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茶诗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义乌史纪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8期  作者:傅健 出版时间:2014-08-10
    关键字: 义乌 茶文化

    宗忠简文钞》「卷下」。通览全文:此表本应该是表达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但宗泽完全没有叩谢皇恩的意思,而是借此机会对宋高宗和投降派进行了直截了当的批评,痛骂权臣只顾自身安危,完全不顾江山社稷的卖国行为。千载之下,义乌人宗泽的孤忠义胆仍跃然纸上。值得庆幸的是「乌伤四子」之一的喻良能,在历史上留下较多的关于咏、爱、嗜、品和用文,到如今已是义乌人民了解当时生活的宝贵财富。谨摘喻氏《香山集》中咏茶诗数首以供追怀:飮清风生两腋,云乳唆云团;便拟乘风去,翻

  • 文章词)吟茶诗二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0期  作者:王爝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诗歌 颂词 宁波 茶馆

    一品茗自古盛中华,馆城乡千万家,走卒贩夫耽此乐,文人墨客喜吟夸;精研道有文化,胜饮咖啡香舌牙,益体提神舒胃胆,誉赢欧美亚非拉。二宁波千载是乡,瀑布仙茗唐宋香,八百年前传日本,天童良种植福冈;曲毫望海誉华夏,龙舌白赛琼浆,文化镶金需众扶,兴隆贸易浙东帮。

  • 文章杭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7期  作者:鄭競 出版时间:1975-07-30
    关键字: 龙井茶 垂云 天目 径山茶 昌化 富阳 明前 雨前

    以细瓷置瓯,以沸水点之曰撮泡。早,晚曰茗。迎亲聘礼必以为礼,将名标上「探春、先春、次春、紫笋」四品(即社前、明前、雨前、雨后之谓)。眞正的上品龙井很难买到,非得托交情,亲到产地方能购得。刘英谢茶诗:「春茗初收榖雨前,老价分惠意殷虔。」想而可知买不到的原因。我长于西子湖滨,求学在杭州,幼小喜爱绿,喝爱买龙井。在台湾虽也有龙井之,然而终不及杭产之美。现在杭州西湖沦陷已二十余年,未知何日重临品尝,再淸齿颊之爽呢?

  • 文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孫竺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诗词 品尝

    故乡女人赠清明极品味香醇。草木人居间 品茗半日闲惜无陆羽识 留舌味娇娴

  • 文章花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3期  作者:陳德言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诗歌 创作

    每睹芳容心即醉,晨昏忆汝独徘徊;冬寒脉脉含情切,春暖频频笑脸开;洁白凝脂纯似玉,朱红著面不争魁;问伊仙地何方是?羞语云南大理来。【注】:云南省大理县的花与洛阳牡丹、扬州昙花、杭州梅花一样名冠全国。

  • 文章具上的题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3期  作者:李盛仙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茶具 题词 诗句

    具是茗的载体。我国古代人民既追求名,又讲究具的精细贵重,而且十分崇尙在具上题写、雕刻文,使具增添了传世的价值,正所谓「杯随字贵,字随杯传。」具上题文之风最早起于两晋南北朝,隋唐最盛。著名的有唐代道士兼人施肩吾的佳句。君不见,碗是享有盛誉的越州「千峰翠色」的青瓷碗,是美如琼浆玉液的新制「剑外九华英」——名碗盛,相得益彰,名碗再题上名,使得这只「越碗」身价倍增。唐末的皮日休还特意在越州另一只碗上写过一首《瓯》,「刑客与越人,皆能造

  • 文章欣赏花正当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5期  作者:李盛仙  出版时间:2004-10-01
    关键字: 山茶花 品种 诗文

    承风雨。唯独山花具有「兼美」之品。大人苏东坡对花有「烂红如火雪中开」的赞叹;晚唐论家司空图对牡丹有「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的对比。大文豪郭沫若则作出了「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的评价。山花色彩艳丽,花色多样,有「猩红点点雪中葩」,的大红山花,有「别有轻红晕脸霞」的粉红山花,有「秀色未饶三谷雪」的白山花,还有紫色的及红白相间复色山花,皆艳丽异常。猩红的热情奔放,粉红的端庄淡雅,洒金的妩媚姣艳,白色的纯洁无瑕,难怪南宋

  • 文章茶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3期  作者:王惟敏 出版时间:2000-04-10
    关键字: 山茶 诗歌 和诗

    庚辰新正之七日,宁波老干部协有七位吟友驾舍慰问并作迎春话。因友赠来山、文竹、余即邀众作山茶诗会,即席作二绝句以助兴。见说山向市开,而今身价贵盆栽。明年此会应同健,相约如期再举杯。寒冬过了又春开,蜂蝶无知尚未来。不与凡花同境界,含羞故故傍楼台。时友曹剑影即席和如下:佳话山增喜色,花开来日再持觞。龙年盛会为友,王府千禧春满堂。

  • 文章酒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8期  作者:樸人 出版时间:1979-08-06
    关键字: 茶道 产地 饮茶历史 古代文人 格律诗 烟草

    叶,焙干而经过发酵成为红,尙为后代的发展。日本所产的叶,其香韵未必馥郁,以及苦涩恰到好处的风味,远不如我国的产品。道的瀹制手法,娴雅而不失我国古代风格,飮其薄糊,祇觉略有淡淡的味,如果较之唐代人卢仝所写飮引起飮者心理及身体的反应,其程度与风味相差太远了。卢仝「谢孟谏议寄新」古风有句云:「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淸,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淸风生。」名产地历代不同

  • 文章(名人的故事)為莊子「君子之交淡如水」續下聯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0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庄子 君子之交 茶文化 茶酒联 诗词

    选集》,二〇〇八年由西泠印社出版,颇受好评。沈老爱,二〇〇三年被聘为宁波文化书画院顾问,他的书中因此多了文化元素。二〇〇四年仲春,他为宁波文化促进会成立书写一对酒联:最宜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青。他书写的宁波清代大学者全祖望的《十二雷灶赋并序》,被宁波文化博物院制成屏风陈列,成为博物院一道风景。近年来,他写了多首茶诗,二〇〇四年春天,他品饮浙江首届十大名之一的宁海望海之后,欣然写下《试》一首:仙茗望海不寻常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