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年代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悲壮的年代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7期  作者:雁南飛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年代 抗战 歌曲

    八年抗战迄今,七十多年的光阴,如永定河流水潺潺东去,而那「大刀向日本鬼的头上砍去」,气吞河岳、威振山河的雄壮歌声,常萦耳际;卢沟桥上戌守长桥的战士雄风,常留心田;中华儿女,为捍卫祖国河山,而抛头胪、洒热血,前赴后继、奋战不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精神,历久弥新!枪,在我们的肩上从来没有听过如此慷慨激昂的歌声,——只有在那悲壮的年代!从来没有听过如此沉雄的歌声,——只有在那悲壮的年代!从来没有听过人们的歌声,如此感人肺腑、动人心弦,——只有在那悲壮的年代

  • 文章囘首「桐油燈盞」時代 人往往在逆境中愈艱苦愈堅決,越困阨越奮鬪。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0期  作者:劉沙  出版时间:1996-07-10
    关键字: 桐油灯盏 读书年代 抗日战争

    的死城。战乱时代全国上下,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眞正是「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置个人死生于度外」。有一首歌军民都会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的武装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靑年人眞的是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雄心壮志。故我们同一时期的同学同鄕,都把那些读书年代,叫它做「桐油灯盏时代」。如今回首往事,眞个苦笑不得。

  • 文章兩起綁架案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1期  作者:茅慶和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土匪 抗日战争 四十年代初

    的目的,他们除了直接劫财外,很多时候还通过绑架人质进行敲诈。在我的记忆中,发生在我家就有两起。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我的一位姑父,在油坊里做事,有一天上班后迟迟未归,家里四处寻找,毫无结果,后来通过道上人打听,才知道是被土匪绑票了。土匪提出的要求太高,按姑父的家境拿不出那样巨额赎金,迟迟不能达成协议。姑父被整整绑了一个多月,受尽了折磨。土匪把他关在村边一个地窖里,一直蒙着他的双眼,不让他看见任何东西;为了防止逃跑,将他的手脚都拴上铁链;地窖离马路较近,怕他听到路人

  • 文章關於「夢見媽媽」這篇詩樣的散文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作者:孟明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战争年代 怀念母亲 抒情散文 往事回忆

    這篇三百八十個字,詩樣的散文,十多年前曾在聯合報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使我感觸至深;因為我在讀小學四年級時,我們的國語老師選上了這篇有血有淚,辭藻華麗的散文,抄寫在黑板上,我們跟著抄,講解過後,領導我們一遍一遍的朗讀,還要求我們通遍背誦,我背的簡直滾瓜爛熟。至今還當詩歌來唱,深富音效之律美。「夢見媽媽」一文,據說在北伐時期,有位名為「盛烔」的戰地記者,在湖北的中央日報上發表,至於「盛烔」其人,可能為筆名,具實戰報導經驗,方能將此感受,行之為文。前在榮光周刊...

  • 文章鄉情我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6期  作者:戴勁男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温州动态 《创业年代 影视 交通 旅游度假

    温州人的拼搏故事:《创业年代》金牌编剧高满堂、金牌导演孔笙再度合作打造一部诠释温州精神的时代大戏《创业年代》,在瑞安、苍楠等地取景。该剧中的阿雨几乎是完全真实的人,其原型阿秋十三岁时被父母送到荷兰,独自闯荡法、意,艰苦创业,是成功的女企业家。高满堂说:「我感受到了中国人那种顽强的生命力,温州人身上有着任何人都不能比拟的精神特质,我要向温州人致敬。」在意大利,温州人的闯劲和韧性给名演员李立群留下深刻印象,他出演该电视剧的男主角。该剧的筹备历时三年,已被国家

  • 文章一九三〇年代广西的动员与重建(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朱浤源 出版时间:1989-07-10
    关键字: 军政合一 模范省 新广西 三十年代广西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七期下册作者朱浤源先生為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編者——

  • 文章周代山西古錢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3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货币的产生与种类 农业器具 古钱年代 甲骨文 新石器时代

    本文之草撰,承蒙中央銀行國庫局副局長,前中國集郵協會理事長,現任中國集幣協會常務理事黨恩來先生之熱心協助,借閱有關圖書,並檢閱全文,指正舛誤,惠賜高見,無任銘佩,特誌篇首,敬申謝悃! 筆者 識

  • 文章英雄無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郭煥章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怀念父亲 人物生平 往事回忆 战争年代 探亲 灵柩迎归

    人生百善,以孝爲先,而孝的最低表現,應作到「養親或顯親;」可是我呢?父親在的時候,未能趕得上養,也無能以顯,而父親又因忠於國事,壯年殉歿異鄉,至今我還沒有將他老人家的靈柩迎葬於祖塋;唉!天呀!爲人子者,還有甚麼事,比這更難過!更痛苦!更悲傷!更……?!如再不儘快記其事蹟以傳告兒孫於後世,實在是罪孽深重,咎無可逭了,是以在這營建先嚴遺像塚,與特具時饈花菓奉奠之際,含淚飲泣,成此拙文,匍匐跪拜,敬告於我父在天之靈,來格來享,並祈求他老人家,能寬恕減免我等兒孫...

  • 文章二十年代百侯区的小学教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1期  作者:蕭逸之 出版时间:1985-02-12
    关键字: 百侯区 二十年代 小学教育 历史资料 评价

    我不要拘泥,曾戏称他为南王,我家长兄镜泉哥为北王。二十年代的国民学校列表于左:那个时候,各个学校都附设在祖宗的祠堂里,祭堂以及两旁的耳房和走廊,只要可以摆桌子的地方,就可充做敎室,天井和门外的禾坪,就是游戏的场所。杨氏高级小学(以下简称杨高)专办五、六年级,共两班。五年级约有六、七十人,女生也不在少,全挤在摆神主牌的祭堂,六年级设在祭堂旁的耳房,有二十多个同学,全是男生。我在六年级转学杨高,其中姓萧的有俊发叔侄、同善、鸿麟,姓杨的只记得懋轩和国诰。越南沦陷,俊

  • 文章記尹伯休等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9期  作者:一波 出版时间:1969-03-01
    关键字: 三十年代 川籍作家 尹伯休 全国文献界抗战协会 马宗融 朱光潜

    抗戰初期的成都,文藝作家雲集。嗣以中華全國文獻界抗戰協會成都分會成立,於是聚會日多,會員日衆。馬二先生和老舍一度到蓉,正値大會開會,他們親見王含沙和蕭軍對駡,空氣相當緊張。因當時全國上下,一致對外,文藝在表面上雖不分黨派,而事實上仍各不相讓。時在四川大學方面的作家羣中計有馬宗融、胡健民、揚人楩、朱光潛、謝文柄、尹伯休等。尹伯休,仁壽縣人。一九○三年生,中央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莫斯科騎兵學校畢業,歷任政治部科長,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員,曾據谷斯範原著改編...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