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赤壁之战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河分鼎峙,氣象發江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1期  作者:傅斐然 出版时间:1994-11-10
    关键字: 三国 孙权 赤壁之战

    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见《三国志·孙权传》)不久他受曹操表擧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接着孙权南下制服今日浙、闽、皖、赣各地的山越部族,又西征黄祖,平定江夏(郡治在今湖北鄂城),统治范围终于向西达到长江中游。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孙权军联合刘备军,大破新进位为丞相的曹操军。(赤壁在今湖北武昌县西的赤矶山。)建安十六年,孙权将其政治中心从京口(今江苏鎭江)迁移到棱陵(即晋之秣陵,今之南京市)。次年,改棱陵名为建业

  • 文章試論劉基傳奇的創作難點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74期  作者:留葆祺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刘基 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 管仲 赤壁之战

    国大权。所以,史书无法为这种同床异梦的君臣关系涂脂抹粉,文学艺术更不能凭想像虚构去抬高刘基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权力,因而,无法塑造足以与管、葛争辉的艺术形象。四、与演义家笔墨有关 《三国演义》最精彩的部份是大段《赤壁之战》的描写,出神人化的诸葛亮形象,也是通过这一战役中的精彩表现确立起来的。我们不妨作这样的设想,如果把这场战略决战抽掉,那么《三国演义》还有多少看头和价值,而诸葛亮的光彩也将大大消褪,甚至可以说黯然失色。那么,罗贯中为什么把《赤壁之战》的故事和人物写得这般

  • 文章周瑜新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11期  作者:玉麟 出版时间:1998-11-10
    关键字: 周瑜 《三国演义》 《三国志》 赤壁之战 诠释

    为东吴三军统帅,更得吴主孙权之全力支持。使得他的志业如日中天,轻裘重甲,虎帐论兵。赤壁之战,他是东吴百万生灵祸福之所系,全军上下的灵魂。当时诸葛亮只不过是刘备派过江来促使吴国同意冒险与强曹作战,便求取在二大之夹缝中能有一生存空间的「说客」而已。在当时而言,地、位上不能论比;角色的重要上,更难作衡量了。尽管在往后的岁月中,诸葛亮曾以其事功,做到蜀汉的丞相,执掌帅印,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其在身后之声望,亦远胜于公瑾多多。一千七百八十八年之前,(公元二〇八年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