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埔共返回4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说不尽的客家香格里拉—大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羅大榮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大埔风貌 大埔文化 大埔特产 旅游

    的区域品牌,进一步激活丰富的特色资源,整合好人名居游、名镇名村游、生态养生游、红色热土游、陶瓷文化游五条精品线路,打响文化之旅、生态休闲之旅、红色之旅、美丽乡村之旅四个旅游品牌,着力打造客家香格里拉和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大埔大公圜 最美小山城大埔二日游线路D1:李光耀祖居、田家炳祖居—三河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明代古城、韩江源、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肇庆堂、通议大夫第—花萼楼—坪山梯田—西岩山度假村D2:张弼士故居—父子进士石牌坊、茶阳古镇—丰溪森林旅游度假区五条

  • 文章故鄉風物憶當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戴澍霖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大埔名胜 大埔习俗 物产交通 家族世系

    余少小离鄕,寓居马来西亚之槟城、怡保等地,迄今几六十年矣。昔时孩提,今则白发,虽岁时伏腊,亦曾囘鄕省视,而来去匆匆,輙未能多留;且离乱饱经,曩日钓游之迹,亦祗能形诸梦寐,苏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若不记诸笔墨,未免有负彼苍生我之厚。适祖国台北市大埔会刊远道贻书征稿,因作斯篇以应命焉。故鄕形势余世居大埔县在城区永兴甲之汶上鄕,其先自中州迁安徽、江西、福建,再迁粤之五华,十余传至福正公,更由五华、兴宁、梅县、松口、沿梅江至三河坝、浒田,辗转卜居于永兴甲之

  • 文章粵優秀教師虎中副校長彭莉娜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7期  作者:黃佩貞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教师 教育 彭莉娜 大埔

    提起彭莉娜老师的名字,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教育界中家喻户晓,她不但是育女有方的好母亲,还是忠诚教育事业并关爱学生的好老师。她进取心强,责任感高,言传身教,德术兼优。从教二十七年,自强不息,工作勤恳认真。高中毕业后在农村小学任教,她不甘落后,刻苦自学,获中山大学中文系授专科毕业,后又考取广东教育学院脱产进修,获本科毕业文凭。她先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后从事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副教导主任,到副校长。几十年来她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尽管现在

  • 文章大埔赤山瓷厂史话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張乃焯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大埔赤山磁场 细瓷 青花餐具

    大埔赤山瓷厂座落在高陂镇赤山村。一九五四年省办广东高陂陶瓷技术学校停办后,以旧校舍改造扩建的。是广东省第一轻工业厅直属的全省第一家国营陶瓷企业,厂名曰《广东高陂机械瓷厂》。一九五八年体制下放,归属县地方国营企业,厂名改为《大埔县赤山瓷厂》。历年来国家通过对企业的投资和贷款等渠道,使厂房、设备、生产不断扩大和发展。八十年代,厂区面积达五万平方米,职工近六〇〇人(包括临工)。从原料制备—成型—烧成实现半机械化,本自动化的一条龙生产。成为大埔陶瓷行业中,富有

  • 文章旅港同鄕工商農槪況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6期  作者:陳克寧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香港大埔同乡 工商业发展概况 同乡动态 大埔精神

    ㈠港九市区工商业编者按:本文对旅港同鄕事业生活,报导甚详,足慰各地同鄕亲友关注,故特自槟椰屿大埔同鄕会卅周年纪念特刊中转刊。记的二年前曾有旅港同鄕陈乃宁先生对本刊有此类似之报导文稿,由蓝理事长交下后,展转传阅,及至付编时,竟失落不见,至今深以为憾,今转载克宁先生此文,固可略补报导内容之缺失,但对乃宁先生投稿热诚,迄深媿负,特此并对乃宁先生致歉,尙希原谅,幷继续惠赐鸿文,为幸吾埔同鄕之在香港,正如香港人口的分布,分布于香港、九龙、新界的荃湾、靑山、元朗

  • 文章同鄕會四週年感思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張達騰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台北市大埔同乡会 四周年感言 奖学教育 大埔会刊》 乡亲情谊

    三十年前,笔者自军旅届龄退休,开始赋闲,没想到怎样的生涯规划,适値台湾经济起飞,得友人介绍到电子厂管理器材,后又转到陶瓷厂管理人员货物出入,忽觉二十余年,竟成家育女,生活还算得过去;唯一感觉到的是精神生活虚空,就因自己毕竟是异乡游子心灵没有寄托。承前台北市大埔同乡会理事长罗伟郎兄嘱写先贤兆符堂兄纪念文以载会刊,接着理事长邓佳民兄继任,正値同乡会二十周庆,曾以「少年十五二十时」唐诗句为贺,转瞬同乡会三十周年联谊会蓝理事长之光主持盛况,祝三十而立;如今,忽忽

  • 文章高陂瓷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黃軍書 出版时间:1972-12-31
    关键字: 大埔高陂瓷 窑厂分布 制作工艺 运销状况

    中国的陶瓷文化,虽然源远流长,博大精微,外人至以China为瓷器之代名词。而古瓷名窑,代有珍品,近代以江西景德鎭所产者弋名最盛,而广东大埔之高陂亦有名于时,但在高陂的瓷器工业,究竟创始于何时,尙无法确定。就现有大埔文献所知,可能是在唐宋以后,尤其是宋室南迁,陶瓷制作技术,亦随着传流到了高陂。按地理环境而论,近因似系渊源于江西景德鎭,因为广东大埔客族,多于宋代由江西南迁,制瓷技术,亦因此传入高陂盛产瓷土之区。就制品而论,则以白瓷为主,亦有少数靑瓷

  • 文章助推大埔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邱漢章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高速公路 大埔发展 经济通道

    黄沙村,与福建省永春至永定高速公路相连接,全长约23.788公里,全线有大桥24座,中桥2座,隧道3座。此外,还设有茶阳互通立交1处,服务区1处,以及约4.3公里的茶阳互通连接线。为方便沿线茶阳、西河群众通行,东延线还专门另设了一条全长4.274公里的茶阳连接线,按照3级公路标准进行规划建设。交通建设大会战梅大高速公路起于梅江区三角镇,终点位于大埔县三河镇梅大高速东延线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九纵五横」规划中的「一横」组成部分,是广东省粤东北地区通往闽西南的一条

  • 文章大埔人主宰潮汕烟草业近百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大埔 潮汕 烟草业 历史发展 烟草市场

    潮人喜吸烟,在香烟问世以前,烟丝成为潮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提神食粮。清道光年间(一八二0至一八三0年左右)百侯人杨调乐在潮州首创义隆烟庄,获利甚丰,遂与其他兄弟在百侯观音亭合做大屋,名曰“广成”。光绪年间,又有贵和、金兰烟庄开张。清末、民初相继有美兰、聚兰、福盛、泰裕盛、海记、美发、裕发、海丰、巨昌、珠兰、瑞兰、义发(义隆分号)等十余家烟庄开业,汕头也开了间万兴烟庄。这些烟庄全部是大埔人创办的,从此大埔人完全占领了潮汕的烟草市场。烟丝是半工半商行业。把

  • 文章埔人陶瓷企業在泰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0期  作者:郭欽民 出版时间:1974-02-10
    关键字: 泰国陶瓷业 大埔侨胞 经营发展状况

    艺术瓷厂,有员工四十多人,厂主高陂人。㈩仁和瓷厂,厂主郭居仁,大埔角人,现兼职光华艺术瓷厂(厂主梅县人)。除仁和瓷厂,曾由本人协力代为设计小型艺术工厂外,其他各厂,均正在多方吸收新技术,造就新人才之中,其前途发展,当可括目以待也。

共49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