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麻雀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谈易经与麻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7期  作者:周行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易经 麻雀 麻将 易经卦象 麻将推算

    易经不但是探讨宇宙造化万有现象的原理,并是世界最古的一部经书,似有先古文明遗留的迹象,亦是我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起源。如我民族风俗生活习惯、家族组织、伦理的确立,政治军事的明经、祭天祀祖之大典以及书契造字等等,无不导源于易。这亦是我先祖古圣哲宗智慧经验累积的结晶,亦可谓是我民族文化无价的遗产也。麻雀、小鸟也。故雀字以「小隹」而成,其视听力广而远,其鸣声叽喳,性善连系而好羣。如仅二只必雌雄成对,曰「麻雀头」,率众而和羣。麻雀牌原为全竹质制品,后连牛骨或象牙

  • 文章从「麻雀」到「麻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6期  作者:余我 出版时间:1996-06-10
    关键字: 麻雀 麻将 消遣娱乐 赌博工具

    我们常在报章上看到,有些人因打「麻将」赌博,被警方查获而受到处罚。实际上,「麻将」这名词,本由「麻雀」变音而来,一般人叫惯了,都喊成「搓麻将」,连老于此道的人也这么称,其实,是不正确的。麻雀牌本是一种消遣品,到现在还不过一百年历史。这种玩艺儿,不论是达官贵人,或者是文人墨客,甚至于贩夫走卒,只要是懂得它的玩法,几乎没有不喜欢它的,眞可算是最流行、最普遍的一种游戏了。麻雀牌本是一个名叫陈政纶的人所发明,陈字渔门,浙江宁波人。光緖年间,他在一家轮船公司买办

  • 文章《閒話童玩》引發的回憶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81期  作者:王經緯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闲话童玩》 詹海峰 小风车 麻雀

    红缨枪」,一杆「秤子」,扎一个「木排」在小溪里飘流,搭一座房子,一座牌楼,亦可玩上半天。但在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络麻杆车钻」(如图六)。拿一根尺余长的做直杆,一根稍短的做横担,在直杆上装竹钉钻头,在横担上系根绳子,再在上端装个小十字,只要卷好绳子,上下摆动横担,车钻就转起来了,似是「钻木取火」,效仿「鲁班学艺」,乐趣无穷。到了冬天,一群群麻雀来到屋檐下觅食,捉麻雀又成孩子们的乐事。但麻雀十分机灵,人一动,哗一下子飞走了。于是就拿一个「弹筛」,盖在天井

  • 文章時差五十年(下)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71期  作者:李佐良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海溪 种麦 麻雀 小电影院 瓯江

    中还要多次铲麦(除草)等繁复工作。吱吱喳喳的麻雀没有了,在家乡四十多日中没有看见一只,可是老鼠却多得不得了,本来家乡蕃藷地的含沙土壤,是很适宜种花生的,每家都会种一些自己食用。现在花生种下去都会给老鼠吃光,没有人敢再种,花生都是炒好塑胶袋包装,一大包一大包从山东运来的,好在现在交通方便,不同地区间,容易互通有无。乡中很多年轻人都到外地发展去了,其中到温州去做工最多。女孩子大都从事服装业,有些跟随温州老板到内陆省份所开的工厂去做领班,工资不是按月而是年终一次

  • 文章回憶童年時代的鄉村生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5期  作者:葛嘉德 出版时间:2003-05-10
    关键字: 童年 乡村 生活 麻雀 烧野火

    一则排闲消遣,再则满足食欲,就在这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蓝天绿水,风景秀丽,又四季显明与环境宜人的江南水鄕,安排一连串的休闲活动,迄今已时隔半个世纪之久,这种童年时代的玩耍仍然萦回在我的脑海里,每次回忆所及自然地流露内心快乐之情,虽已进耄耋之年,愿将这些陈年往事叙述于后以供鄕友分享!捕麻雀:在冬天下雪后的晴朗日子里,使用一面竹制的筛子,放置于庭园中间,再用一根一尺长的竹棍撑起,里面散布谷物作为诱饵,造成一个陷阱。在棍底端系一长线引至屋内,并在窗口瞭望,发现麻雀

  • 文章雀牌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期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麻将 麻雀 叶子牌 娱乐活动 航海活动

    麻雀牌是由叶子牌演变而来的,而把叶子牌改为麻雀牌的创始者,乃是船上的水手和海客,这可能不是个人发明,而是集体创作。因为航海期间,生活枯燥寂寞,少不得要消遣消遣,人是好赌的动物,当然以赌博为最能打发日子的理想玩意儿。那时候最普遍的赌具,是叶子牌。但叶子是纸质的,一称纸叶子,禁不起海上风吹,于是他们灵机一动,发明了用竹子刻成的麻雀牌。由于牌中的一索,刻的是一只麻雀儿,遂命名为「麻雀牌」,或简称「雀牌」。至于称为麻将,乃是麻雀一音之讹,也有人讹为马将,那是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