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太原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旧时太原发行的主要报纸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李泓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太原报业 主要报社 报刊

    二十世纪一九〇二年出版的《晋报》,是太原继北京、天津之后我国近代北方出版最早的报纸。创办人并非山西人,而是江苏阳湖人程淯。该报宣称「速开民智」,但由于它是在外国传教士和清朝官员的扶持下办起来的,它反映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的观点也就不足为奇了。一九〇六年出版的《晋阳白话报》虽宣传反对外国侵略,但却宣扬当时改良派的立宪主张。从一九一一年十月辛亥革命到一九三七年十月日军侵占太原前的二十六年间,太原先后出版过八十多种报纸。如《山西民报》、《幷州日报》、《民众呼声

  • 文章太原的十大建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呂耀忠 呂力 饒懷鈺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太原游览 十大建筑 太原变化

    今年十月份山西大学退休老同志参观游览太原市近年建成或即将建成十大建筑,我随团参加了此项活动,眞是大开眼界。这十大建筑是太原的标志性建筑,也反映了近年来太原的巨大变化,代表了目前山西建筑的最高水准。今将参观见闻写在下面。太原十大建筑分别是:山西省科技馆、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大剧院、山西体育中心、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山西大医院、太原美术馆、太原博物馆、新建太原铁路南站和太原国际机场新航站。这十大工程是建设文化强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全省人民共用

  • 文章总理民国元年视察太原追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梁上梀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视察太原 往事回忆 煤矿铁路 太原起义

    被刺,燕晋联军计画失败,袁世凯入京,乃命第三鎭(曹锟)之卢永祥入晋。阎都督乃率部退晋西北,转战绥西。上海和会开始时,袁世凯借口阎都督已离晋,山西革命军已失败,不得作为起义省份。其实笔者甫由欧洲回国,与南桂馨君,在上海与我方代表,时常接触,力主应将山西做为起义省份。总理回国后,更令坚持,袁氏乃最后让步。于民国元年二月,三鎭兵乃撤山西,阎氏方回到太原。八月间闻总理已到北京,山西全省人氏,莫不引领希望总理来晋一行,各界函电邀恳,并派代表恳切陈词,总理乃允于离京后来

  • 文章随国父莅太原囘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吳鐵城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阎锡山 游离太原 山西矿业 太原市政 往事回忆

    孙总理在京(北京)不久,便经石家庄赴太原,我与许多同志追随同行,还有一位外国记者偕往采访新闻,沿途报导,那就是伦敦泰晤士报特派员W.H端纳君,他是澳洲人,为来华的第一个外国记者,后来留居我国甚久,中国友人很多,抗战时离华返澳,仍与我互通音讯,抗战胜利后由南太平洋大溪地回沪重居,不久病逝。对于同游太原的这一段相识情缘,令我永难忘怀。鎭守太原的阎锡山(伯川)都督,亲自十里郊迎,老百姓万人空巷。最大的一个欢迎会,是在太原党部举行的。山西民众因为渴望瞻仰这一

  • 文章太原首义的姚以价将军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期  作者:姚珠煋 姚志欽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姚以价 太原首义 生平记录

    作者簡介:姚珠煋先生山西河津縣人,中央軍校十七期及政工幹校戰地政務情報班第八期畢業。抗戰時期任航委會道城情報臺臺長,潛伏敵區,工作數年。現任警務處嘉義警訊電臺臺長。姚志欽先生山西河津縣人,中央軍校十九期及革命實踐硏究院基三期畢業。曾任高雄要塞政治部隊長秘書,花蓮屛東稅捐處安全室主任,現任高雄縣稅捐處業務檢査員。

  • 文章太原保卫战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6期  作者:徐永昌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太原保卫战 战争局势 吴文蔚

    新绛吴文蔚君于所著「太原保衞战」脱稿后,请前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先生为之序。序中对明之所以亡与我中华民国之终必复兴之关键,剀切阐明,发人深省,玆载其原序全文,以飨读者。

  • 文章太原兵工厂始末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李泓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太原兵工厂始末 阎锡山 日本掠夺

    在中国近代史上,太原被誉为华北工业重鎭。太原工业基础的建立与发展,是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发展军火工业开始的。继沈阳兵工厂和汉阳兵工厂之后,太原兵工厂的形成与发展,成为中国近代三大兵工厂之一,并带动了山西其他产业的发展,且中外闻名。阎督军参观国产武器试射比赛阎锡山参加辛亥革命成功后,由清军八十六标标统(相当于团长)一跃而成为山西大都督。一九一四年五月,阎被袁世凯委任为同武将军,一九一六年被任命为山西督军。一九一七年阎出席北京督军团会议时,曾参观陆军部举办

  • 文章太原三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王玉林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太原三关 天门关 石岭关 赤塘关

    太原,山围三面,河阻一方,地势险固,有若秦蜀。古设雄关三道,以御外患侵扰。所谓「太原三关」,即天门关、石岭关和赤塘关。这三关之中,天门关地势最险,石岭关、赤塘关地处最要。天门关天门关位于太原北郊关口村北一华里许。清道光《阳曲县志》载:「二山回合如门,在县之乾方,故曰天门。」天门关始建年代不详。明末山西巡抚陈纯德所建的「全民堡」,现已无迹,关垣版筑土城,今仍断续残存。从现存的遗址可大槪看出当时的规模:关门的础石三十年前尙在,在六〇年代初因修筑新公路时拆除

  • 文章蒋公中正五莅太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繆玉青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蒋介石 阎锡山 五次访太原 背景原因

    自一九三四年至一九四八年蒋公中正曾五次飞莅太原,与阎伯川(钖山)先生共商国事。北伐时期,军事进展中,蒋、阎于一九二八年六月一日曾会晤于石家庄。一九三三年三月十一日再会于石家庄,阎先生表示,备战而不造战因。其后蒋先生五次莅幷,均与共赴国难,克服危局相关,也是民国史上的重要关节,兹简述于后。㈠一九三一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件,侵占东三省。一九三二年有「一·二八事变」,淞沪抗日之役,国民政府迁至洛阳。二月国府成立军事委员会,蒋先生任委员长,阎先生任委员。国府

  • 文章我的父母——最後的一段旅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左中奇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太原战役 相关经历

    家父左埏字直之(2.13.07—10.01.88)家母杨爱莲,他们均生于山西,病故美国佛端蒙市,他们养育我们姐妹三人,弟兄五人,现有孙子八人,孙女十二人,家父享年八十一岁,家母享年八十三岁。一九四九年太原保衞战分裂了我们的父母与家庭长达三十年之久,家父因职责所在与太原共沉被俘先后坐牢下放陕西蓝田县二十九年,家母带领部份子女由北平赴台湾,一九七七年美国总统打开了中国之大门,家父母于一九七八、七九先后来美相聚于加州。从一九七九家父母在美国加州相聚定居到他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