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昌邑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膠萊河畔(九)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王豫民  出版时间:1978-09-20
    关键字: 昌邑 膠萊河畔

    二四、远东庄及中冢战役司令部特务中队长刘乃刚,率其部队经常活动于昌邑敌伪据点之间。昌邑县的一、二、三、四区,均为其活动之范围。所有的汉奸部队莫敢婴其锋。远东庄为昌邑第二区之西陲,十二月间,刘乃刚之特务中队,被敌人包围于远东庄村内;激战终日,敌人未能得逞。及入暮间,刘乃刚率队冲出敌人的包围。是役我军伤亡四、五人,敌伪伤亡五十余人。刘乃刚以孤军深入,距我军后防百余里,部队无法援助。该中队能在极端险恶中渡过,实为普通抗日部队所难能。中冢为昌邑第四区之中心,昌城

  • 文章膠萊河畔(十)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王豫民  出版时间:1978-12-20
    关键字: 膠萊河 昌邑 李林桂

    三三、䓙场、单家埠战役昌邑二区之李林桂部,与昌城敌伪暗中勾结,使我驻昌邑第二区之部队,屡被其害。八月间,李林桂部公然配合昌城之敌伪百余人,向我驻䓙场之特务大队进犯。我特务大队奋勇抵抗,遂展开激烈之战鬪。午后二时许,被敌伪由东北面攻入,我军被迫向潍县方家屯一带撤退。在敌伪追击、李林桂部堵截情形下,我特务大队损失甚众;是役我伤亡百余人。我先遣支队长孙仁堂,随特务大队至昌邑第二区活动,其支队部驻于单家埠。当我䓙场之特务大队被敌伪进犯时,单家埠也同时被攻击。该

  • 文章膠萊河畔(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王豫民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克复昌邑县城 昌邑县动员委员会 抗日战争 档案资料

    当吴部北退时,有其一个营之兵力约二百余人,与其本队脱离,企图刼掠民财以自肥,其纪律较高部为尤坏。该汉奸部队由平度窜至昌邑我防区内,地方民众便向我第八大队报吿。我第八大队在旗杆元家将该部队汉奸予以重创,该汉奸部队尙有百人之众向西北逃窜,追至张庄一带始予大部解决,仅剩四十余人由小章渡过潍河西窜,时已薄暮致被其漏网。是役我第八大队获马步枪百余枝,八二迫击砲一门,除迫击砲交司令部使用,将马步枪补充于各中队。第八大队自获得此部分枪枝,实力因之大为增强。⑶克复昌邑

  • 文章飞跃中的丝绸之乡——昌邑市——一座对外开放的城市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2001-06-20
    关键字: 昌邑市 丝绸 对外开放 经济建设 工程建设

    昌邑是一座对外开放的城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东与烟台、青岛毗邻,西与潍坊风筝都市区接壤,属环渤海经济圈。市域总面积一五七八·七平方公里,耕地一一〇万亩,辖廿二处乡鎭,八一七个行政村,总人口六十七万。昌邑古称鄑邑、都昌,秦朝设县,宋初定名,春秋战国时期曾为孙膑封地、晏子食邑,迄今已有二二〇〇多年的建制沿革历史。新石器时期昌邑即有人类在此栖居,属龙山文化遗址,自古风光秀丽,城乡昌盛。众多的名胜古蹟,独特的旅游景观,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叹。昌邑

  • 文章陳子駿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陈子骏 生平介绍 工作生活 山东省昌邑县同乡会 追思悼念

    中华民国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四月十一日十一时十八分,前山东省昌邑县同乡会首任理事长陈子骏先生逝世台北。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