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雍正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陳文勤秉之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12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1-12-30
    关键字: 陈秉之 康熙 雍正 江南水利

    试正考官,旋丁黄太夫人艰。五十六年服阕,翌年起补原官。五十九年八月,为顺天鄕试副考官。寻授顺天学政。六十年在学政任,序刻养正初训,及闺范类编二书。六十一年,淸恪公莲汀先生卒,丁忧自河间试院还京。雍正元年七月,扶丧归里,尙未启程,寻有督学江西之命,疏乞终制,擢侍讲学士还家。二年三月,擢内阁学士,闰四月,授山东巡抚。时东省旱蝗为灾,粮运浅阻,先生单车周历,密察灾情轻重,及吏能否、乃视事,趣捕蝗略尽,并疏治运河,以利南北交通,世宗以其勤于政事,书扇赐之。三年在东

  • 文章崇德吕留良案与雍正的“大义觉迷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袁建禄  出版时间:1976-04-06
    关键字: 吕留良 雍正 “大义觉迷录” 文字狱

    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文字之祸,最为惨烈,所以用恐怖手段,以鎭压汉人的民族思想,淸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有文字狱,其著者如庄廷鑨的明史狱、戴名世的南山集狱,吕留良夷华之狱,齐周华狱,徐述夔狱,澹归和尙狱等,尤其以乾隆一朝的文字祸为最酷。乾隆是生性怪异之人,他又深沐中国文化,能诗善书,最爱汉人的文学,又提倡程朱之学,但另一方面他自己又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深怕汉人反淸,又怕满人汉化,看来似乎他的政策非常矛盾,其实他深深了解,与爱好汉人文化高,遂更怀畏忌之心,往往因一字一辞

  • 文章乾隆、李衞與花神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7期  作者:羅以民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雍正王朝 李卫 浙江博物馆 花神庙

    电视剧《雍正王朝》收场之后,杭州某君在报上铺陈了一通李衞督浙的政绩,提出要为李衞在西湖旁塑像。其实有一个皇帝就是坚决反对给李衞塑像的,那就是雍正的儿子乾隆。李衞死于乾隆元年十月,他最后的职务是直隶总督。李衞临终,乾隆这位青年皇帝曾派太医前往诊视。李衞死后,谥「敏达」,给他的表扬状里有「实心办事,宣力封疆,勇往直前,无所瞻顾」字样。可是,无论是《清史稿》还是《清史列传》的李衞传都记载了李衞在杭州为自己塑像的事,然而案发却是他死去的四十五年后。一七八〇年,已

  • 文章訪沈光文逃禪處大崗山超峯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4期  作者:洪景星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沈光文 古刹 雍正 灵山香火 自然保护区

    不顾者,不过欲完发以见先皇帝于地下尔!而卒不克,命也夫!斯庵始居罗汉门之普陀幻住庵,雍正年间,庵西始有超峯寺之出现,遗迹之幻住庵,今已无迹可考。又据沈斯庵诗集中「思归」第六首尾语吟:「故国霜华浑不见,海秋已过十年淹。」另一首:「州守新构僧舍于南溪」为题,又咏:「一日无僧浑不可,十年作客几能间。」等句,可证沈公曾在此渡过十年「野鸟吟松」之僧侣生涯。笔者欲探三百年前沈公逃禅在此灵山故迹,趁新年假期元月三日,以凭吊及「百闻不如一见」之心情,偕同成功大学陈玉旺君,搭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