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雲南鷄㙡菌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8期  作者:張維亞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鸡㙡菌 产地 生长环境 种类 菌类概述

    生出极多,小而柄短之菌,少则十数朶,多则数百朶,农人谓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最易产出,故曰火把菌。6.窝鹤㙡—有一定出产地,每月或隔数日生出一二朶,时间甚长,如白蚁不迁,可延至数十年之久。7.散鸡㙡—每次一朶,每年一次,第二年即不在原地生长。8.滑柄—9.鸡柄—10白蚁帽—即斗蓬—11蒙㙡—出土仅数朶,柄粗味厚,最为名贵,明熹宗喜食蒙㙡,滇中驿吏皆以为贡品,闻魏忠贤欲食而后不与焉。12牛皮—面黑多肉。13反毛—面色微黄。14黄草面—色微黑。㈢鸡㙡之产地云南鸡㙡菌

  • 文章竹參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7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67-05-01
    关键字: 竹参 食用方法 生长环境 四川特产 产地分布

    竹参属于菌类,生殖于各种竹林处所。每年夏季前后,自土中生长,呈白色,长者六七寸,其大自五分至一寸不等。茎末长有一网,即为菌伞。竹参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四川竹参产地,以宜宾、犍为、乐山一带为著。云南所产者素负盛名,惟该省产品上市,较迟一月,故销售时不免落后,而受川黔产品竞争之影响。四川之货,次于云南、贵州货为最劣。三省产量,综计约三万余斤。其中四川出产最丰,约占总额之半。此外云南约三四千斤,贵州约七八千斤。竹参制法:采取后,将其曝于日光下晒乾,或用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