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陶公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听松听水陶公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7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6-07-06
    关键字: 永嘉 陶公洞 游记

    尝读永嘉大儒刘贞晦的新志,方知浙东陶公洞之胜槪,这才决心与杭州挚友王会赉、胡琅仙等入山一游。我们一行打从永嘉东门,搭乘小轮,渡过瓯江,即溯枬溪北驶,约行三十五公里即抵沙头,然后抄小路,经小若口,步行约十五公里,便抵碧莲水云村,这儿已南距县城五十公里了。浙东多名山,大若岩便是其中之一。因梁陶弘景尝于此修集眞诰,故又名眞诰岩,今称陶公洞。洞像卷螺,岈立千尺,深窈虚廓,道书所谓天下第十二福地。洞中光线极佳,元虞集有记道:「石环中虚,容光东启,居者如在屋室。」又

  • 文章【名人与永嘉】陶公洞与陶弘景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胡文連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陶公洞 陶弘景 天文 历法 医学

    永嘉县大若岩风景区位于白泉乡和桐州乡境内,道书《云笈七篇》称此处为「天下第十二福地」。这里洞府宽敞,林壑清幽,奇石斗秀,群崖争妍,飞泉喷泻,峰峦秀观,是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大若岩风景区面积五十华里,一百七十多个风景点,陶公洞为浙南最大的石室,「千仞绝壁,一洞中开」。乾隆年间施元孚所著的《游大若岩记》中对该洞作这样的描述:「将至,见其山自西来,薄溪浒,哆然口张,若临流欲饮状,入则高广如屋。「洞高五十六米、宽七十六米、深七十九米,可容纳数千人。冬暖夏凉,四季

  • 文章与鄕贤陶公谈翼王诗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12期  作者:韓漢 出版时间:1972-12-20
    关键字: 翼王 石诗 石达开

    实亦有感于翼王之诗而升学,果在反共抗俄时代,得以参加陆军执法,维军于前方大陈、马祖间近十年,虽尙不能随军进攻大陆,解救病猿,亦算「扬鞭慷慨」而不负石诗所感召!最后,因吟一绝自嘲云:「扬鞭慷慨归羸马,我志未酬有病猿!但愿苍天佑我国,消除红祸复中原。」感时伤世情怀,亦和陶公不二致,而冒昧陈词,敢乞陶公哂许之。[1] 曾看报载:有以监察院重大案件,都经陶公主办,树立监察精神,故有此誉!

  • 文章浙江名山简介滩林水秀楠溪江 转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3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11-02-10
    关键字: 楠溪江 大若岩 陶公洞 百丈瀑 楠溪古村落

    一个道教寺院,洞内建有前殿、后殿,有文昌阁、赤水泉、胡公殿等古蹟。陶公洞,是由于火山岩中抗风化较弱的含钙凝灰岩、砂砾岩,经差异风化和剥蚀作用后逐渐形成。赤水泉为裂隙泉,由大气降水补给,常年不涸不溢。十二峰十二峰是大若岩景区的精华之一,位于大若岩之北,明清时称天台山。经陶公洞,过白云岭,穿坑谷口,可见一群柱石拔地而起,这里十二峰并排而列,形成高耸入云的峰群,崔嵬峥嵘,气势磅礴。所谓十二峰,是指童子峰、宝冠峰、香炉峰、仙掌峰、天柱峰、莲花峰、展旗峰、石笋峰

  • 文章如诗如画古韵四溢的陶公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8期  作者:文╱萬新兒 出版时间:2016-07-10
    关键字: 颁奖典礼 宁波 由来 民俗文化

    道路,路是绕在半山腰的石板路,石板并非青色,而是一色的梅石板,一米多长,70—80公分宽,石质呈粉色,沿山腰绕行而铺就,由于年代久远了,每块梅石石板都表面凹凸不平,凹凸沉陷或突起明显,是岁月和风雨的痕迹。尤为値得一提的是,陶公村是忻氏集中聚居之所,被称为「忻氏大本营」,全球忻氏寻根问祖之地。2010年2月28日,筹备多年的陶公村忻氏祠堂重新修建工程已经顺利竣工。矗立在村口湖边的忻氏祠堂规模宏大,十分醒目。忻氏祠堂对于陶公村,对于整个东钱湖都是一笔难得

  • 文章(鄕情采风)如诗如画古韵四溢的陶公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70期  作者:文╱萬新兒 出版时间:2016-09-10
    关键字: 自然环境 东钱湖 苏式建筑 概述

    自然景色仪态万千陶公村除人文遗迹丰富外,还身处被文坛巨匠郭沫若先生誉为「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的东钱湖中心区,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依山傍湖、空气清鲜、水质清澈、水鸟嬉戏、野趣天成是它天生的丽质,各个季节风韵独特,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都非常美丽,就仿佛一颗璀灿的明珠遗落在群山间,闪耀着诱人的光芒,醉美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是名副其实的宁波后花园,不虚浙江「省特色旅游村」、「十大环境友好村」的名号。整个陶公岛的房子大多依山傍水而建,所以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台阶

  • 文章寧波東錢湖風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3期  作者:炳炎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东钱湖 杜鹃花 钓鱼 月波寺

    是一个突出湖中的半岛,叫陶公山,据说吴越时,陶朱公范蠡曾在此隐居。爬到山岭,俯视湖山,但见远山碧,近山靑,柳汀如带,「烟」「霞」二屿与珠菊诸屿如水凫低浮。仰望白云变幻,流霞飞天,俯视湖波澎湃,屋栉鳞比,几疑置身桃源仙境,飘飘然若羽化而登天。宋人史弥宁诗:「扁舟去隐似乘槎,瞥眼轻烟掠浪花。绝爱陶公山尽处,淡烟斜日几渔家。」陶公山附近有陶公钓矶遗址,临湖背山,地势甚佳。相传吴越时,陶朱公曾隐此,钓鱼为乐,昔人所谓「多少探芳寻胜客,兰桡都在钓矶东。」即指此。宋庆寳

  • 文章浙東第一大湖——東錢湖探幽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72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1-11-01
    关键字: 东钱湖 湖边景致 山麓 诗词

    宁波有一句良谚,叫做「儿要亲生,田买东鄕」。因为东鄕有座东钱湖,使这一带农田旱涝保收。东钱湖位于宁波东侧约十五公里,湖面二十二平方公里,有七十二条溪倾注湖中,比杭州西湖还大四倍,是浙江省最大的淡水湖。湖波浩渺,环湖皆山,素有「西子风光,太湖气魄」之称,元代诗人袁士元作过这样的赞美:尽说西湖足胜游,东湖谁信更清幽,一百五十客舟过,七十二溪清水流。白鸟影边露屿寺,翠征深处月波楼。天然景物难能状,千古诗人咏不休。东钱湖的胜景确是美不胜收。湖畔的陶公山麓,山不高

  • 文章(鄕情采风)如诗如画古韵四溢的陶公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9期  作者:文╱萬新兒 出版时间:2016-08-10
    关键字: 文化习俗 画船菩萨 赛龙舟

    浙东文化习俗鲜明陶公村传承下来的文化符号和民风习俗有不少,但最具鲜明浙东特色的是赛龙舟,这是陶公村的传统文化,也曾在国际上进行过展示。宁波东钱湖被称为「龙舟之乡」,赛龙舟活动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宋代,而后一直兴盛至今。至于东钱湖赛龙舟的来历,据了解,是沿袭于农历「九月半庙会」,尤其是陶公村,这项活动已经延续了数百年的龙舟文化,该村甚至有一座名为「龙舟殿」的庙宇。这座坐落在东钱湖畔,紧邻忻氏宗祠并与忻氏宗祠一起修缮一新的画船菩萨龙舟殿,门头匾额上书「龙舟殿

  • 文章閒話「學生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7期  作者:思佐 出版时间:1990-08-01
    关键字: 经商 学生意 学药业 经营经验

    自号陶朱公。经营治产致数千万,又散尽其财,耕蓄转物,逐十一之利,致资累万。但是那位奇人陶朱公到后来据说选定在鄞东地方隐居了。传说中他的隐居地就是现在鄞县东鄕被后人名为陶公山的地方。循着这源远流长历史事蹟的渊源,我们可以寻出宁波人耳濡目染那些先辈古人累积经营经验,那能不人才辈出。此外,宁波人还有一套「学生意」制度,也是养成生意人才的途径。这样说来,宁波人无疑个个都是精于经商的能手了?其实也不尽然!榖中有秕难全穗我是宁波人,我亦学过生意,而且不止学过一行!结果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