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产共返回10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對台口岸——樂清黃華鎮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1期  作者:倪寶勝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黄华 经济发展

    又有「黄华园」之称。黄华不仅是海防要塞,而且又是一个名闻遐迩的商埠。早在清朝时,黄华已与新加坡、日本广岛、香港、台湾、南京等地通航经商。旧时,黄华即有三〇余家商行。至一九四二年盘石至龙湾瓯江口沿岸设雷封港后,黄华几乎成为温州地区的中转码头和贸易中心。一九八〇年,黄华一度成为走私泛滥的黑市场,亦可见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沿海通商口岸。黄华关昔日雄姿,于今重振,新兴的市鎭—黄华鎭,由于鎭民奋发图强,努力生产,不断提高生活水准,人们梦寐以求的「路平」、灯明、房新、水清

  • 文章瑞安萬畝馬蹄筍喜獲豐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鄭少康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马蹄笋 植物 生产

    发展前途的一种经济植物。龙湖镇,是瑞安市栽植马蹄笋面积最多一个乡镇,现全镇栽有绿竹九百多亩,去年,单马蹄笋一项收入就达伍佰贰拾多万元,今年是该镇马蹄笋生产的「大年」,现每天上市的鲜马蹄笋都有二、三千公斤,年收入可达伍佰伍拾多万元。·郑少康·

  • 文章談溫州未來不是夢立溫州精神於東方不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蔡似靜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生产 勤劳 移民 市场 精神

    在明清二朝,温州货是向南洋开拓,到如今温州则已打开北极熊的门户,这种开拓行销能力,就是温州精神。四、温州是加工生产的先躯:现在有许多还在开发国家,来台取经,派经济大员前来楠梓加工区,学习经营作业流程,殊不知这种经贸作为,温州早在一千年前就懂得加工生产这种生财致富的经济措施。温州农业经济中原料作物,如棉、桑生产不多,但是通过商业贩销活动,将各地生产原料运到温州,进行技术加工,创造就业机会,创造利润。宋,陈谦说:「地不宜桑而织纴工,不宜粟麦而粳稻足,不宜漆而器用备

  • 文章爲建設美好常州而團結奮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73期  作者:范燕青  出版时间:2009-03-01
    关键字: 常州 生产总值 财政收入

    二〇〇八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各种矛盾、困难和严峻考验,全市上下同心协力抗击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实现了「保安全、保畅通、保生产、保供给」的目标,同心协力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充分体现了常州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了常州企业家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高尙精神。全市上下千方百计应对金融危机,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千方百计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集聚更多的资源到常州来创新、创业,着力增加有效投入,加快产学研结合步伐,促进

  • 文章自連雲港到連雲巿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1期  出版时间:1979-08-15
    关键字: 连云港 位置 交通 国防 生产

    一、連雲港名稱之硏究連雲港者,卽 孫總理實業計劃中第三計劃第四部中之海州二等港是也。然而旣曰海州,何得改爲連雲港,個中原因,實具有下列二種理由:㈠總理實業計劃自序中有云:「……至其實施之細密計劃,必當再經一度專門名家之調查,科學實驗之審定,乃可從事,故所擧之計劃,常有種種之變更改良,……」觀此,知一切計劃,常有改良之餘地,况言海州二等港,實泛指海屬海岸而言也,故其位置,有選擇之必要。查海州沿海諸地,其能具海港資格者有三:一曰連雲(舊名老窰),二曰臨洪口,...

  • 文章溫州歷史概述(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1期  作者:徐順平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历史 温州 隋唐五代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隋唐五代时期温州的概况从隋唐到五代三百多年间,温州的生产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农业方面,这时的水利建设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唐武宗会昌四年(公元八四四年)当时的温州刺史韦庸曾发动温州劳动人民,兴筑堤塘,开河十里,将雄溪、瞿溪、郭溪三溪之水会通于湖,既防止水患,又用之于灌溉,这就是后人称呼的「会昌湖」、「韦公堤」⒄。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吸收了北方先进的生产经验,至唐时巳开始以粪肥代替「火耕水耨」,在耕作方法上开始实行「区田法」,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文章抗日战争前后的山西兵工生产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山西兵工生产 阎锡山 生产情况 历史作用

    缪玉青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抗日战前,己非常重视武器的制造,在太原设立兵工厂,规模仅次于东三省张作霖的兵工厂。他不仅高价向外国购买各种机械、图纸、资料、样本,并用重金聘请德国日本及国内工程师。生产的武器有手枪、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山野炮。除供应部队需要外,尙有余力向省外出售。惟向国外引进人才、技术、物资,极其艰难,我国增强武力,非外国所乐见。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十一月,日军入侵太原前夕,兵工厂的部分重要机器和原料,即抢救运到后方,在四川

  • 文章卽墨五區的晒鹽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81-06-20
    关键字: 即墨县 晒盐场 生产经营 出盐过程

    前言鹽,是人們每天所必需的食用品,如果菜桌上沒有它,不但菜餚無味,且對身體健康影響至鉅,所以在飮食中不可缺少的佐料。中國產鹽地區很多,有取海水,鹽池,鹽井等水煎熬而成者,或曝晒而成者,故分海鹽、井鹽、池鹽,岩鹽等多種,岩鹽卽石鹽,是從山穴中取水晒成塊者,四川省產者爲多。卽墨五區所產之鹽,是用海水曝晒而成者,每年春夏兩季產鹽頗多,海岸南北盡是鹽場,遙望鹽堆壘壘,猶如一片雪山,不但供全省人民食用,且船運外埠銷售。筆者之故居,距海岸鹽場僅二里許,學生時期常去逛...

  • 文章山東莊稼雜字釋文(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曹繼曾  出版时间:1981-12-20
    关键字: 庄稼杂字 农业生产 释文 档案资料

    秫连穗之茎曰莛。」北方常以之代箸,秋天,秫稭到处都是,送饭到田裏去若是忘记带筷子,折莛子以代箸十分方便。无论怎样用也用不了多少。使不番,谓用不了多少。看坡领着狗,省得瞎胡窜。坡,指生产庄稼的田野。北方称田野,各地名称不同,近山者农田多依坡开垦,故称田曰坡。到田裏去作工叫上坡。居平地者,田多依湖而垦,故称田曰湖,到田裏工作叫下湖。看坡,谓到田裏去看守农作物。看音堪。离家远的田地。常有人趁夜黑头偸庄稼,故需派人去看坡。人困易睡,带领着狗,一有动静则吠,不必专靠

  • 文章抗战前山东的精盐生产和管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鐘春翔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精盐生产 精盐管理 盐化工业

    作者:鐘春翔,女,一九六八年三月生,山東大學歷史學碩士,現供職山東教育史志委員會,副研究員,在《抗日戰爭研究》、《文史哲》、《文史知識》發表論文數十篇。

共103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