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茶乡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湖州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5期  作者:寇丹 出版时间:2004-05-10
    关键字: 湖州 历史沿革 茶业经济

    小小一片叶,负重千载,联谊五洲,这便是的湖州,湖州的。湖州是丝绸鱼米之鄕,从史的方面说,湖州又是不可比的鄕:三国孙皓在宴请时首开〈以代酒〉的前例;东晋陆纳接待重臣谢安时,首开〈以为礼〉的先河;唐代中期,年轻的陆羽因安史之乱随难民至湖州西南的杼山,与奠定唐代诗歌理论基础的谢灵运十世孙谢清昼(法名皎然)同住妙喜寺,开始了习、研、考察,撰写的工作,为日后完成《经》作基础。唐大历五年(公元七七〇年),中国,也是世界叶史上第一座贡

  • 文章宁波种输出地增至三个国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3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16-02-10
    关键字: 原产地 史料 《两访中国茶 著作简介 宁波

    英国「叶大盗」披露印度大吉岭等地种源自宁波、舟山等四地通过海运到印度,丰富了宁波作为海上路启航地的史料著名的印度大吉岭红等地种源自何处?此前国内界只知道引自中国,但并不知道确切地点。最近,笔者从被称为「叶大盗」的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1218-1880,或译罗伯特·福均)的《两访中国茶乡》中获悉,大吉岭等地种竟与宁波相关,分别引自宁波、舟山、黄山、武夷山。该书2015年7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译者

  • 文章台湾著名之茶乡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04期  作者:毛育剛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台湾著名茶 台湾茶叶 包种茶 乌龙茶 台湾茶农

    一、引言自古以来,杭州即盛产高级丝,所产龙井是绿中极品,天下驰名。浙江全省各地,亦都盛产优质叶,为我国著名产地区之一。早年台湾亦曾出产绿,行销世界各国,颇有名声。目前则以生产部份发酵之包种及乌龙为主。由于叶同为浙江与台湾之名产,所以我即以台湾叶为题,撰写此文予以介绍。台湾地处亚热带,气候高温多湿,日照充足,适合树之生长。台湾种起源于清嘉庆年间,先民将树与制技术由福建引入,最先种植在台北文山地区,以后逐渐向南推广。叶输出则始于

  • 文章泰顺名文化节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5期  作者:潘永平 夏珠明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泰顺名茶 文化节 家乡建设 富县

    喜临门、青飘香迎嘉宾」既振奋又向往,人民希望再举办。泰顺位于我浙省东南端接闽之临界处,是个老少之边县,总面积一、七六〇多平方公里,辖三十八个乡镇,三十三万多人口,明景泰三年(一四五二)以「国泰民安民心归顺」之意名,而建县于海拔一千公尺之罗阳城,无污染,且雾潮朝散,气势磅礡,滋荫土壤,极利于矿土之萌生成长,故我泰顺之花岗石、叶蜡石矿等即有「世界蜡都」之称,尤其盛产之叶更是名符其实之「中国茶乡」,早在明代就产有黄汤、银针等名,远销上海、天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 文章(文字)上学吃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0期  作者:忻逸廬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家乡 吃糖 拜师 科举时代

    —长袍马褂,外加红顶瓜皮帽,据说有外婆家的,大都由外婆家缝制送来,也有送书包以及文房四寳的(笔墨纸砚)。当上学的一天,要起一个大淸早,熬煮数大壶的红糖,内放小粒姜片,连同预先买好的状元糕,黑枣等糕饼,以及香烛、杯等,由父兄辈陪同前往所进入之学校,拜会老师后,将香烛、糕饼、糖菓供奉在国父孙中山遗像前(以前是拜孔夫子的,笔者上学时已经改拜孙中山先生了),然后行三跪九叩大礼,拜毕,再行跪拜老师。这第一位老师,称「启蒙」老师,也称「开笔」老师,是一生中关系最密切

  • 文章嘉義縣浙江同鄉會擧行春節團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1-03-06
    关键字: 嘉义县 浙江同乡会 春节团拜 家乡茶点

    嘉义县浙江同鄕会建国七十年春节团拜曁致赠六十九年(第十四次)子女奖助学金。于二月六日上午九时半,在嘉义市中山路三一〇号明故宫餐厅二楼擧行,全体理监事、顾问及会员等共百余人参加。并由本会致送每位鄕长家鄕可口点一份。奖助学金部份,计大学十五名,专科十五名,高中廿六名,共计致赠奖金四万二千余元,在热閙欢乐的气氛中交谊后握别。嘉义浙江同鄕会园拜实况之一瞥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