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质史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水利的興修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柳定生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水利 四川 地质 成都平原 历史沿革

    四川在中国地质史上论,在第四期的近古时代,还是所谓新地中海,直到第五期的新生代(注一),新地中海才渐隆起为陆地,海底日渐干涸,便造成盆地的形势。因为盆地中央低洼,四面山水均往下流,尤以西部万山之中,源高流急,来水时甚为猛烈,遍地常成洪水之灾。四川的大河为岷江,江水即发源于松汶万山中,故又称汶水,或曰都江。而山高海拔达三四千公尺,每华里降下度达四公尺,因此古时的四川,最严重的问题,便是水患。华阳国志载:「蜀王杜宇丞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注二)。玉垒山

  • 文章湖北高等教育述要(十五)武汉地质大学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3期  作者:奎元編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高等教育 武汉地质大学 校史

    国内先进水平或世界水平。如:彭志忠教授(已故)、沈会川教授领导下的对矿物晶体结构和结晶化学方面的硏究成果,达到世界水平,他们发现的多种新矿物被世界公认。地教硏室以王鸿祯教授为首编制的「亚洲地质图」(1/500万)和中国中生代的地壳发展与构造古地理的硏究,岩石教硏室以池际尙教授为首对「山东金伯利岩」的硏究,以苏良赫教授为首对工艺岩石学的硏究,区地教硏室以马杏恒教授为首对「河南嵩山构造变形」的硏究,古生物教硏室以杨遵仪教授、郝贻纯教授为首对湖北峡东、贵州及南祁连山三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