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法学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專載)我來臺灣的第一年(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0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阮毅成 回忆 学校 码头 法学 教授

    委员。何未到前,各事咸由健中兄主持。迨英士大学改为国立,敎育部初派吴南轩任校长,吴时在重庆,不便来东南前线,乃改派原任暨南大学敎务长杜纪堂(佐周)兄任校长,聘我兼任行政专修科主任,并每周担任敎课。抗战胜利,浙江大学复员杭州,校长竺藕舫(可桢)兄聘我筹备法学院,又兼任院长一年。我在百忙中,仍每周按时到校讲课。盖浙江的法政敎育,始于满淸光緖三十二年,设立官立法政学堂,由候补道许邓起枢任监督。先君荀伯公甫从日本归来,即应聘任敎。现在台湾的许君武兄即为许邓的公子

  • 文章憶故友(續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1期  作者:周念行 出版时间:1974-11-30
    关键字: 曾育汶 燕誉堂 抗日战争 法学院

    忠贞自矢的瑞安曾育汶育汶兄,名澈,瑞安人。他与余初相识于上海哈同花园,那时汪纪南先生偕余盘桓于园中涵虚楼,正在欣赏「曲槛遥通沧海月,虚檐不碍柳峯云。」「满眼山河此净土,四海风月属闲人」等槛联,相与沉吟之际。育汶兄走近笑道:「那边尙有长联更佳。」我们很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也笑了一笑,答道:稍待,请指引观赏。随即互问姓名,始知曾兄与同行数人系上海法学院学生,并即随便谈谈,曾兄就说「不知此联是谁所作」?纪南先生说:大槪是乌目山僧的手笔。大家异口同声的问:「乌目山

  • 文章陳萊齡畫集付印感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1期  作者:王仲青  出版时间:1997-05-20
    关键字: 陈莱龄 教育 法学 书画 无锡同乡会

    又接着担任母校的讲师,以教学相长,来充实自己,直至她去世前,一直在警校的教育岗位上贡献其所学,对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这种历程,也已显示了她平凡中的不平凡。在社会服务上,莱龄在公余之暇,更以其真诚和热情,积极的参与各项工作,她不仅以其法学专长,参与地方基层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实际为地方民众排难解纷,减少了讼争和讼累,她对无锡旅台同乡会的热心与贡献,更是我体认最为深切的,不仅她自己出钱出力,同时还策动热心公益的乡长捐助奖学金,嘉惠同乡子弟,多年来她一直策划

  • 文章衢州近代人物小傳㈤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4期  作者:戴銘允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衢州 邵月如 姜启周 法学成就 新式银行

    邵月如守法爱民筹订粮政典章邵月如先生,原名本恒,后以字行。浙江衢县人,世居衢北浮石鄕,耕读传家,弦歌不辍。其祖玉阶公督耕力学,获廪膳,膺贡擧,家道渐兴。父梁甫公,邑庠生,济贫救病,排难解纷,因此为鄕望所归。梁甫老先生有五子,长即月如先生,幼随祖及父课读。民国初年,新学已兴,先生考入省立第八中学,卒业后,遭玉阶公辞世,先生在家守礼。当时北洋军阀专横盘踞,法纪荡然。于是先生决定东渡习法,以保障人权为志,进入日本明治大学,得法学士。在日本时,经常参加中国国民党

  • 文章閔公湘帆逝世周年祭 憶念往事痛良敎難再

    来源期刊:《浦東》 第62期  作者:徐步靑 出版时间:1990-10-15
    关键字: 闵湘帆 周年纪念 法学 军职 抗日战争 因病去世

    今年八月十五日爲本會故名譽理事長閔湘帆先生逝世一周年紀念日,其夫人立法委員仝道雲女士於是日上午率子女等在新生南路淸眞寺擧備經筵,以誌追悼。首由教友誦經,經畢筵開十桌,招待親友,餐後趨車至六張犁囘教公墓再次誦經,筆者曾追隨湘帆先生多年,誼兼師生僚屬,追溯往事,悼念益深!閔公原籍浦東南滙縣,世居新場鎭,爲先賢閔子騫七十二世孫,新場東首之閔家祠堂卽爲奉祀閔賢人子騫所建,列有神位,祠凡五進仿孔廟模式建築,凡我鄕遠近盡人皆知。閔公於南滙縣立小學畢業後,循序升讀松江...

  • 文章我的二叔廣涵公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翟雅超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翟广涵 上海法学院 中学教员 县长 渔业公司

    二叔广涵公,字煦民,民前六年七月十三日出生于灌云县第六区苇左鄕七队,幼时家贫,仅能在别人家,私塾中就读,唯知勤奋用功,年岁稍长时,即离鄕就读初中高中,直至民国二十年考取上海法学院,同时又加入中国国民党,接受上海市闻人潘公展领导,二十四年法学院毕业,初任上海浦东中学敎员,未久被任命为上海市政府社会局科员,自此踏入政府部门服务。民二十六年日寇侵华,政府长期抗战,中央政府陆续西迁重庆,二叔于二十七年春天加入设在汉口市,军事委员会战地干部训练团受训,该团主持人

  • 文章湖北高等敎育述要(九)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7期  作者:奎元編  出版时间:1993-04-10
    关键字: 湖北高等教育 中南政法学院 罗玉珍 教育

    九、中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是司法部直属的高等法律学校。坐落在武昌南湖风景区铁箕山旁。一九五二年秋,为了适应政法事业发展的需要,以中原大学政治学院为基础,开始筹建中南政法学院。一九五三年春,中南政法学院正式成立。同年秋,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又将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大学等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并入中南政法学院。一九五八年十月,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干校合并并成立湖北大学。以中南政法学院为主体,结合中南政法干校和武汉大学法律系,组建成为湖北大学

  • 文章親歷東京大審判的桂裕教授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3期  作者:謝振聲 出版时间:2006-02-10
    关键字: 桂裕 东京大审判 远东国际法庭 民族利益 法学教育事业

    一九四六年五月三日到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东条英机等二十八名日本甲级战犯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历史性审判,即东京大审判。这是伸张国际正义、维护世界和平、制裁战争势力的重要行动,参与东京大审判的中国工作人员共十六人,其中宁波籍人士有时任检察官顾问的桂裕先生。桂裕先生(一九〇二—二〇〇二),字公绰,宁波市慈城鎭人,一九〇二年七月十八日出生,从小酷爱学习,聪明勤奋,中学毕业后考入被誉为中国现代法学教育摇篮的东吴大学法学院,时有「南东吴、北朝

  • 文章王烈士殿華傳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7期  作者:顔學餘  出版时间:1986-02-15
    关键字: 王殿华 攻读法学 投笔从戎 政府官员 剿灭土匪 抗日战争 人物生平

    壹、家世王烈士諱殿華,字任重,別號光夏,民國紀元前九年夏曆十二月三十日申時生於江蘇省泗陽縣穿城鎭,後寄籍川沙縣橫沙鄕文興鎭。尊君振鵬公,曾任淮陰縣警備營營長,忠勇廉能,極爲層峯倚重與民衆愛戴;尊堂湯太夫人,和藹慈祥,樂善好施,亦深爲鄕里所稱頌。烈士一生,公忠報國之豪情,與勤政愛民之作風,實得力於幼年庭訓之薰陶。貳、學歷烈士資賦聰頴,少懷大志;民國十二年畢業江蘇省第八中學後,繼續深造,十六年復畢業於北平朝陽大學法律系;時政府北伐完成全國統一,烈士認有志之士...

  • 文章著名新聞學者黃天鵬——簡介其一生為我國的新聞及憲政事業奉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劉百忠  出版时间:2005-10-31
    关键字: 黄天鹏 棉湖战役 万国博览会 《宪法学报》 新闻学者

    註:先生著作表,頗多遺漏。檢視天廬逍遙閣藏書見保存著述不過一、二十種而已,其間有需查自日美圖書館所藏者。民國廿三年中華百科全書(中央圖書館藏)。朱傳譽教授撰:「中國的新聞學刊物」中所列有關先生的著述尤多,不及列舉,門人榕嬌敬識于黃國代之還素齋曾告其在美國圖書館見到黃國代的絕版書不少。再請先生開示?據云:歷年戰亂,舊著散佚殆盡,且亦不盡記也,故從略。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