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板浦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板浦人难忘的1938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孫志俊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日机轰炸遇难同胞纪念碑 日军罪行 勿忘国耻

    二〇〇八年,在古鎭板浦建成了一座「日机轰炸板浦遇难同胞纪念碑」,这是由板浦鎭人民政府主导,中校友会、板浦鎭工商界,以及吕久成、方禹之等数十位身历其境的板浦鄕亲献资,建立的一座大型纪念碑,并请书法家任之通为碑名题字。该纪念碑建在板浦小南门外的原「秋园」旧址。秋园是抗战前板浦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在日军占领之后,却成为日军屠杀我同胞的刑场。在该碑的主结构顶端,用一颗模型炸弹由右上角四十五度向下斜嵌于碑之正面,弹体上刻有「1938.5.20」红色字样,而碑身

  • 文章板浦与陶澍之关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陶澍 淮北盐务 陶公祠 三大门

    陶澍系湖南安化人,字子霖,号云丁,清朝嘉庆年间进士,道光时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印文为「巡视两淮盐课盐票御史之印」,为了整理淮北盐务,盐运使公署就设在板浦,盐商盐官因此都集居在板浦,也就带动了板浦经济繁荣,商业茂盛,陶澍先生到过板浦是无疑义,住了多久,尙无资料可寻,不过陶澍盐政清明,颇受盐民盐商爱戴,陶澍离任后,盐商怀念他的德政,于是在板浦东门内建造一座古色古香、美奂美仑,宫殿式的陶公祠。余小时住过板浦空心街,没有事常到陶公祠去玩耍,还记得大门楼是一座

  • 文章古鎭武緣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姚祥麟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尙武成风 抗日故事 程龄

    板浦鎭自古即是藏龙卧虎之地。板浦人不但崇文,而且尙武;以文扬名名遐迩,与武结缘缘久长。因此,古鎭上既多鸿儒名士,也出不少武术名家。清康熙、雍正年间,鎭东郊小村即出了一位远近闻名的英武大侠—陆凌霄。全国各地的武林高手,因不服江湖上盛传一句「打败天下无敌手,不敌小陆凌霄」的豪语,或个人或结伙前来板浦寻访「陆大侠」者络绎不绝,所有访者都希望与这位盛名在外的陆大侠切磋切磋,一较高下。所以板浦小鎭一时名气大增,经常是「笑迎八方好汉;喜接四海英雄!」鎭上民众从此

  • 文章洪光新鄕長的愛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成榘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洪光新 抗日战争 投笔从戎 中学 地方文献

    住在故鄕板浦鎭荷花池边一位洪光新鄕长,抗战时期,在青年从军报国号召下,投笔从戎,参加了军旅,死守连云港大桅尖阵地与日军作战,不幸负伤,生命得以保住,但右臂全部锯掉,成了荣军代表,曾蒙邓文仪先生召见,倍受奖励。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板浦中学,七十年校庆,洪鄕长也是校友之一,在会场中托曹恩隆鄕长带来一信,致海州文献杂志转达旅台鄕亲,来信抄录如下:「亲爱鄕亲们,杜甫有诗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你们能接到家鄕子弟兵,抗日成残左手信,纵然不当钱,亦必为慰亦为幸

  • 文章板浦汪氏源流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汪敏毅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地方文献 汪氏 乡绅 名医 海峡两岸 修撰族谱 返乡探亲

    阅海州文献第二十一卷第三期一一六页,辛社长子方先生赞扬板浦「汪氏昆仲多杰出」,阅后感想于后;谈起板浦四大家族,首推汪家三大支派;一、南顾巷汪乐安清末举人,及德字辈亲叔兄弟共六人,他们居于社会领导地位,所以声名、道高德邵,远近驰名。二、大寺巷富有盐商十几户,且有绅董汪静芙,为地方排解纠纷,济助贫困,施舍棺木,因此闻名。三、汪醋巷因有名医汪奠山,某年流行时令病,每日免费为病者开处方,门庭若市,治好无数,远近驰名,更有从事邮、电、税、医、军、公、教众多的青年

  • 文章板浦鎭十大历史文化脉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姚祥麟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十大文化脉系 淮盐文化 醋文化 名人学术文化

    板浦镇上的曲堂、曲馆林立,鎭上的于少章、于成浩父子就是海属地区五大宫调的总教师,深受地方曲友的尊崇,传授不少弟子。到了二十世纪三、四〇年代,板浦还有万家、赵家两个有名的曲堂,门庭若市,吹拉弹唱,热闹非凡。现在镇内仍有不少中老年人会演唱五大宫调。——民间传说鄕土文化:板浦鎭上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如:龙宫荷叶变宝地、罗成抢挑天龙泉、薛仁贵征东铺道、关帝庙传奇、磕头桥由来、周云山报仇小猪市,以及有关文坛巨匠李汝珍、著名才子许桂林、小奇侠陆凌霄、老一辈

  • 文章说古道今话板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方天培  出版时间:1994-09-01
    关键字: 国清禅寺 沼泽浅滩 盐场 海州盐务 文坛巨匠 工业体系

    两岸高滩处建屋栖身。为便利往来,沼泽处用铺垫,故人们称这里叫「铺」,后被文人雅士将「铺」字谐音为「」字,既保留了「板浦」的原意,又反映了这里在水边的地里特点。当时,板浦由于座落在海盐产区,因此,板浦的兴衰与盐务的变迁相关。元初,板浦盐场为两淮都转盐运使所辖,驻有七品「盐司令」,明洪武二十五年(一三九二年),在板浦即设板浦盐场盐课司大使衙门。到乾隆前期,因淮北盐区的板浦、中正、临兴三个盐场座落在海州府辖区和赣榆县境内,故管辖、中、临三场的驻淮安府的淮安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