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游擊根據地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期間江蘇省政(徐海部分)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67-07-30
    关键字: 抗戰 省政 江蘇 游擊根據地

    抗战时的省府,是以苏北做游击根据地的。并在中枢避实就虚的原则指示之下,大致由淮阴一迁至盐城境内,再迁至兴化,三迁至淮东,最后,也可说是在胜利的前夕,才退至皖北整编补充的。在敌后八年,于敌匪环攻之下,险阻艰难,自非短短时间内所能罄述。并且由韩前主席已约略报导,而贾辉亭先生也将加以补充,无庸赘词。现在且将徐海方面的情况,就记忆所及,略为陈述。在徐州不守后,敌复在连云港一带登陆。徐海有陇海铁路横贯,为敌所必争之地,而奸匪又企图在苏鲁、苏豫、苏皖各边界建立窝巢

  • 文章回首前塵憶太行(下)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7期  作者:李鳳鳴 出版时间:1991-02-15
    关键字: 太行山区 日军扫荡 李振清 抗日战争 孙殿英 太行游击根据地

    行列,百里奔驰」,不论溽暑风沙、冰天雪地都不能阻止行程,冒险犯难的精神,令人感佩!当年也有打油诗为证:前方运补急似火,冒险犯难为使命。肩挑百斤行百里,赤足急走快如风。飞沙扑面寒刺骨,汗透征衣衣结冰。双脚踏冰冰裂肤,两腿跋泥血染红。夜闯五关幸安全,爱国同胞带路行。军爱民来得民助,纪律严明是证明。感言太行山游击根据地,深处敌后,南有黄河天险,敌伪环伺,要四面应战。国军劣势装备,补给困难,战地物资缺乏,又値连年荒旱,有时赖「敌前补充」。在恶劣的环境犹作强靱的战斗,如鹅舞

  • 文章回首前塵憶太行(上)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5期  作者:李鳳鳴 出版时间:1989-02-06
    关键字: 太行山 抗日战争 太行山区游击根据地 陆军第四十军

    巡逻警戒的骑兵队全部解决(注)。夺获骑枪马匹,士气振奋,第三十九师继续强攻,残敌不支溃退,我军克复晋城。(注)中尉排长祝清泉率队埋伏,乘敌骑兵卸下武装休息时,突然袭击,马匹被掳其余惊散,敌人除死伤被俘者纷纷逃窜,祝因功擢升连长。太行山区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太行山脉起自河南济源,蜿蜒而北,绵亘起伏达三百公里。太行山区是自黄河以北划分东西两区,西区包括山西省的平顺、潞城、壶关、长治、高平、陵川、晋城等县;东区包括河南省的武安、涉县、安阳、汤阴、汲县、辉县、新鄕、修武

  • 文章武漢保衛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李宗仁 唐德剛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武汉保卫战 李宗仁 大别山根据地 胡宗南 游击战 武汉失守

    内打游击。最初在我们想像中,在敌后打游击是件极艰苦的事。孰知事实证明大谬不然。大别山根据地后来竟变成敌后的世外桃源,比大后方还要安定繁荣。不久,中央又发表廖磊兼安徽省政府主席。当我任皖主席时,早已罗致了抗战前所谓「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任财政厅长,整顿税务,颇见成效。廖磊在大别山苦心孤诣经营的结果,竟形成令人羨慕的小康之局。可惜廖磊原有心脏病,一度曾患轻微的脑溢血,医生嘱咐,须安心静养。但是値此抗战最紧张的阶段,军书旁午,戒马倥偬,一位责任心极强,勇于任事

  • 文章桂军主力开入大别山建立抗战根据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張良謀 出版时间:1992-01-10
    关键字: 桂军 大别山区 抗日根据地 游击战 军队状况

    开进大别山建立根据地经路要图(1937 11月中至1938 2月初))(注:桂军雄姿)(附件)〔大别山区的地理形势〕㈠四周境界——东至津浦路沿线,南至长江以北,西至平汉铁路以东,北至淮河以南。换言之,即湖北之东北部,河南之东南部安徽之中部——淮南至江北地区,简称豫鄂皖边区。(参阅附图)㈡地理形势——区内虽少天险的崇山峻岭,但道路崎岖,地形复杂,文化落后,人烟稀少,生活贫困。过去,中共曾在这个山区内,建立游击根据地,国军调集十余师兵力,经数年的时间,进行淸勦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