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沭阳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虞姬复活?沭阳起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楊士采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虞姬庙 虞姬沟 虞姬传说 沭阳

    上世纪八〇年代,国家级戏剧作家杨鹤高先生推出一本新书—〈从虞姬沟到虞姬墓〉。自此,两千多年前的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偶「虞美人」便迅速地在沭阳「复活」了,而且这位女杰从兜中掏出大把大把银子,撒向县内县外。此情此景,得从历史的过程说起。距今三百七十年前的明朝崇祯年间,沭阳西鄕颜集街建造一座庙,名曰「虞姬灵祠」,俗称虞姬庙。此庙供奉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偶—虞姬的塑像,数百年中,香火旺盛,直至抗战时期,此庙毁于兵燹。当年,这里的鄕人为什么建造虞姬庙呢?因为这里是虞姬

  • 文章古城再現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修复沭阳 古城再现 历史演变

    沭阳,昔无城,自明正德六年流寇入境,七年,知县易瓒始筑土城以御寇。万历二十年,知县徐可达议修砖城,工未半而沭河决口,未果。万历四十四年,知县杜从心始成砖城。周八百四十丈,高一丈七尺三寸,东门曰承晖,西门曰宣义,南门曰迎薰,东数十步有小南门曰聚奎,无北门,城如船形。一九三七年,为了便于抗日战争,沭城全部拆除。一九三九年农历正月初九日,沭城沦陷,日军修复。一九四五年秋,日寇投降,沭城为我军民拆除。一九四七年春,国民党政府修复城垣,外加树枝圩。一九四八年春

  • 文章詩三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陳儒超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诗词选集 咏虞姬 沭阳诗协成立十五周年 沭阳花木节

    一、咏虞姬天生丽质绝人寰,征战随夫跨玉鞍;兴楚平秦侠胆热,摧刘御信铁衣寒。大王气尽留遗恨,贱妾歌悲誓不还;千古英风思烈女,梓桑凭吊泪盈衫!二、贺沭阳诗协成立十五周年十五年前形势优,骚人耆老结同俦;弘扬国粹成诗社,火继薪传作渡舟。双百二为方向准,十年七辑美名留;与时倶进逢龙马,三位联盟创巨收!三、中国沭阳首届花木节观感全城到处展奇葩,溢彩流光景色佳;举办金秋花木节,招来中外客商家。珠喉婉转歌如海,礼炮飞空灿若霞;十万嘉宾情切切,人人争把沭阳夸!

  • 文章沭阳清流人物

    来源期刊:《沭陽文獻》 第3期  作者:程肇鴻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沭阳人物 吴谷峰 谢仑仙 尹哲生 吴铁秋

    吴铁秋吴铁秋先生名绍矩,沭阳县城人,淸同治末年生。早岁入泮,凛于国势危亡,非革新无以图存,即不事擧业,博览新籍,倡兴新教育,首创第一高等小学堂于城内怀仁书院旧址,是为本邑设立学校之滥觞。斯后相继执教于江苏省立第八师范曁省立淮阴师范等校,洎本县县立中学创办首任校长。民十六年间正値国民革命军渡江北伐,军阀部队犹作困兽閙窜扰于苏鲁之间,地方教育因受影响,一度陷于停顿,迺有十数靑年学子组立丁戊学社,敦请先生主讲国学,烽火声中,弦歌不辍。历时年余,平津底定,省县

  • 文章黃金寶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郝保倫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沭阳新貌 市政建设 区域投资

    欢迎外商前来投资沭阳县东小店鄕,位于沭城东南十九公里处,总面积五一点一平方公里,境内高级水泥路直通二〇五国道、三〇七省道;甯连公路、新长铁路左右毗邻,鄕政府离出口处的京沪高速公路仅八公里,从鄕中心鎭乘车到白塔埠机场和徐州观音机场约四十五分钟和九十分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客商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东小店鄕资源丰富,全鄕栽植优质意杨二点七二万亩,年产杨木五万立方米,年种植稻麦各两万亩,年产优质稻麦一万吨,种双低油菜一万亩,年产双低油菜籽一一五点五吨,种植

  • 文章故鄕——沭阳城的变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陳錚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沭阳 旧城改造 公园 道路 教育

    代南水北调,引来淮河水灌漑,南关荡成了稻米之鄕。今天火车开进了南关荡,它的面貌将要改观了。这是新长铁路(从新沂—浙江长兴)经过沭阳,沿途径淮阴、盐城,南通过江直抵长兴。今年元旦火车已从新沂开到沭阳,火车站就建在南关荡。这将改变苏北大片土地没有铁路的局面。由此可以想见,南关荡将从沉睡中苏醒。辉煌繁荣的远景呈现在眼前。这也是海外鄕亲値得欢欣的一件快事。五、谈谈敎育因我是敎师,敎育是我的本行,过去沭城仅有城中、东关及承晖门(初小)几所小学。至于初中在抗战前有一所三班

  • 文章貫徹父志 捐款助學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沭阳中学 捐款助学 人物名单

    沭阳县立颜集初级中学校长袁凤成,六年来惨淡经营,教学成绩大有进步,考取重点高中而升入公立大学者逐年增多,经评定为「模范初中」,奉准增建综合教学大楼四层约一千二百平方米,总工程及设备费人民币百万元。旅台吴治海、治洋昆仲,为贯彻其尊翁以平鄕长生前关怀桑梓之遗志,资助工程费约四分之一,乃命名「吴以平综合楼」,以为纪念。同时设置「考取大学奖助金」,每年约人民币二万元,今年为第三届,仍在赓续办理中。图与文:周琳

  • 文章也談豆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溫錦奮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豆丹 农业生产 黄豆 沭阳经济

    头部,用杆面杖挤压皮肉分开,再以清水冲洗,一粒粒雪白柔软像棉花球般肉块,红烧、热炒、炖汤,均属高档佳肴,乡人智慧已发挥到最高境界!后记—豆丹不仅成为市场高级食品,其价码几接近肉类,年前十月返乡探亲,逛市场时发现,豆丹已升级到大宗量贩食品,远从沭阳、东海乡间用货卡运来,直径两公尺围栏中堆积数百斤万头钻动豆丹,批发价每斤五元以上,随行小女目睹此情景震撼不已!

  • 文章跨入新时代的新沭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陳錚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沭阳新貌 农业生产 交通建设 城市建设 生活水平

    团结奋斗,急起直追」这是沭阳人在改革开放后,共同立下的志向,希望在大家的同心协力下,彻底改变它「贫穷落后」的面貌,果然,就在极短暂的数年中,沭阳现已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农业生产机械化:笔者曾被下放到农村生活十年,那时农业生产落后,每个生产队,仍以牛拉铁犁耕田,收割时,每人一把刀,整个生产过程,完全仰赖人力与兽力,费力耗时不算,生产效率亦低,可说是事倍而功半。开放后,农家分有土地,为了节省耕作的人力与时间,手头较为宽裕者,多会想到购置一台可资取代

  • 文章沭城將籌建中級職校 歡迎海內外人士投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吳澄源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经济文化交流 沭阳中级职业学校 工程款筹集

    我大陆于公元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后,经济文化固步自封,闭关长达三十年。迨至一九七九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继之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以致全国工商企业蓬勃发展,国际各种企业进军大陆,北京政府发出「中国即将成为世界工厂」之豪语。惟苏北海属地区,交通不便,农业人口过多,造成经济文化落后,百姓生活淸苦。沭阳父老及有识之士,有鉴及此,为培植后进,造就人才,贡献于社会,现正筹设「中级职业学校」一所,位于沭城二环南路,占地三十五亩,预计先行筹集第一期工程款人民币三百万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