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报国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歌在砂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砂場人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砂场 增产报国 经济建设

    肩负著时代的巨轮,吼喊著「增产报国」,铸造出「出类拔萃」的产品来拓展外销市场。铸造场的空间单纯宽敞。健壮的员工随着晨风飞舞在清香的空气里。模箱拥抱砂模,在机上跳着热情的黏巴达,从机模上接上了轨架:储砂斗也不甘寂寞地发出声声长啸。输送带和车轮形的滚砂桶,在一旁举行「马拉松」……锁呐声、铜钹声、渗合著喇叭声,组成支中西乐器室内演奏会。汗珠儿似断了线的珍珠,在额头上发亮,胳臂上滚动,而串成的珠花却绽放在胸膛上、腰肢间。高耸粗壮的溶炉,如哲人般雄视著砂场。它,是我们

  • 文章譚寶義烈士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9期  作者:本刋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谭宝义 抗战烈士 就义报国

    酷刑逼供,先烈对沪区工作组织之祕密,守口如瓶,终不吐实,气节凛然,时而诱供,时而刑讯,肢体残废,甘之不屈,决以一死报国,卒于民国三十二年从容就义,成仁时年三十岁。

  • 文章廬山孤軍抗敵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吳天聲 出版时间:1970-10-02
    关键字: 庐山 孤军 交通站 游击队 报国

    血迹淋漓,烟尘满面,团长胡家位为之拭去,幷勗以丈夫立功报国,趣督队毋馁。森林感愤,为之矢死。十八日晚,家位复命掩护第三团及指挥部撤退时,敌乘势猛追,我且战且走。至张家山,敌阵强固,铁丝网密布,森林奋不顾身,率部猛冲,屡进屡却。至第五次冲入敌阵,身受重创,僵卧血泊中,不能起,犹大呼士兵同志杀敌无馁。家位至,乃谓:「请团长补我一枪」,幷大呼中华民国万岁者三而逝。由此我雄伟奇秀闻名中外之庐山,遂在敌人猛攻突击之下,暂时忍痛放弃矣。

  • 文章文章报国的林幼琴先生

    来源期刊:《同安》 第37期  作者:陳常煜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文章报国 杯葛政策 民史馆编辑 书生报国 同安才子 组织大风吟社

    同安素称正简流风,紫阳过化声明文物之邦,代出贤能、经济文章、保家卫国者不胜枚举。民国以来,荣膺孙大总统逸仙先生题褒:「吾党之直」及「文章报国」的林幼琴先生,于民初从海滨邹鲁之邑铜鱼馆科甲巷走向东南亚,献身华侨报业,卓然而有成就。林幼琴字齐飞,民前十六年(一八九五年)生于前清恩贡林玉堂(琼楼)家中[1],其祖父林腾骧亦是前清岁贡,选任县儒学[2],由于他生长世代书香之家,书简汗牛充栋,与其兄筱琴(高飞)自幼游泮书山学海,耳濡目染、亲受庭训,烹经煮史,熟读

  • 文章汜水縣桃牌粉筆譽滿全國——新文工廠出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74-04-25
    关键字: 桃牌粉笔 工业报国 获奖 经济发展

    物价计:白色每盒百支,大洋一角八分,每打一元八角,每箱十二打,大洋十八元;彩色每盒八角,每打八元,每箱八十元。堪称价廉了。创办人张靑选为日本留学,家居河南氾水史村,归国后,鉴于日本之富强,缘于工商业发达,故张氏舍弃仕途,专力提倡工业,眞可谓工业报国钜子了。其工厂即设于祖居史村内。厂址虽偏僻,但桃牌粉笔却远扬全国。今値国家正大力鼓励靑年创业,学人归国贡献国家之大时代,爰为追述,以供参考。

  • 文章我所認識的陳君達喬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2期  作者:文道  出版时间:1976-12-06
    关键字: 陈达乔 敎育报国 改业从商 服务桑梓

    陈君达乔,浙江温岭人,世居贯庄鄕,幼承庭训,及长,受业于鄕贤金连城、陈岳士、陈明斋诸先生之门,先后历数载,学艺大进,嗣后继就读于功仕商职,卒业后适値抗日军兴,陈君以感于当时地方敎育之不普及,遂坚敎育报国之愿,乃毅然应王荣英校长之聘,前往大陈渔民小学任敎,甫及年余,讵料该处即为日寇所占领,校舍付之一炬,人民相率逃离,学校迫于现势乃宣吿停办,遂返故鄕。民国二十八年,政府为配合国策,整饬粮政,俾充裕民食军糈,严防偸运资敌,省政府乃于各县招考有志靑年,从事

  • 文章孫連仲先生生平的幾個重要階段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1期  作者:瞿韶華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誓志报国 征战南北 英勇抗日 战后受挫 孙连仲

    編者按:本文爲瞿館長韶華於民國八十二年七月七日,參加「孫仿魯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討論會」時,所作之專題演講,內容詳實,立論精闢,見解宏卓。玆徵得同意,刊載於此,以饗讀者。

  • 文章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宪兵副团长 缅怀故土 六十生辰 半生枪林 奏凯报国

    少年壮志逐年老,不见亲亲涕泗流!㈡求仁求义寿添光,六十年华眉色扬;日览报章察世变,夜观勋奖傲孤芳。幽闲岂是平生志,备战空怀报国方;舞剑读书惊岁晚,王师奏凯庆还鄕。70.3.29.于鹤云斋

  • 文章抗戰時期的大上海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0期  作者:陸震廷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抗战时期 上海 护校运动 从军报国 谢晋元

    日英雄的崇敬,也看出大家对中央政府的热诚拥护和支持,人心向背,一目了然。为了哀痛谢团长的死难,上海有不少男女学生不愿再在租界待下去,他们纷纷离家出走,跑到附近鄕区去参加抗日游击队,直接献身抗战行列。当时忠义救国军苏嘉沪挺进纵队,就吸收了不少靑年男女学生,和他们一同打游击,做战地文宣工作。五、当时在上海的爱国靑年,都向往到大后方去直接参加抗战行列,从军报国;也有不少靑年,秘密参加了上海三民主义靑年团的组织,从事敌后文宣及组训工作,为国家、为民族,奉献心力。笔者以自己

  • 文章(柒、雜纂:)廬山孤軍抗日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吳天聲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庐山 日寇 孤军 陷落 游击队 报国

    仰天坪时,已遍身血迹淋漓,烟尘满面,团长胡家位为之拭去,并勗以大丈夫当立功报国,趣督各队毋馁。森林感愤,为之矢死。十八日晚,家位复命掩护第三团及指挥部撤退时,敌乘势猛追,我且战且走。至张家山,敌阵强固、铁丝网密布,森林奋不顾身,率部猛冲,屡进屡却。至第五次冲入敌阵,身受重伤,僵卧血泊中,不能起,犹大呼士兵同志杀敌毋馁。家位至,乃谓:「请团长补我一枪。」并大呼中华民国万岁者三而逝。由此我雄伟奇秀闻名中外之庐山,遂在敌人猛攻突击之下,暂时忍痛放弃矣。——转载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