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防洪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導淮入海完成·上億居民受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淮河 入海水道 治理防洪 立交涵洞

    江水道左堤就会溃决成灾。据统计,最近二百年来,淮河流域共发生一百多次较大水灾,每次都有十个县市和上千个城镇沦为泽国,受灾人口多达数千万。淮河是中国第一条全面治理的大河,淮河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王玉太表示,这条新挖的水道西起洪泽湖,东至黄海,全长一百六十四公里,并采百年防洪频率的设计施工标准,将可造福两岸一亿五千多万居民。新水道位于旧道以南约十公里,和原有的苏北灌概总渠道平行,水道取直线设计,中途和京杭大运河相交,专家在此设计一个亚洲最大的立交涵洞,届时淮河

  • 文章新聞首務整飭官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5期  作者:林松青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八八水灾 治山防洪 行政纪律 吴敦义 刘兆玄

    新阁揆吴敦义把治山防洪列为最急切的工作,一定要记取刘兆玄的前车之鉴,务必整饬行政体系,尤其是县市政府和乡镇公所的工作纪律。八八水灾,舆论挥舞乱棒痛批救灾,却忽略了防灾救灾体系的基本设计精神:「自己的家乡要自己救,才会更卖力。」基层那些驻守家园、负主要防救之责的地方政府人员,在水灾最初两天无警觉、无士气、无组织的失职问题,因而受到忽略。舆论乱棒打到最后,刘兆玄说死了这么多人,应该有人负起「政治责任」,所以他概括承担。此时,原来批评他的舆论竟一夕改变,称他

  • 文章水利工程专家刘方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3卷 第7期  作者:王兆熊 出版时间:2011-07-10
    关键字: 水利工程专家 刘方烨 曾文水库 防洪

    形成瘫痪,刘先生会同相关单位全力处理善后,并代表局长指导审查各工程处及水利会,即刻进行测量调查设计、估编经费预算。到第二年六月,三百余项重建工程相继顺利完成。由于在八七水灾中,措施得力,年底获省府「八七奖章」。此后,他又参加了远东灌溉工程研究会议和淡水河防洪计画的规划与施工。一九六三年十一月「联合国亚经会第五届水资源开发及防洪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刘方烨先生以副代表身份出席并宣读报告。一九六五年又奉派赴加拿大魁北克参加「水文气象网设计研究会」,亦宣读论文,在旅途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