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交通枢纽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宜昌抗戰的特點與歷史地位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4期  作者:鄭澤金  出版时间:2015-01-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鄂西会战 宜昌抗战 交通枢纽

    作者:鄭澤金,男,宜昌市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

  • 文章一條大道,把港口、機場公鐵樞紐站場統統聯起來「繞城高速」擁抱大市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3期  作者:彭松生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绕城高速 交通枢纽 城市建设 温州市

    據市交通局透露,溫州市又將建一條交通大動脈——溫州市繞城高速公路,其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項目建議書目前已委託省交通工程設計院編制。擬建的繞城高速公路從樂清黃華開始,經過樂清的沙門,永嘉的鳥牛、黃田、梅岙,跨過甌江,再經甌海的上戍、郭溪、瞿溪、潘橋,穿過桐嶺隧道,通過瑞安的桐溪、潘岱、羅鳳、仙岩、場橋、梅頭至東海邊,沿東海邊過甌海的天河、沙城、永興、海濱,再跨過甌江和靈昆島到達樂清黃華。把溫州市區人口和產業密集的地域基本圍在高速圈內,把溫州重要港口、機場、鐵...

  • 文章温州新闻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3期  作者:戴勁男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矿山公园 交通枢纽 铁路 高速 旅游

    世界礬都將建礦山公園戴勁男一個投資五億元的世界礬都礦山公園建設方案已上報審批,屆時,一個個高低相差六百多米,經過開採的礬礦硐內猶如迷宮般蜿蜒環繞,成為一個礦山公園,供遊人近距離接觸,一睹採礦區的神秘面紗。溫州礬礦位于蒼南礬山鎮,為玉蒼山、太姥山、漁寮金沙灘等黃金旅遊線所包圍,其明礬儲存量占世界的六〇%。經過六百多年的開採,它不僅留有古採區遺址,也保存著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採煉歷史。尤其是雞籠山內猶如「瑤林仙境」,其中一個空硐地下室可容千人以上,冬暖夏涼。該礬...

  • 文章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新貌建设南宁为区域性的交通枢纽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陳大英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交通枢纽 地区建设 经济发展

    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初步目标,是要把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的交通枢纽、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资讯交流中心。桂林:为了保护漓江,发展桂林经济,桂林提出再造一个新桂林。桂林市提出建新区疏解老城区的发展思路。老城区被让出来后,将用于发展旅游业、商业和服务业。新建的临桂新区将以桂林的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为依托发展工业,侧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清洁型工业。桂林发展旅游的思路不断深化,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开拓调整客源市场;调整优化产品,规划引进

  • 文章落後的港口、老邁的鐵路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7期  出版时间:1991-09-01
    关键字: 欧亚大陆桥 运输据点 交通枢纽

    将在未来两个五年(计画)内逐步实施;而是否可望列入「八五」或「九五」,目前就不便「透露」了。2.郑州段:一九五四年郑州取代古都开封,成为全大陆人口第二大省—河南省(八千三百万人)的省会。由于居中原的中心,又是陇海、京港(原平汉、粤汉两条铁路)线的交会,因而成为大陆货运量最大的铁路车站,占全大陆的七分之一。郑州市市长胡树俭信心十足的指出:「郑州的特点就是:中、通、丰。」此语似未过份夸大。陇海线从徐州到兰州,已筑成双线,郑州适居其中;另外从郑州到陕西省第二大

  • 文章無錫市道橋工程——五橋六路全面完成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8期  出版时间:1997-02-20
    关键字: 道桥工程 五桥六路 交通枢纽 广南立交

    无锡市重点道桥工程——五桥六路已全面完成。这些工程的竣工通车,不仅形成了城市二环线,延长或贯通了城市干道,消灭或缓妥了堵点卡口,使市区道路进一步畅通,还把城市路网与沪宁高速公路紧密连接起来,进出无锡更加方便快捷。这样,开放中的无锡更加开放,并向区域性交通枢纽目标前进一大步。这五桥是:目前省内最大的多层互通式城市立交桥——广南立交,位于北栅口通惠路上的通惠立交,位于清扬路与金匮路相交的金扬立交,还有环湖路上大渲口的六号桥(即大渲桥),以及两度跨过古运河

  • 文章滄海桑田話馬巷

    来源期刊:《同安》 第76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马巷 朱熹 集散交易中心 交通枢纽

    一、馬巷原名叫踏石馬巷早時原是一遍荒蕪,雜草叢生的小土崗,名舫壽山,其形如一條大木船,據傳馬巷是船穴,故稱「舫山」。馬巷又如一塊染布用來「過光」的踏石,西邊新街仔內一帶又都是家庭染布作坊,到處是「青學」(裝染料的地窖)和踏石,因此人們就根據地形命其名曰「踏石」。另一傳說是,古時從唐厝港的帆船可直航至現馬巷中心小學附近西邊的一個叫壩仔下的古渡口,現因泥土淤塞,已變成爲小溝道。五十年代建汀溪水庫的翁墓渡橋時曾出土木船板,同時岸上遍地都是地基和瓦礫,證明這裡古...

  • 文章已趨現代化的衢州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5期  作者:戴維思 出版时间:1992-05-10
    关键字: 交通枢纽 城区建设 水力发电 工业 教育

    自將舊嚴州府屬,劃歸杭州市所轄後,不但衢州市與杭州市接境,且從舊淳安縣轄之長林,進入衢州市之上方鎭,祇需一小時的汽車路程,卽可抵達衢州市之區。但浙贛鐡路,仍需六小時方可到達。衢州市城區景象,則與昔年大不相同。以火車站來說,昔年火車站在小南門外左側里許,車站破舊不堪,頂棚難蔽風雨。今天已移至上街頂端,車站大厦,巍然矗立,直對上街大馬路,經十字街頭,直通下街馬路,以至新闢西安路(由北門外書院村,通至西門外德坪壩)。長達一千五百公尺,均係混凝合土,路寬二十八米...

  • 文章(肆、故里風采)濰坊市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风筝之都 交通枢纽 人文荟萃 财政收入 云门山

    濰坊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轄四區、六市、兩縣,設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和省級濱海經濟開發區、濰坊經濟開發區以及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總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人口862.5萬,是世界風箏都、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省級文明城市和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濰坊是一座文明開放的城市,經過多年來的建設與發展,基礎條件顯著改善,整體實力不斷增強。一是交通便捷。濰坊是全國公路交通主樞紐城市,公路...

  • 文章上海港躍升爲世界第三大港

    来源期刊:《浦東》 第82期  出版时间:1995-12-10
    关键字: 上海港 世界第三 交通枢纽 经济繁荣 进出口

    上海港的裝卸吞吐量去年達到一二0萬標準箱,均占全國沿海港口的三分之一強,貨物吞吐量僅次於於荷蘭鹿特丹港、新加坡港而位居第三,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大港。目前,上海港已與世界上一六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四百多個港口有來往,每月有一百多個航班的廿一條國際定期班輪航,從上海港始發直達北美、歐洲、澳洲、波斯灣、地中海及東南亞、東北亞等。上海口岸的外貿進出口貨物,通過上海港進出的就占九十九%。上海港已成為中國和全世界關注和投資的熱土,全港已有卅一個中外合資、合作企業,其中最大...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