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松阳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松阳佃农及「二五」减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1期  作者:葉楚 出版时间:1982-01-06
    关键字: 松阳佃农 二五减租 农田赋税

    松阳为产米地区,佃农(户)在全县人口所占比率极大。惟除自耕者外,多向业(地)主租耕,秋收时,缴纳稻谷为田租。承租时先写租约。田租多寡,视田之肥瘠(有关土质、水利及鄕村位置)而定。肥沃之田,俗称「上皮田」,年可收获三次:即稻谷一次(正作物),麦及豆各一次(副作物),亦谓之「三收田」。田农除将稻谷,依租约规定缴纳外,麦豆副收杂粮,均归己有。普通田亩,在正常情形耕种下,每亩可收获稻谷四担,缴纳租谷约一担左右。每担重约一百廿斤至一百卅斤,约折米一百斤。每担容积

  • 文章浙江省松阳县志续编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6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81-06-06
    关键字: 松阳县志 续编序言 抗战播迁

    松阳县为浙南大邑,旧属处州府。处州十县,面积广濶,人口不多。盖羣山峙立,缺乏平原。因而农业未振,生产欠丰。惟在处属十县之中,松阳独以粮产充盈名,则因农田较其他各县为广,而人民复能勤劳耕作之故。农粮既盈,则家给户足,读书者众,文风乃盛,文化遂高。地利人和,相互因果。得天者厚,得人者昌。抗战军兴,浙西瞬即沦陷。浙江省政府初迁金华,继徙方巖。有鉴于巩固后方,增加生产之必要,乃以旧处属十县,为经济建设之示范。遴派能员,分掌县政。一应措施,皆以充实仓廪,衣食无缺

  • 文章恭祝鍾松將軍九秩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11期  作者:程怡福 出版时间:1989-11-10
    关键字: 钟松 松阳县 淞沪战场 儿庄战役 门口

    钟松将军字常靑,浙江省松阳县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历任排连营团旅师军长总司令等职,参加北伐、勦匪、抗战、戡乱诸战役,功勋卓著,才华出众,为国家栋梁之材,独谨将其毕生勋业略擧数端,藉作将军寿,恭颂万寿无疆。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先总统 蒋公领导全国军民奋起抗战。日寇为求速战速决,欲以三个月时间亡华,云集其陆海空军主力于上海,进窥南京首都。由于淞沪地区受「一二八淞沪协定」之限制,不准我正规军队进入此地区,而日军却藉日租界,大批军队进入,随时可发动攻势,沪战

  • 文章当代世外桃源 松阳印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4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松阳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经济发展 古宅民居 风景名胜

    山水苍碧,竹木扶苏,田舍掩映,鸡犬相闻,一派山水田园风光,俨然桃源胜境。宋代状元沈晦赞云:「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神奇美丽、古朴迷人的松阳县,地处浙江西南、丽水市中北部、瓯江上游的松阴溪及小港迳流区上,是浙闽山地绵绵群山之中的一颗未经雕饰的天然宝石。早在唐、宋时期,松阳就被誉为「世外桃源」。盛唐诗人王维(七〇一~七六一)曾有「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的动人描摹。松阳处在北纬28°27',东经119°29'的交叉点上,因地位于长松山之南(今遂昌牛头山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