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族意识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族精神教育的意義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史振鼎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史振鼎 民族精神 民族意识 遗作 教育

    ㈣在生死抉择方面:「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便是我们的民族精神。㈤在面临横逆方面:「庄敬自强,处变不惊」便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三、民族精神教育在国家危机存亡之秋,我们正需要以民族为本位的敎育。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自己的社会背景,自己的民族特性,只有加强推行自己的敎育,才可以把国家从根救起。这种敎育就是民族精神敎育,它包括下列各种意义。㈠唤起民族的意识:民族意识的唤醒,即在用敎育的力量使人民知道个人与国家具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及整个民族团结生存的必要。我们如欲图

  • 文章孫中山先生與台灣(下)第二項 臺藉志士在祖國之奮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林衡道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民族意识 抗日战争 台籍志士抗战贡献

    一、民族意识之觉醒㈠声应会台湾爱国青年与祖国人士在日本境内第一次结合,乃是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声应会」组成。此会系由中华青年会干部马伯援与台湾留日学生蔡惠如、林呈禄、蔡培火、吴三连等共同发起组织,目的则在联合中、台以及韩国有志青年,一致来从事抗日革命运动。声应者,意在响应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与韩国独立运动也。次年,「声应会」改组为「启蒙会」,继又组织成「新民会」,由林献堂、蔡惠如分任正副会长,黄呈聪、蔡式榖为干事。新民会组成后,曾决定从三方面进行活动

  • 文章由騰衝教育看寸樹聲的教育實踐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1期  作者:劉春明  出版时间:2011-12-25
    关键字: 寸树声 腾冲教育 教育实践 《两年半的乡村工作》 民族意识

    和教诲,尽管历经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从《两年半的乡村工作》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先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寸树声先生于一九一八年秋天,怀着振兴国家、振兴民族、振兴乡梓的大志赴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研读政治经济学十余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抛妻别子离开日本回北平大学任教。他深感一个国家要摆脱贫穷和落后,最根本的原动力在于提高本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民族素质的根本所在,又在于教育,而教育又必须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实施一种最具时代性、最具民族性

  • 文章國父來台與台灣光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林國章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台湾民族意识 日本殖民侵略 革命精神 台湾抗日运动史

    八九五—一九四五年这半个世纪期间,台湾人民政治认同的座标如何在冀望中华祖国复兴—开创台湾独立自主—投向日本殖民帝国之间摆荡?必须要从日据时期台湾政治运动史的角度来考察。而孙中山先生的行谊与思想之如何发酵成为台湾抗日运动精神标竿的核心,则为揆度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政治认同与民族意识向往的指标。分析中山先生所以受到台湾人民广泛推崇的原因,除了热衷追随国民革命的有志之士大力倡导,主要的理由尚包括:(一)孙中山四十年如一日的革命精神与革命毅力。(二)孙中山对主义的坚持与忠实。(三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