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解析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鳳·雌性?還是雄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3期  作者:陳家驥 出版时间:2004-03-10
    关键字: 解析 《康熙字典》

    俗語:「望子成龍」,接著一句「望女成鳳」,由此看來,這鳳是一定代表女性了。因爲我們的文字,把這種神鳥的性別,用得非常曖昧,如「龍鳳配」、「龍鳳呈祥」、「遊龍戲鳳」這一類語詞和女子以鳳取名的,如小鳳、金鳳、翠鳳、小鳳仙等種種例證,無形中把鳳當成雌性者看待,使人產生錯覺,以爲鳳是屬於雌性的,其實鳳道道地地是雄性者。請看字書:《康熙字典》—「韻會:『雄曰鳳,雌曰凰。』」、《辭海》—「鳳凰,鳥名。孔傳:『雄曰鳳,雌曰凰。』」、《辭源》—「有聖王出,則鳳凰見,雄者...

  • 文章是處有花迎我笑楊蟠與《永嘉百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潘善庚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杨蟠 诗词 风景 解析

    距今八、九百年前,蘇東坡的親密詩友楊蟠曾任溫州知州,在任兩年,勤政愛民,鼓勵農商,擴大海外貿易,有一定政績。同時,他的遊跡遍及溫州好多地方,寫有《永嘉百咏》,盛贊溫州的錦綉山川、歷史文物、名土特產和多彩多姿的民族風情。可惜大部分篇章已散佚。但從留傳下來的詩篇中,依稀可窺見淳樸優美的古溫州風姿,給我們增添幾分自豪,幾分鄉情,幾分慰籍。楊蟠的《咏溫州》詩:「一片繁華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水如棋局連街陌,山似屏帷繞畫樓。是處有花迎我笑,多少珠簾不下鈎」。生動...

  • 文章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8卷 第7期  作者:陳家驥 出版时间:2006-07-10
    关键字: 《孙子兵法》 兵法解析 苻坚

    常見一般引用《孫子兵法》:「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被寫作「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按《孫子兵法•謀攻》:「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十注引孟氏曰:「審知彼己強弱之勢,雖百戰實無危殆。」杜牧:「以我之政,料敵之政,以我之將,料敵之將,以我之衆,料敵之衆,以我之食,料敵之食,以我之地,料敵之地。校量已定,優劣短長,皆先見之,然後起兵,故有百戰百勝也。」梅堯臣:「彼己五者盡知之,故無敗。」張預:「知彼知己者,攻守之謂也。知彼則可以攻,知己則可以守。攻是守之機,守...

  • 文章舟山鄕諺淺釋㈢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6期  作者:藹民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舟山 谚语 解析 乡情 舟山文化

    四十四、出門一里,勿如屋裡人類具有極强的戀舊性、熱愛在家中過安定的生活,享受天倫之樂,一旦離家出門,卽使到附近的親友家拜訪住宿,總會多少要受拘束,處處感到不大習慣,不如在自己屋裡(家中)自然舒適,何況像我們多年流浪異鄕,更是痛苦了。四十五、發財年糕這個專有名詞,由家鄕來台的鄕長們尙可記得,在台出生的同鄕們恐怕不知情了。原來故鄕每逢陰曆十二月中旬以後,小康以上的家庭都會準備好糯米,請年糕師父到家中來做年糕,大部份是做給自己吃的,最後做小年糕,份量約等于大的...

  • 文章説説『七月流火』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4期  作者:黃鴻森  出版时间:1996-08-01
    关键字: 诗经 七月 赏析 词语解析

    《七月》是《詩經·豳風》中的一首。這首詩反覆用『七月流火』起興,描述了農民全年辛勤勞動,艱難生活的過程。『七月流火』不是表示天氣炎熱。時下有的報刊因為對這句詩的含義不很理解,不妥當地使用了『七月流火』一語。例如:㈠現在七月流火,更冒著攝氏三十五度的酷暑,蒙佛山日報勞爾峰社長邀請,又走訪了佛山市和康有為故居。(香港《鏡報》月刊一九九五年第九期第四十六頁)㈡七月流火。北京城建集團七公司四一〇名青年突擊隊成員在市重點工程——新東安工程建設中展開了勞動競賽……圖...

  • 文章老驥伏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11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88-11-10
    关键字: 字义解析 人生感悟 老骥伏枥

    「老」字有各種不同之詮釋,我祗是談一般「老年」之老。人之年齡隨時間、空間而異。據後漢許愼之「說文」所下定義,七十曰老,鬢髮變白。我國古代戶役制度,晋以66歲以上爲老。隋宋俱係60歲以上爲老。從唐以55歲以上爲老。按「說文」標準,或醫學邏輯、稱70歲爲老,應指生活上年齡,不是生理上年齡,還有精神與智慧之年齡。所以人老不單只憑生活上年齡稱老。譬如一個精神萎靡,老氣橫秋靑年人,與精神矍鑠,朝氣蓬勃老年人,在一起從事工作,前者效率未必高於後者。蓋年齡與健康,尙無絕對之關...

  • 文章王漁洋秋柳詩故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5期  作者:吳景文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王士祯 秋柳四章 作品解析 主旨探究

    王士禎字貽上,別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人。順治八年,年十八舉鄉試,十二年會試中式。十四年遊濟南,集諸名士於大明湖,結詩社,賦秋柳詩(七律四章)。當時大江南北,先後和者凡百數十家。十五年殿試成進士,授推官,次年選揚州府推官,累官至刑部尙書,卒年七十有八。論詩特標神韻,宗盟壇坫五十餘年(領袖康熙一代文苑詩壇)。海內名流,悉尊之為山斗。秋柳四章,為其早歲成名之作,詞旨隱約,寄托遙深。茲據清伊應鼎、鄭鴻、唐葆年、朱小邨、李兆元、高丙謀。民初羅癭公、陳石遺、章太炎、...

  • 文章柳永的詞和在浙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5期  作者:維思 出版时间:1979-05-06
    关键字: 柳永 生平 文学特长 古诗词解析

    接都擅长文学,柳三变更有个人特长:1.能言善道,擅长交际。2.琴棋塡词,尤称能手。3.风流倜傥,多情种子。所以在汴京交际场中,或秦楼楚馆,莫不知道柳七官人。当时歌台舞榭,烟花场中,竟有下列流传口语:1.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 2.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3.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 4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可见柳三变的怜香惜玉,风流浪漫一至于此!仁宗天圣六年,柳三变廿五岁,参加进士考试,当时仁宗皇帝留意儒生务本向道,他读到柳三变试卷,即说:『此人即是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