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际关系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北與國際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印永法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国际关系 政治 门户开放 国际局势 日本

    建立在维持中国领土与行政完整的原则上,也就是翁同龢所建议的方式,这个原则,自海约翰提出后,五十余年来,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条件,而这个基本条件,由于东北多故,每运用在东北有关问题上,美国的支持日本对俄国作战,便是此种道理。固然日本战胜后,仍继承了俄国侵华的权益,但将俄国侵占东北的行动挫败,给予我们一喘息时间,此乃我们研究东北国际关系,必须予以注意的。近年来我们分析国际局势得一重要关点,即是对侵略者不能有所姑息,姑息的结果必扩大侵略者的军事行动,这个观点,指在

  • 文章霽青先生日記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朱霽靑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日记 政治 税收 经济 国际关系 朱霁青

    忽而又行麦克阿瑟之免职,可谓不智,身边只有艾奇逊、马歇尔,而为藉英法之懕力,强而出此。皆是自坏其强御,结果英法也不能自免其悲运。四月十五日事要作出头的事;人勿作人上人;作大事者务免尽无明的火,方有济。四月十六日设没有美援,我们又将如何返回大陆?此是全国人当铭心不忘的一个课题!国营事业之改造:一、铲除官僚制度:1做事不肯认眞,好者但求无过不求改进。2平时坐食其禄,夤缘求进,遇机会则贪汚自肥。二、增加公营事业之效率;1确定适当的全盘计划,以作发展公营事业之准绳

  • 文章《廿一世纪国际关系的形式与趋势——文明、国力和经济:融合或冲突?》谁在制造黄祸?反亚情结与文明冲突论的盲点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5期  作者:黃裕美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国际关系 中欧学术会议 余英时 林崇椰 入江昭

    前言第十四届中欧学术会议九月底在日内瓦举行,由政大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和日内瓦大学当代亚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会议主题为「二十一世纪国际关系的形式与趋势—文明、国力和经济;融合或冲突?」这次会议主要是针对合佛大学教授杭廷顿博士一九九三年在「外交事务」期刊上发表的专文《文明的冲突》而发。该文发表后引起学术和政治界广泛讨论。去年,杭廷顿教授更以该文的立论为经纬,旁征博引并加以阐释舖陈结集出书,名为《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 文章奮發向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張文珍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奖学金 获奖感言 两岸统一 国际关系

    張文珍—平南人,東海大學政治系三年級學生,獲黎明凱先生獎學金

  • 文章卡特政府的人權外文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4期  作者:宋文明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卡特政府 美国政事 国际关系 人权外交 时政评论

    美國卡特政府上臺後,立卽推動有力的「人權外交」,並於短時間內卽已蔚成氣候,而帶來了各方很大的反響。卡特政府這種「人權外交」的第一砲,首由美國務院所發出,用以指責蘇俄司法當局對蘇俄人權運動領導者沙卡洛夫的威脅。卡特本人對美國務院這一聲明,雖表示事先未經授權,有擅自搶先開砲之嫌,但其說法本身,則完全合乎他的想法。接着,卡特本人又對蘇俄沙卡洛夫覆函,堅持保證美國將繼續信守對人權的重視及承諾,使蘇俄政府受到了一次重大的震撼。隨後,美國會兩院議員,及美國民間組織,...

  • 文章老兵的話(廿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5期  作者:凌林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受降前后 日本投降 抗战胜利 国际关系 东北战场

    曾于八月二十三日答复合众社记者之询问曰:「自中美英联合作战司令部成立以来,香港一直属于中国战区的范围内。就纯军事观点言,由中国军队前往香港受降,乃理新当然。」但终由于国际关系之错纵复杂,英美又血浓于水;英新任首由艾德礼,于同一天(八月二十三日)宣布:恢复英国在香港之统治,并派出受降代表。太平洋盟军统帅麦克阿瑟将军,(总部亦有英高级幕僚)于八月二十四日,致电日本大本营,命令驻香港日军,向英国代表投降。我方面亦由于东北军情紧急,预期部署于东南沿海之劲旅,先后出关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