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戏班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末民初懷寧首鎭——石牌

    来源期刊:《安慶鄉訊》 7、8  作者:詹壽禎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石牌镇 戏班 棉花厂 自然灾害

    每年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为纪念屈原投汨罗江而死,划龙舟、出五昌会,平台、台阁、高跷、杂耍等盛况空前。尤其一班善男信女,头披黑纱、手捧小凳,上插三柱香,三步一拜,游完全鎭为止。此种风俗,沿袭几个世纪。清末,石牌有两个京戏班(同乐堂、天乐堂),原是应鄕村酬神、祈雨、还愿及祠堂修谱演出的。每年阴历九月十六日,大王菩萨生日,「最信帮」出资,在上石牌大王庙广场,和下石牌城隍庙门前,演戏三、四天,日夜两场。在露天用杉木搭台,外用白布包里,群众在里面看戏。清末用菱角形香油

  • 文章回憶童年——八灘的小人物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1期  作者:劉鳴漢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骡轿行 戏班子 社会经济 小买卖

    拦住说:「大达子,你看你,都快抱孙子的人了,还这般毛躁,「小老汉」天生有反骨,血不归经,麻里木足,从小挨你的打还少了吗?有个什么用,如今他翅膀渐渐的硬了,来个贩桃子,一去呜嘟嘟,你说怎么办?唉!瞎子放羊,随他去了,一个人头上一滴露水珠子,老天爷赏饭吃。」双红戏班子—小孩年不懂戏文看热闹,台上是一个倒楣的皇帝,双红女扮男装,哭哭啼啼,带看老婆小孩,东躱西藏,台下观众,不住地叫喝采。「王大太爷赏大洋五元,某某号老板赏三元……。」又换上来一个喝醉酒的娘娘,许多人

  • 文章烽火浩刼中的一個寧波兒童(十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9期  作者:王宗傑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青田 瓯江 石雕印章 军旅生活 越剧戏班

    「很好!那一天我让你们实兵指挥,练习你们的胆量……」看起来,团长是有「预谋」的。本团有一越剧戏班,部队去前方,戏班留在后方,择地向民间演出,部队到靑田后,戏班就赶来会合。靑田有一戏院,戏班日间慰劳官兵,晚间为民间演出,在演出之前,团党部策划了一套文宣工作,起先在开演之前,由我们少年队担任爱国歌曲之演唱,二周后,改演抗日短剧。演出之先,团党部工作人员,在幕后报吿演出的内容,和演出者的身世,由我们现身说法,以激起后方人民同仇敌忾的抗日爱国热潮。演出反应,出乎预期

  • 文章李新樓建村始末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李克傑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李新楼 黄体润 董玉珏 梆子戏班 探亲祭祖

    乡人欢迎的「岳郎梆子戏班」演唱大戏,派了四十马车两辆、四轮太平牛车一辆接箱。戏班接来后,被安顿在酒厂裏,大戏唱了三天,不论远近的亲朋好友,还是附近村庄竹旳乡亲邻居,都赶来听戏,好不热闹,管家王宪章,因见盛况空前,热情难却,不得不再延两天,一共唱了五天大戏,待宾主尽欢后,始曲终人散。在兴建阶段,先后由汪连珠及樊华两建筑队负责兴建,为建筑材料供应方便起见,乃自设砖瓦窑烧制砖瓦,边建边迁(搬家)一共建了三建大院,正面九间门面为平房,东西两厢、腰楼,及后两进院均为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