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蔡邕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笛韻千載憶柯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4期  作者:沈永思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柯桥 蔡琰 蔡邕 融光寺 土谷祠

    搜索遗迹,只看到一块昔日御碑亭的形石顶,被撂在河岸边,充作挡土墙防止着泥岸的倒坍。柯桥另有一个雅称:「笛里」,其出处也在于柯亭。可以抄一些史藉记载说明。乾隆抄本的「越中杂识」(据说该抄本现藏美国的一处博物馆)载:「柯亭,在府城西南三十里。汉末,蔡邕避难会稽,宿于柯亭,见屋椽竹东第十六根可以为笛,取用之,果有奇响,亭因得名。今已废为融光寺,或云柯桥畔土谷寺是亭故址。」稍后的嘉庆本山阴县志所载略广:「柯亭在山阴县西南四十里。郡国志云千秋亭,一名柯亭,一名高迁亭

  • 文章曹娥江畔曹娥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6期  作者:高照 出版时间:2003-06-10
    关键字: 曹娥江 曹娥庙 剡溪 “白发过昭关” 蔡邕 《曹娥碑》

    文成度尙宴请,魏朗席上言词谦逊,以致度尙误解,便又命邯郸淳试作。邯郸淳「操笔而成,无所点定」。果然才如潘江陆海,直追贾生上如,魏朗为之毁搞。公元一九五年,享誉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蔡邕,因得罪宦官而亡命江海,遁迹吴越,时间竟成达十年之久。就在这期间,他做了四件风雅事。一是听人烧桐木,闻火爆之声清亮,讨之制焦尾琴;二是他识别会稽高迁亭东间第十六根竹椽是一根珍稀之竹,若为笛,音必异声。好事者制成,果有万般音出;三是他闻会稽曹娥江畔滨笕乌石山下埋著王充的一部《论衡

  • 文章曹操與曹娥碑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5期  作者:陳知靑 出版时间:1970-06-15
    关键字: 文献考证 孝女曹娥 蔡邕题辞 曹操摸碑

    浙江上虞曹娥鎭对岸白马湖,家父主持春晖中学,硏究沿革地理,特重图书、考据;儿时曲承家学,游历古蹟,记忆犹深;特乘此际,略述当地考献,以助硏究。欲明此事,关连甚广;北魏、东吴、曹操何能以北方人与杨脩(祖德)南涉东吴?历代文史巨擘,咸认刘义庆之记,不出传闻失实,必出弄墨戯笔,认为绝不可能。殆至元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伊虽杭人,犹不能置信,而自圆其说,杜撰曹操至蓝田县董祀家探视蔡邕之女文姬时,见之于拓碑。余幼年先读三国志演义,对此曹娥墓碑文拓碑,甚生疑窦;及读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