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馒头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想起富陽的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10期  作者:王杭年 出版时间:1980-10-06
    关键字: 杭州富阳 乡土小吃 肉夹馒头 肉骨头汤

    同类,色黑细如头发,用水泡开后,包在肉圆子外面一层,排在碗面,下垫笋、菇等物,蒸食,酒席上用之。⒌淸蒸鲥鱼——鲥鱼是每年五月产于富春江之鱼类,是随潮涨而游入江中而上,能捕捉到的时间很短,记得只有几天,其味鲜嫩,极为名贵,用猪油、火腿、香菇、笋片等蒸食,其特㸃为保存鱼鳞同蒸,贵在其鳞与一般鱼类不同。除酒席上用外,有些家庭也都每年尝新一二次。二、㸃心方面⒈肉夹馒头——富阳所制之馒头,不同于现在吾人所吃的,而是接近土司面包,圆形有光滑的外皮,蒸笼里蒸出后,用剪刀

  • 文章亦兒、亦友、亦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7期  作者:鄧清秋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馒头 温饱 先天不足 爱的教育 反教育

    我有四个女儿,说多不嫌多,说少也不算少,当年我们随政府来台,上无恒产,下无积蓄,孩子们在四十年前,生长于一个以军公为业的小家庭里,住的是眷村克难小屋,穿的是以旧衣翻新装,吃的是公家发下的八•五折米粮,外加少量面粉——便于自制馒头及糖包,这却是孩子们最美好唯一的点心,生活除了能温饱,就只有父母全心全力的关爱,比起如今物质丰富,要啥有啥的孩子们,眞有天壤之别。那时孩子们因长期营养不良,身体缺乏抵抗力,以致常患感冒,而且轮流传染,这使我们最为痛苦,当时若有丝毫

  • 文章寧波謎語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6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宁波谜语 地方轶闻 馒头 脚娘肚

    ㈠小时四只脚,中年两只脚,老年三只脚。谜底——人——㈡一个龙头七个眼,一个眼,会吃饭。谜底——头——㈢红窗门,白格子,里头有个癫婆子。谜底——嘴巴——㈣东一片,西一片,隔个茅山不见面。谜底——耳朶——㈤上有毛,下有毛,当中嵌个紫葡萄。谜底——眼睛——㈥两支烟囱倒笃,一年到头勿燥索。谜底——鼻窦——㈦十埭田塍八埭沟,十块瓦片盖横头。谜底——手指——㈧有脚呒手,有头(注①)呒口,肚(注②)皮生在背脊后。谜底——子——注:①家鄕称膝曰「脚馒头」。②家鄕称腿之下

  • 文章馒头和烧饼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3卷 第7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11-07-10
    关键字: 馒头 烧饼 《水浒传》 包子 胡麻饼

    改为炊饼,这就是炊饼的来历。那么蒸饼或者叫炊饼究竟是什么饼呢?说来平常,就是我们今天吃的馒头。然而,古代人说的馒头,却与今天大不相同。《水浒传》里写的孙二娘卖人肉馒头,江湖人传言:「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这说明馒头是有馅的;还说,孙二娘「去灶上取一笼馒头来放在桌上」,这又说明馒头是用笼蒸的。南宋陆游曾有诗云: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自注云:「蜀中杂彘肉作巢馒头,佳甚。唐人正谓馒头为笼饼。」—陆游品尝的正是今天

  • 文章林逋与奉化黄贤村及日本馒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0期  作者:沈華鏘 出版时间:2009-03-10
    关键字: 林逋 黄贤村 日本馒头 隐士诗人 商山桥

    居闽,婚配赵氏育有四子,即林钘、林钏、林镮、林釴。此后四子分别由闽徙居浙东,钘居象山鸡鸣山,钏居奉化萧王庙林家钹耳山,镮与釴则合居奉化黄贤大茅岙,成为黄贤村林氏之祖。林镮生一子名通,字君明;林釴早逝,其子名逋,字君复,为林氏十二世祖。其后林通育有二子,长子林彰,官朝散大夫;次子林彬,为盈州令。林逋则终身未取而无后。据史料记载,林氏第十九代后裔林净因,元朝时去日本,带去了做馒头的手艺,被奉为日本馒头始祖。如今,在日本近铁奈良站的汉国神社内有一个叫林社的小神殿

  • 文章浮生小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8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图书室 同乡会 简报 粽子 馒头

    并不讲求口福也。怀念乌馒头家鄕还有一种应时食物,叫做乌馒头,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中,祇卖农历五月初一到初五五天,过了端午即在市上消失,再想吃要等到明年了。乌馒头(或叫鸟碗头)是一种用面粉红糖发酵蒸制的糕食,形状有点像「飞碟」,有饭碗那末大小,扁扁圆圆的,它有一个特制的模子,像古代盛油的灯盏,有底无盖,下面衬上一小张荷叶,乌馒头的作料即舖在荷叶上入笼,蒸熟后连荷叶一同发售,趁热吃来,松松甜甜的还带着些淡淡荷香,很有味道。我对它的爱好似还超过粽子。每年五月

  • 文章奉化忠义鄕之米馒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4期  作者:——裘時晉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馒头 新春 点心 发酵 过夜冷饭

    故鄕奉化忠义区,于阴历年底将近时,不论贫富之家,均做米馒头以过年,取其料廉而味美。米馒头在本鄕,贫者可供新春亲友点心;富者晒干保藏于埕内,随时可供匠工,午后点心之用。米馒头取料全用食米,在未做以前,先将食米重新臼白,浸水其中,过了数天后,以少许发酵粉调和,渗水磨之,磨具下置缸或桶作盛器,俟磨毕后,将所盛之缸或桶,移置于房内,上下四周围以棉被使之发酵,俟发酵后,属由力壮者捣匀,稍后将原料取出放置于罇内,再用羹匙将罇内之原料,一羹匙一个,放在镬中蒸笼内,约

  • 文章(故乡游)小白岭上鎭蟒塔,犹见传说石馒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0期  作者:毛翼虎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镇蟒塔 天童禅寺 《天童溪》 馒头

    朋友们,当您去观光宁波的最大丛林——天童禅寺,汽车盘旋曲折驰上高高的小白岭时,您一定看到巍然崭立在岭巅的一座八角形古塔,这便是有名的鎭蟒塔。它引伸了以石馒头降伏大蟒,是宁波东鄕广为流传的一个神奇故事。鎭蟒塔上层供有五尊佛像,因又称为五佛鎭蟒塔。塔高七层,底层有十二尊石佛像,列成三行,似乎各有所司,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精巧手艺。第二层亦有佛像,三至六层则不见有佛像。塔与钟楼相连,有小门可通。宁波东鄕有座太白山,山高石奇,林壑幽美。山下有座著名的古刹

  • 文章記封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0期  作者:富良 出版时间:1982-09-01
    关键字:馒头 家乡 食物 端节礼 封糕

    行舟先生在浮生小记中提到家鄕端节应时食物——乌馒头,使我想到了另一种端午应节甜食:「封糕」。(封糕的「封」字可能有误。)「封糕」与乌馒头同样是用面粉、红糖发酵蒸熟而成;约二公分厚,周圆大小约四、五十公分,底衬干荷叶,表面涂上熟食油使其乌亮可爱。这么一大个,阿拉宁波话叫作一扇(读作西)。记得好像亦是在五月初一在家鄕的糕作店就上市了。一扇、两扇的买囘去,用宾盆篮装起,再配上其他各色礼物(大礼甚至有十六、廿四色),使长工挑着到亲友家送端节礼;它的身价好像高于乌

  • 文章家鄕味(麵食部份)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39期  作者:冠信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家乡美食 面食 烧饼 馒头 细面

    馒头馒头在家鄕不论有饀无饀都称作馒头,不像北方人有饀的称包子,无饀的才称馒头。家鄕有饀的馒头有两种,一咸一甜,咸的收口朝上打折,甜的光面无折,封口则在底部,甜饀的馒头面上要盖一个红印以示有别。咸的饀有肉,稍加菜头丁和葱,加入酱油拌和十分简单。甜的饀只有糖霜拌些面粉,否则用纯糖作饀,咬开馒头后一定会烫嘴。馒头的做法现在人做起来非常方便,也不要什么技术,只要到杂货店里买一包发粉万事OK了,过去在家鄕做馒头非要师傅传授是做不起来的。做馒头主要是发面,发面要有「发面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