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丹阳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四縣商會之改組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15期  出版时间:1972-03-15
    关键字: 丹阳 民国 商会 改组 会董

    我邑縣商會於民國四年七月遵令改組,計會董二十三人,特別會董一人,並選舉束秉勳,郭鑑淸爲正副會長,會所仍設城內白雲街。

  • 文章我鄕之牛市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16期  出版时间:1972-04-15
    关键字: 牛市 牛业 丹阳 价格 采购

    而当年一元大洋,可换小洋十二角铜元四五枚。折合起来。一角小洋,相当于大洋八分,那麽三十二元小洋,只要用大洋二十五元六角,便可算数,这样一来,就可少付六元四角,这个差额,便由大行和上海客户派到丹阳的采购的代表朋分,作为陋规,这就叫做四六搭。但是上海客户,每六采购的牛只。比鎭江客多至十来倍,生意大,进出亦钜,因此搭付的成数,通常为百分之二〇。就是八十元牛价,要叫卖户吃亏三元二角。这种剥削卖户的陋规、地方上人士,莫不反对,大行的老板,都是本地人,他们看到非法剥削

  • 文章丹阳二等邮局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17期  出版时间:1972-05-15
    关键字: 丹阳 邮局 地址 业务范围 收发

    我邑郵政,創辦於光緖二十七年八月,設局於城內之太平橋,列爲二等,開辦之始,業務較簡,至三十四年九月,移至雙井巷辦公。入民國,因局務日益擴展,原址不敷應用,遂移設燈籠巷後街。至抗戰後期,又移至北河路,內設售票、快信、掛號、滙兌、儲金、包裹、劃撥、保險等窗口十一個,員工達二十餘人。至於各鄕鎭除呂城另設三等郵局一所,歸江蘇區郵政管理局管轄外,其餘訪仙橋、陵口、埤城、延陵、珥陵、九里、橫塘橋、竇莊廟、折柳橋、蔣墅、皇塘、張堰等處,則設有郵政代辦所,辦理一般郵政業...

  • 文章在台的丹阳党政教育自治人员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3期  出版时间:1971-03-15
    关键字: 台湾 丹阳 党政 教育 行政

    民国三十四年以后,我邑从事党务、行政、司法、敎育、自治等工作,及任各级民意代表的忠贞人士追随政府来台者,为数不少,兹经调查,记述如次:(未注明籍贯者,均系邑人。)一、党务人员朱沛莲 中国国民党丹阳县党部书记长。省代表。焦桐 中国国民党丹阳县执行委员。已故。张澍 中国国民党丹阳县监蔡委员会委员。孙毓骅 中国国民党丹阳县省代表。谭不波 中国国民党丹阳县党部秘书。王旌德 兴化人,中央统计调查局丹阳站主任。高弼 苏北人,丹阳县党部干事。二、行政人员丁子齐 游击

  • 文章日寇在丹之血債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50期  出版时间:1975-02-15
    关键字: 丹阳 抗日战争 日军恶行

    民國二十八九年間,日軍柴田部隊盤踞我邑城廂地區,以白雲街正則女校爲僞司令部,部隊長橋口少佐,爲一殺人不眨眼之惡魔,凡國人以抗日分子嫌疑被捕者,其獲生還者百不得一。而甘爲順民,平日與人稍有間隙、或被漢奸走狗敲詐勒索不遂,只須一紙揑名信,卽有被捕之可能,一經被捕,卽予刑訊,加不自承,則坐老虎凳、拔指甲、灌汽油、諸毒刑,更番施之於被害人之身。南鄕柳茹村貢××,因不勝其刑,於獲得草繩尺餘,遂自縊而死。(被捕之人,先須將袴帶、手帕、襪子等物捜去,每於大小便時,由守卒...

  • 文章我邑的綢業(續)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54期  出版时间:1975-06-15
    关键字: 丹阳 绸业 养蚕 缫丝 绸产品

    百分之一左右。又绸的卖买,系以重量计价,在战前每两约售银币一元,而通常好的货,一尺约重一两,次的仅重八九钱。吾人如做棉袍,须绸一丈四尺,先剪断,再秤重计値。在江浙京沪等处,相沿成习,久而未变。我邑的产品,有大绸、熟罗、直罗、小纺、绉纱等几种。大绸宽二尺四寸,长四丈二尺为一疋,上货每疋重约四十两,售价约四十元,我邑年产约五万疋,计値约二百万元,如以目前台北物价指数计算,则年値约新台币拾亿元之谱,实在是一笔惊人的数字。丹阳绸的销路很广,除京沪路一带,苏北淮扬通徐海

  • 文章(专载)台北市丹阳同鄕会组织章程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55期  出版时间:1975-07-15
    关键字: 台北 丹阳 同乡会 组织章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本章程依据非常时期人民团体组织法订定之。第二条:本会定名为台北市丹阳同鄕会。第三条:本会以联络同鄕情谊、团结同鄕力量、发挥互助合作精神、共谋同鄕福利、擧办公益事业为宗旨。第四条:本会以台北市行政区域为组织区域,会址暂设于台北市雅江街四十六号。第二章 任务第五条:本会之任务如左。⒈关于各项社会运动之推进事项。⒉关于社会公益事业及生产事业之擧办事项。⒊关于同鄕之连络,会员之互助,以及职业介绍及及福利之增进事项。第六条:本会对于反共复国及

  • 文章我邑的米市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58期  出版时间:1975-10-15
    关键字: 丹阳 米市 米商 束云章 吕凤章

    惟旱荒之年,荳及杂粮之产量,则相对增加。我邑人口约五十万,平均每人约需食米一石,另以小麦,大麦,荞麦,饭豆,山薯,芋艿等物补充。丰收之岁,所产之米一百五十石,其中籼米约六十万石,糯米约八十万石,晚米约十万石。除自食者外,约可出售籼米十余万石,糯米七十余万石,晚米数万石,平均每石十元,则米产合计可得七八百万元之巨,除用以购买布匹,衣着,油盐,五洋等生活必需品外,每年存余于民间之数,恒在二三百万元左右,如遇饥馑之年,则须向外地采购,以济民食。丹阳之成为米市

  • 文章記我邑民初之教育家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15期  出版时间:1972-03-15
    关键字: 丹阳 民初 教育家 杨洪范 贡元炳

    我邑民初敎育界知名之士,頗不乏人,較著者計有楊洪範、貢元炳、韓蘇、呂濬、厲鍾麟、胡澒、孫誦雒、朱同雲、林懿均、王鑑、郭顯曾等十餘人,茲略述之如左:楊洪範,字錫甫,光緖附生,業儒,設帳課徒,已有年所。民國肇建,改鳴鳳學堂爲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先生道德文章,夙爲邑人所推重,儼然邑中祭酒,遂由縣署委充校長,時我邑僅此高等小學,先生受命後,物色飽學之士,充任敎員,作育人材,爲數甚衆,在職十數年如一日,爲我邑任職最久之校長。貢元炳,字藜靑,北鄕貢家村人,南京兩江優...

  • 文章丹阳全貌(续)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4期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丹阳 教育 工业 商业 金融 名胜古迹

    营长途电话,直接通话外,并兼营送话,较电报收费为低,营业甚佳,市区电话,除机关银行钱庄工厂车站等处及重要机关首长寓所外,住户装设,尙未普遍,有待扩展。八、教育全县学龄儿量计八万六千三百十八名,已入学儿童数为四六、二五八名,未入学校之儿童约为百分之四八,各鄕鎭虽已设立国民小学甚多,但偏僻地区未设国校之处,私塾数仍不少,未入学之儿童,则多半就读私塾,免作文盲。高等敎育计有私立正则艺术专科学校一所,为三年制,系名敎育家邑人吕凤子所创设中等敎育计有省立丹阳中学一所,系由国立社敎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