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采茶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靑田「采茶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46期  作者:郭秉强 出版时间:1989-06-10
    关键字: 青田 采茶 采茶 乡曲

    法确定的,它的形成是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游泳而逐渐成长的。明弘治年间汤善文的鄕曲,已反映了有关茶的社会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已成为「茶歌」。剖析鄕曲曲调和现在章村采茶调,确有蛛丝马迹的关系。章村乡曲旋律:2/4 3/4(拍子)章村采茶调旋律:2/4(拍子)两者在风格和节奏上已迥然不同了。鄕曲是山歌风,采茶调是小调风;鄕曲的节奏较自由,中间有三拍子,而采茶调节奏较稳定方正,全是二拍子。但是,它们的结构、骨干音和调式仍有相似之处。鄕曲是上下两句的单段体,采茶调也是

  • 文章烏篷一葉訪東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1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8-11-10
    关键字: 乌蓬舟 东湖 水岩洞 《江南採茶舞》 游记

    吃吃地笑开了。蜜汁一样的笑声在阴阴的水洞里回响旋转着,忽亮、忽沉,水洞就满贮了一个甜。接着,那女子又吹响了〈江南采茶舞〉曲子,一丝丝地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由穿梭于苔壁洞空之间,然后一丝丝地传出洞外,传到湖面悠游客人的心里,同样也贮起了一团蜜。我坐在舟舱中,久久聆听着这蜜一样动听的笛声,总觉得什么地方在显现出某种理念意致的气息,仿佛感受到了汉代工匠的缕缕思緖的灵动。嗨,听惯了现代派的直喉歌声的朋友们,不妨偷得浮生来东湖舟游半日,多少可以脱离点市气凡尘,还你一个千古

  • 文章虞乡茶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1卷 第2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9-02-10
    关键字: 茶馆 采茶录》 功夫茶 七壶歌 粗茶粗话

    家鄉的茶館始終讓我追億。虞鄉的茶館大多開設在臨水依岸的橋堍頭,小巧玲瓏,遠遠望去,很像是一座座涼亭,故又有「茶亭」之美稱;茶館的賣茶頗有趣味,它不是以壺、瓶為單位,也不是一次完交,而是早晨天濛濛亮進茶館泡一壺茶,可以直坐到晚上天昏昏暗茶館關門。只要你的茶碗蓋子還蓋著,即使人離開了茶館一兩個鐘點,堂倌照樣為你摻茶不誤,若是見茶汁淡了,還會重新換泡,且不再收費。虞鄉的茶館,始於明清。明末文學、史學家張岱,一生嗜茶。他在一篇〈露兄〉散文中,就記載著虞鄉一位茶館...

  • 文章漫談浙產茶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呂鈞 出版时间:1993-06-10
    关键字: 采茶 茶叶 丘陵 嵊县 浙江特产

    当时平水鎭为吐纳口,加工后运国外销售,此在民国十多年时商务印书馆编订的敎科书内曾有记载。每年采茶季节,正是种田农忙插秧时期,我们嵊县山区男女老少大家都要上山采茶,雇人也要比平时加倍工资。采茶女工早在春节前到东阳巍山附近各村落先付定金,需要女工几人,完工后除工资照付以外,另外再加送一份普通礼物,希望她们明年再来。采茶旺季是立夏前后,茶叶采下来后,当日夜间用烈火刹靑后揉和成干菜状,如自己飮用一贯作业焙乾,保持鲜度;外销茶等到次日利用特制的茶灶,三十五度的斜锅用人

  • 文章回憶童年野趣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3期  作者:於建勛 出版时间:1984-03-10
    关键字: 浙江生活 童年趣事 采茶 拔笋 捕鱼虾

    茶园,亦不允许采摘的,这种雨前茶茶细如针,颗粒比米还小,采摘时必须极其耐心,颇合乎老幼妇女工作,一天工作,晾干后,能得芽茶两许,成绩已算不错,余在七八岁时,曾随家母大嫂,入山采摘一天,实际仅采茶两许,藏于腰间围布中,至下午,瞌睡频频,选处向阳高地睡着了,至日落西山,叫醒我囘家循着山廻路转蹦蹦跳跳囘舍,结果一看,围布内一粒茶尖全无,弄得全家大笑不止,从此不再叫我入山采茶,其实采茶季节,是鄕村轻年男女,兴趣最浓,最罗曼蒂克的事情,因为满坑满谷是人,自编自唱的山歌

  • 文章亮點紛呈的寧波茶文化之最(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2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11-11-10
    关键字: 茶画 采茶舞曲 白茶 四明山脉 《旧友晤谈图》

    清代慈城籍江苏道台郑世璜,于光绪卅一年赴印度、锡兰考察茶业,是中国茶业出国考察第一人。他撰写的《乙己考察印、锡茶土日记》,已被列为历代重要日记之一,二〇〇六年入选学苑出版社《历代日记丛钞》出版。现代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的国画《旧友晤谈图》,是历代茶画中唯一的指墨画。主题为两位饱经风霜、仙风道骨的老友,在难乱世中相逢,对坐巨石蕉林下喝茶,闲谈乱世时事生计。著名音乐家周大风一九五八年创作的《采茶舞曲》,融越剧、滩簧、浙东民间器乐曲音调于一体,具有浓郁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