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运河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悠悠运河 流淌千年 大运河申遗成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2期  作者:浙報傳媒 出版时间:2015-02-10
    关键字: 申遗 大运河 杭州段 绍兴古运河 文化遗产

    卡塔尔多哈六月二十二日传来喜讯,中国「大运河」专案申遗成功。北京时间六月二十二日十五时十九分,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会主席敲下木槌,宣布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由此,中国大运河成为中国第三十二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遗产的总数达到四十六项,居世界第二。杭州也成为拥有西湖、大运河的「双遗产」城市。中国大运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中国大运河的遗产申报涉及八个省、直辖市

  • 文章隋代自杭州興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4期  作者:傅斐然 出版时间:1995-04-10
    关键字: 隋朝 浙江历史 大运河

    之间、适宜于都市发展的杭州。」(见谭著『长水集』)三、大运河通浙江隋朝有功于杭州和浙江地区的另一件大事就是江南河的开通。江南河是隋炀帝发动开凿的大运河的最南面的一段。江南自古为水鄕泽国,开凿运河比较方便。在技术水平比较低下的古代,利用天然水道开辟交通路线,要比在陆地上修筑道路省时省力。中国古代,特别是江南,水路交通远比陆路便利。隋炀帝继位后,继续竭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除了营建东都洛阳作为新的政治、经济基地外,隋炀帝就是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开凿成功沟通

  • 文章寧波的渡口和渡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0期  作者:田園 出版时间:2014-03-10
    关键字: 宁波 渡口 渡运 大运河 北渡

    老百姓出入也比较方便,但自古宁波市内就有奉化江和余姚江这几条宽阔的大江河道,特别是三江口,没有桥梁,隔断了海曙、江东和江北地区的联系。因为旧时江上根本没有大桥让人通过,人们要过江办事,就必须要经过渡口摆渡。因此,江边的一些渡口也就发挥了相当长、相当大的作用。本文和大家来聊聊宁波城的其中四大渡口及宁波渡运历史。处于「大运河」东南端的宁波,早在宋代,就已经设置和建造了东渡和桃花渡,以方便沟通奉化江和姚江两岸的水系;到了明清时期,宁波的渡运已经非常普遍了,当时整个

  • 文章蘇軾與杭州及其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6期  作者:敖培才 出版时间:1973-06-30
    关键字: 苏轼 杭州 西湖 诗词 运河

    犬牙相错,洄洑激射,岁败公私船不可胜计。公倡议自浙江上流地名石门,并山而东,凿为运河,引浙江及谿谷诸水二十余里,以达于江,又并山为岸,不十里,以达于龙山之大慈浦。自浦北折抵小岭,凿岭六十五丈,以达于岭东古河,浚古河以数里,以达于龙山运河,以避浮山之崄,人皆以为便。公二十年间,两莅杭州,有德于其人,家悬画像,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者。元祐六年(一〇九一),公年五十六岁,召入为翰林承旨,三月九日去杭。当公重莅杭州,有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诗云:「我识南屛金鲫鱼,重来拊槛

  • 文章嘉興三塔的位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5期  作者:梓良 出版时间:1972-05-20
    关键字: 嘉兴 南湖 三塔 运河 位置

    本刊第四卷第三期(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出版)画页「浙江各府县名塔介绍⑴:「嘉兴府南湖三塔」,所标位置有误,特略予说明,以资补正。查「南湖」一名「鸳鸯湖」,位置在郡城(城已拆)东南火车站边,所以沪杭铁路的乘客,在由杭到嘉兴站机车头放出「呜——」的囘声,或由沪到杭的旅客开出嘉兴站车轮磨擦铁轨声由缓渐紧时,视线南移向车外探望,就可看到南湖和在湖中的「烟雨楼」。至「三塔」则在城的西南「运河」塘边;运河为我国昔日运粮要道,南起杭州,经江苏、山东而达河北通县,全长

  • 文章运河在浙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7期  作者:伊蓉 出版时间:1998-07-10
    关键字: 浙西 京杭大运河 史话

    运河奔流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公里,在杭嘉湖平原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水的家族——苕溪。天目千里秀,林木十里深。发源于天目山东西苕溪的两条流水,喷珠溅玉,洋溢着靑春的活力,为运河提供了最纯净的水源,汇入大运河沸腾的生活。浪花是它们伸出的热切的手,涛声是它们狂喜的呼叫。水流四面八方,水通千家万户;水是流动的街,船是「街」上的车辆;水是用透明丝绒织成的网,覆罩在这江南沃野的丰满胸脯上。山因水而明亮,水出林而纯洁。山林平原都披着一身波光,好像月夜披着一身月光。那是氤氲

  • 文章杭甬运河迈向「通江达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14-02-10
    关键字: 杭甬运河 全线通航 货运大通道 生态新运河 通江达海

    二〇一三全线通航今天上午,随着第一艘货船绍运「六—三〇」缓缓驶过杭甬运河杭州段穿过萧甬铁路桥航段,宣告了杭甬运河杭州段的全线通航。而按计画,今年底杭甬运河宁波段也将开通,加上此前已建好的绍兴段,届时,穿越千年的京杭大运河将借助新开通的杭甬运河从杭州三堡船闸起向东延伸二三九公里,连接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直达东海,实现其「通江达海」的历史跨越。杭甬运河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全国内河「一纵二横二网」及长江三角洲航道网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水运建设规划「十线五

  • 文章京杭大运河 杭州的人文之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2期  作者:北海 出版时间:2013-02-10
    关键字: 京杭大运河 杭州 江南运河文化古城 庙会 集市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有着二五〇〇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全长一七九四公里。它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穿越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蜿蜒千余公里水道来到江南繁华之地—杭州。它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一、运河

  • 文章三北的运河及车坝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8期  作者:黃影帆 出版时间:1975-10-31
    关键字: 三北 运河 车坝 水利 河道 慈溪

    三北家鄕夹在横贯东西的山脉与沿钱塘海岸间的村落之间,有横贯东西的水道,就是所谓运河,但当地人从来不名之为运河,只是称为「河」而已。虽然据辞书载:「运河系运漕之河,贯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全长一千四百四十公里,北连通县,南迄杭州。」但另条则有「凡人工所成之河道,藉以通舟楫皆曰运河。」之语。根据后者解释,三北河道之为运河已毋庸置疑,因为它的确是为了适应当地运输及水利需要而开辟的。犹忆在家鄕时,每走一村一鄕,都是沿河之石板路,如此则河与村落之间,成为不可

  • 文章(乡情采风)大运河申遗成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5期  作者:羅勝雄 出版时间:2014-08-10
    关键字: 大运河 申遗 历史溯源 笔者 地理位置

    西元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二日从卡达首都杜哈举行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好消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这意味着中国大运河这部史书又翻开崭新的一页。而作为大运河二十七个申遗城市之一的—阿拉宁波也从此有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如果追溯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吴王夫差派人掘的邗沟,其实就是其前身。于西元前五世纪开凿,七世纪完成并第一次全线贯通,十三世纪完成第二次大翻新,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组成,总长度1011公里。放眼世界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