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品质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劉林華先生行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刘林华 抗日战争 人格品质

    先生諱林華字荊樸,河南省宜陽縣人,生於民國七年十月廿五日,世代耕讀,不求非分之財,不為悖理之行,故能培養先生一生為官清廉之高尚品操,其尊翁傑三公、陝縣高等學堂畢業,學養深厚,且擅書法,對先生自幼修學影響至大,故能奠定其高深之文學素養,裨益其步入社會處世接物甚大,先生高等小學畢業後,以第一名考取宜陽師範學校,因家貧放棄就讀,但其童年曾熟讀四書五經,及幼學瓊林等古籍,學養基礎甚佳,為鄰里所素稔,經地方士紳推荐出任河西村小學教員,由於教學認真頗獲佳評。民國廿六...

  • 文章顧客關係管理的網路應用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2期  作者:張雲龍 出版时间:2003-01-30
    关键字: 商务模式 产业竞争力 人力资源 服务品质

    之软体,希望借此来改善公司与顾客间之互动关系,掌握顾客之需求。什么是顾客关系管理?顾客关系管理是一项经营管理的概念,要求企业将焦点放在企业营运最重要的核心—顾客—之上,试着与顾客间建立一种「学习关系」,从顾客对企业所提供产品与服务之表现,来学习如何加强提供更佳的产品与服务品质,进而以顾客为中心,订定有效的经营管理与营运目标,以建立企业与顾客间之关系。长久以来,顾客关系管理一直是企业经营努力的目标,了解顾客需求或创造顾客需求,一直是企业经营之核心,此企业经营

  • 文章消費觀念今昔迥異

    来源期刊:《浦東》 第72期  出版时间:1993-05-30
    关键字: 消费观念 经济改革 生活品质 名牌

    开放大陆探亲,已有五年多的时光了,在这期间,由于大陆经济方面的变革,一般人的生活要求与消费观念也有了显著的转变。据大陆一家报刊的分析,过去希求几大件、几小件的胃口,已视为「小儿科」、「不合潮流」。现在受宠的商品种繁多,且又中意于「高档」、「名牌」。同时对生活品质的需求,则有跨向精神面的趋势。这家报刊并列举了目前大陆年轻一辈期望拥有下列「东西」:一、「温馨」,布置一个舒适、温馨的家成了新宠。二、「代劳服务」,北京新开业的「帮您中心」服务公司,三个月内接了

  • 文章張與仁將軍傳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7期  作者:陶任之 胡以時  出版时间:1997-12-25
    关键字: 张与仁 传略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人物品质

    保定军校同学),总敎官严重、敎授部主任叶剑英等相善,多有过从。同年冬,奉命率第四期毕业生至南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与第二次北伐。与公旋被任命为新编第一师师长,驻赣州(同时发布的任命为任命新编第二师师长叶剑英,驻吉安)。[2]一九二七年「四.一二事变,宁汉分裂。由于张、叶两师「新兵多,部份是农民讲习所骨干、黄埔学生和共产党员,蒋介石命令遣散。叶部回广州后于十二月发生广州事件,张则到南昌」。[3]与公继奉邓演达电,赴黄埔武汉分校任敎官。未及三月,武汉政府解体,分校

  • 文章(人文風情)關於「吃」這件事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1期  作者:唐淑珍 出版时间:2012-01-20
    关键字: 饮食文化 经济发展 速食 食物品质

    要的,那是贯穿他与祖母的回忆之一吧!而我的童年呢?正处于台湾经济快速成长的年代,家家户户响应政府的十大建设,「家庭即工厂」成就台湾的经济奇蹟。于是,读书时代家里常常得加班赶外销出货,很难得好好吃一顿饭,在那个没有「速食」的时代,巷口的面店赊帐吃碗面或卤肉饭,算是家常便饭吧?午餐的便当,还没进步到有「统餐」、当然也没有人会注意到「饮食卫生」这档事,虽然已彻底脱离父执辈时代的三餐不继、或担心温饱,但是不会有人特别去注意「品质」或「多元饮食文化」这些形而上的问题。「全民

  • 文章近代山東周村企業家的經營之道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趙樹好 侯芬娥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周村企业家 经营之道 产品质量 销售 管理人才

    周村是近代中国一个重要的工商业城鎭[1],自一九〇四年被辟为商埠以来,发展更为迅速,百货充盈,商贾云集,其兴旺景象「驾乎省垣之上」[2],被誉为「金周村」和「天下第一村」[3]。周村之所以如此繁荣,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周村企业家们(包括作坊、工厂主和商店、钱庄、银号、饭店的老板、经理)有一套成功的经营之道。一、刻意追求产品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作坊和工厂密集、商店林立、竞争激烈的周村更是如此。为提高产品质量,在竞争中求得生存

  • 文章憶欒鼎臣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張拙夫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人物生平 追思悼文 工作精神 人格品质 栾鼎臣

    播遷來臺,瞬逾卅載,同志之間,莫不因日月之不居,而復國雪恥之志亦愈切,是以時相往還,無不以此相關切、相激勵、相期勉也。何期造物弄人,而志士仁人竟先後故去!壯志未酬,目實難瞑,蓋天下悲憾之事,無過於此者也。舊雨之中,日盼反攻最殷者,當以欒鼎臣先生爲最,詎與世相辭已十餘載矣!追憶謦欬,不勝唏噓,因掇其生平,成此蕪文,以誌悼念之至忱云爾。(注:位於臺中市中山路十七號之臺中市中區民眾服務站)欒鼎臣先生以字行,山東省招遠縣二區欒家河村人。抗戰前從事地方敎育工作。抗...

  • 文章李祺增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李庆祥 教育事业 人物生平 抗日战争 人物品质

    治喪會謹述李慶祥先生於中華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廿一時七分,以心臟功能衰竭逝世於屛東市基督敎醫院,享年九十二歲,先生一生從事敎育工作,桃李崢嶸,遽而仙逝,時人惜之。慶祥先生,譜名祺增,以字行,山東省聊城縣沙鎭區李家海村人,李氏爲邑之望族,累世耕讀,詩禮傳家。先生天資穎異,束髮受書於伯父文翰公,卓有大志。時當淸末,廢科舉設學校,以中國國學爲體,西洋科學爲用,辛亥革命成功,地方不靖,先生閉門自修經書,尋繹文意,深悟敎育救國之義,及長考入山東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 文章捐資興學之伍達觀先生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林超民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伍达观 热心公益 投资教育 人物品质 母子亲情

    伍達觀先生,雲南省騰沖縣人,妻馬瑤女士(馬崇六將軍姪女),伍先生是香港著名實業家和慈善家。他早年遠赴美國硏讀紡織工程學,在異鄕求學的過程中,伍達觀先生雖家境富足殷實而不要其父資助,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勤工儉學,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獲得了博士學位。學成之後,伍達觀先生在大學裏從事教學與科硏工作,業績斐然,取得了令全中國人引以爲豪的科學硏究成果。他以精巧的紡織工藝修復了年久破損的美國第一面國旗,『整舊如舊』,天衣無縫,令人驚嘆。爲此美國國會授予他作出突出貢...

  • 文章傅貽春先生行誼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8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78-09-30
    关键字: 傅贻春 工业产品品质 现代化企业管理 生产力运动 汽车工业

    等职。嗣后受聘为行政院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正工程师,历八年之久。其间并于民国五十三年奉派赴美国华盛顿经济发展学院,硏究工业计画。返国后益以所学致用,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之策划。民国六十年四月间,接任中国生产力中心总经理。七年于兹,对我国生产力运动之推展,不遗余力。方任职之初,首先揭橥配合国家经济建设之基本原则,认定任务之达成,必有赖实地协助工商企业界自求发展为起点,良足以显现其「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之办事精神。先生对我国工业产品品质之改善,以推行品质管制制度为重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