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蒙难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张煌言蒙难元山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4期  作者:王重光 陳愛娣 出版时间:1997-11-10
    关键字: 张煌言 蒙难之地 元山岛 宁波 史学界

    三百年来疑团明末清初,宁波的民族英雄张煌言(苍水),毕生致力于反民族压迫的斗争,他义帜纵横二十年,楼船浮沉三千里,曾四入长江,三下闽海,二遭飓风覆灭,仍百折不挠,宁死不屈。清康熙三年(一六六四),闽战一役义军遭受重创,其时郑成功移师台湾,南明诸王相继谢世,煌言有感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乃于当年六月遣散部曲,遁隐孤岛,七月不幸被捕,九月壮烈就义于杭州。三百余年来,煌言被捕蒙难地,向为史学界一大疑案。搜捕煌言乃清兵秘密军事行动,时敌焰正炽,网张罗织,详情难探

  • 文章张苍水蒙难地考察纪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4期  作者:鄭仲曄 出版时间:1997-11-10
    关键字: 张苍水 蒙难之所 考察 纪实 史学界

    被捕地点四说张苍水被捕在押送杭州途中,以苏武、岳飞、文天祥、于谦为楷模,坚持名节,为表心迹,写下了两首《甲辰八月辞故里》七律:(见27页)充分表达了他以身报国、视死如归的精神。康熙三年九月七日,在杭州弼教坊被杀,时年四十五岁。先贤已去,留下美名万古传诵。但令后人困惑和遗憾的是,历史上记载张苍水被捕蒙难之所不但极为模糊,而且众说纷纭,历经三〇〇余年尚无定论。历史上有关张蒙难之所的说法大致有四种。一为「悬岙」说。与张苍水世交的黄宗羲所作《张公墓志铭》中说

  • 文章张煌言蒙难南田花岙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6期  作者:江邊鳥 出版时间:1999-09-10
    关键字: 张煌言 蒙难 南田花岙岛 民族英雄 考证

    摘要:民族英雄张煌言蒙难南田事迹,史志早有记载。一九八九年《宁波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桂心仪、周冠明《张煌言蒙难事迹考》,称张氏蒙难不在南田,而在普陀之元山。笔者据多种史志、舆图再作考证,认为张煌言蒙难于南田。清军入关,迅即南下,所到之处,实行剃发、改服、屠城、「洗山」、迁界等野蛮政策,民族危机深重关头、张煌言从钱肃乐率众起义抗清,栖山蹈海,义帜纵横近二十载,是一支纪律严明、坚持最久的抗清武装。后因形势所迫,不得已散兵,退居南田花岙岛,终因叛徒出卖,于

  • 文章千秋傳信史 萬里仰英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4期  作者:桂心儀 出版时间:1997-11-10
    关键字: 蒙难 舟山海岛 生平介绍 周年 张煌言

    今年是张公苍水蒙难于舟山海岛就义于浙江省城的三百三十周年!张公名煌言,字玄箸,别号苍水,宁波府鄞县人。故居在甬城西北隅宁波府学(今市体育场址)西侧,门前一条大路直通东门叫苍水街,就是为纪念他英风烈节而命名的。明末,北京沦陷,南京溃破,满清铁骑闯入浙省,顺治二年,(西元一六四六年),宁波士绅钱肃乐与董志宁等「六狂生」倡议抗清,张公最先到会参加,即奉命往迎鲁王朱以海到绍兴监国。与清兵隔钱塘江对战。次年,钱江失守,清兵席卷浙东,张公偕张名振保卫鲁王抵舟山,入

  • 文章梅開二度話丹城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3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2006-02-10
    关键字: 史迹追踪大论争 桂心仪 四明谈助 张煌言 张公蒙难

    一九九七年,在少数文人的怂恿下,撰文刻石,敲锣打鼓地送到定海元山岛上,举行立碑仪式,召集村民开会,宣讲张煌言(苍水)蒙难故事,并说:「这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今后将成为你岛旅游开发的人文资源呢!」我寂居海邑,孤陋寡闻,对发生在舟山这些情事,竟一无所知。一九九七年,宁波市要把清代徐兆昺著的《四明谈助》一书点注重版,以广流传,交由桂老组织人员,完成点注任务。全书分订二十本,线装古籍,约一百万言。桂老乃邀请周君、卢学恕和我合作,共同完成这一任务。原议由桂老独任注释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