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啓鈐,字桂辛,號蠖園,貴州人,生於清同治十年(公元一八七一年)。光緒間中舉,傳說是清末東三省總督,郵傳部尙書,軍機大臣徐世昌的義子。他三十一歲就擔任京師大學堂譯書館監督,北京內城警察總監、津浦鐵路北段總辦。辛亥革命後,擔任交通總長,並代理過國務總理,袁世凱復辟帝制,他是籌備處長,因而獲罪。直到徐世昌就任大總統後,他才又出任總統府外交、財政兩委員會委員,參予國家最高決策。民國八年(公元一九一九年),南北議和,他爲北總代表。議和失敗後,他決心脫離政治,專一...
-
我們大埔是廣東東部山區的小縣。古村是我生長的地方,在大埔縣城(現改名爲茶陽鎭)的東北,山明水秀,安和樂利。村裡有一位叫鍾催禎,孩子們叫他催伯的人,我永遠不會忘記。他的後備隊是縣城的屛障,那幾百條鎗,土共怕得很。民國十七八年時,大埔縣城防務空虛。朱毛部隊數千人從福建永定南下,包圍縣城。這時候,梁縣長自己擎起一挺自動步鎗,帶一隊人向**衝鋒,銳不可當,加上城郊的部隊及時配合還擊,**才退却,保全了大埔縣城。不久,朱毛的部隊,先後兩次,轉而入侵古村,每次都有三四千...
-
在我開始記事的童年,我們楊家在海州就是頗具聲望的大姓人家,父親雖是獨生子,但是在我堂叔排行中是老大,以排行的叔輩來說,我共有十二位叔叔。在衆位叔叔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九叔,他的名字叫楊維英,在海州觀音堂巷小學當校長,每天牽著我的手,帶我上學,從來風雨無阻。後來因抗日戰爭爆發,躱避日機轟炸,乃全家遷居灌雲縣楊廣豐居住。提到楊廣豐,它是楊家的田產,雖在楊家集的日本兵控制下,但是做地主的生活還可以。然而,楊家的親戚多,包括姓孫、姓武、姓杜,皆以楊廣豐爲避難中...
-
情牽海州故土 心繫旅台鄉親 支持本刊繼續發行本刊因經費拮据,而於上(總九〇)期發出「不繼」之警訊後,旋即接獲衆多鄕親的關心電話及信函,其中以現任總統府資政的東海殷宗文鄕長,關懷尤爲殷切,除交代其部屬嚴先生先行致電本刊,瞭解財務現況及每期所需費用,表達懇切關懷之意外當即依據上項所需,郵匯新台幣八萬元整,暫作本刊濟急之用。對於殷鄕長這項及時而至的「挹注」,非但本刊義工同仁頓受極大鼓舞,許多關心本刊經費籌措問題的鄕親,亦倍感驚喜與欣慰,認爲旅台的「海州人」,大家...
-
繆秋杰(一八八九—一九六六)字劍霜,號靑霞,祖籍江蘇江陰,出生于上海。繆氏畢生務鹽,頗有建樹,政績卓著,與曾仰豐、張繡文、姚元綸一起被鹽務界譽稱爲「四大金剛」。由於在板浦供職鹽務,故在海屬一帶頗有名望。風華正茂展才幹 洋人慧眼識能人一九一二年,繆氏畢業于北平稅務學堂,由于其父英年早逝,家境貧寒,促其勤奮好學,在校學業成績過人。畢業後被分配到哈爾濱海關充任見習員。一九一三年四月,北洋政府以鹽、關兩稅作擔保抵押,與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團簽訂了「善後借款...
-
自日本進軍侵軼我,九一八變起,東北淪沒,海內志士,雲合霧集,禦侮以保國土者,踵相接也:以予所知,如朱君愛周者,蓋其尤著者也。君、江蘇贛楡人,名秉蓮,字愛周,以字行。民國十五年,畢業國立北京高等警官學校,明年,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君先後任塩城、灌雲縣公安局長、蕭縣、銅山縣政府秘書,江蘇水警第三區區長。區部設南通,區之轄境,南至吳淞外之長江口,北盡江蘇海域,全省艦艇,亦受其指揮,宵衣旰食,無一日之安逸。迨日軍入關,君憤然語人曰:「此男兒報國時也」。江蘇省政府顧...
-
鄕奇賢馮孟坤先生,冠縣城東東呂莊人。家貧,無田產,僅有茅屋一間。父早喪,老母雙目失明,常呻吟病榻,不良行動。孟坤幼年,曾讀私塾一年,僅識之乎而已。然奉母至孝,長年甘旨無缺。初習木工,繼做小販,以賣燒餅油條爲業。一日赴縣城,偶至講演所休息,無意間,聆聽谷士淳(民敎館講演部主任)先生講述武訓興學的故事,大受感動,認爲武訓眞是世界上第一等人。回莊後,精選檀香木,自作靈牌,跪請筆者,爲書武訓先生之靈位,裝於其茅屋之向明處,日以鮮花、水果供奉,並上香膜拜,且祝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