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羹饭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羹饭—祭如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7期  作者:駱駝橋人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羹饭 重祭祀 “羹” 祭如在

    考妣以及逝去的戚故亲好,铭记着忌辰在按时节奠飨尽职。这种源远流长的信仰,由西方人他们除了「上帝」之外,唯独祇有个人主义观念的想法看来,是无法了解我们心境的。値此,正是我们宁波话所说:「五荒六月焚季候将尽,转眼阴历七月中元节踵来之前夕,民间又将一年一度准备擧行「慰灵祭」,笔者此时也想到吾鄕「做羹饭」这件事。甬地人当知道做羹饭,亦即是本省同胞所说「做忌」,是同一囘事;都是民间祭祀的一种。根据「辞海」:祭,是祭天;祀,是祀地。平民百姓无资格论主持祭天祀地大典礼,对自己

  • 文章故乡旧时农历年前三大习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1卷 第2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09-02-10
    关键字: 祭灶 谢年 年夜羹饭

    农历旧年将辞,新年即至。浙江旧民间年前有三大习俗,即祭灶、谢年、除夕做羹饭。祭灶:十二月二十三夜要祭灶,亦称「送灶神」,又称「过小年」。这一夜在宁波等地的人眼中非常重要,是送旧迎新过年的开始。相传,灶神是天界的小神,他坐在灶梁上,常年烟薰火燎,到了年底更是黑不溜秋的。别看他官小,但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夜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奏陈一家的善恶,老百姓为了让他多说好话,就想用好吃的糖果封他的嘴,「灶君封住口,四季无灾忧」。到了祭灶这天,母亲早早烧好了晚饭后,就开始

  • 文章又闻青饼飘香时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1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12-04-30
    关键字: 青饼 清明羹饭 艾青 艾草

    现在离清明时节还有个把月,但近日从媒体上获悉定海甬东鱼庄、普陀南岙竹馨园度假村等又推出了游客做青饼的旅游项目,普陀山景区也有不少饭店等饮食店多了一道青饼点心,香游客就餐时又能闻到青饼的飘香,由此引起我对童年时在宁波老家做青饼的记忆。宁波人与江浙许多地方人一样,按例要在清明时节先到祖先墓前扫墓祭奠。上坟后,回家还要做「清明羹饭」。无论上坟还是在家里的做「清明羹饭」,有一样供品都是少不得的,那就是「青饼」。青饼,有些地方叫麻糍,原先似乎圆形的叫青饼,菱形的叫

  • 文章昌國舊事兩則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61期  作者:方長生 出版时间:1997-02-20
    关键字: 屠城羹饭 国难日 竺家弄 定海

    ㈠国难日与屠城羹饭明末淸初,舟山有两个特殊的祭祀活动,一个叫「国难日」,一个叫「屠城羹饭」。所谓「国难日」,是指明朝灭亡的日子,即农历三月十九日。据传,这一天原为朱天菩萨生日,舟山人有设坛诵经祭祀朱天菩萨之俗,所诵《太阳经》中有「太阳明明朱光佛,三月十九午时生,家家户户点红灯……」等语。后来,明鲁王朱以海带领一班明朝遗臣避居舟山「监国」,有人就假托「太阳经」中「太阳明明朱光佛」之语(朱为明朝国姓,语中的「明」「朱」等字皆隐明代朱王朝),大兴祭祀活动,把

  • 文章小時候過端午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2期  作者:雲燕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羹饭 蜒蚰 节日习俗

    蒸熟,等团子出笼后要用扇子煽凉,这样表皮才会光亮美观,同时要印上红印。白白团子顶上印着红红的印子,很是好看。另外还有碗馒团,(馒字我们舟山人念姆,两唇闭着念姆的音。)碗馒团有白糖碗馒团和黄糖碗馒团。一般家里不会做,要上街到店里去买来。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碗馒团,在台湾不见有人做碗馒团和团子出来卖,不知是何缘故!?舟山人最敬祖先,什么节期都先要做羹饭。端午做羹饭除了粽子团子碗馒团之外,还有一种供品是烧酒和黄鱼。母亲忙了一上午,等堂前八仙桌摆满以后,点上蜡烛,再拈香

  • 文章浮生小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1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立夏羹饭 杨梅 退休 家乡立夏 返乡探亲

    本年五月五日为农历立夏,同鄕会掌厨老陈煮了一锅茶叶蛋应景,分给大家尝新,品味之余使我想起童年在家鄕定海过立夏时的情景。这句话说来该有一甲子以上,民国二十年以前家鄕社会还很守旧,民间习俗都照祖先传下来的老例办事。立夏是气候转暖后的第一个节日,中午照例要做「立夏羹饭」供奉祖先,菜肴中有几样必备的特色:①脚骨笋,用整支鲜嫩竹笋烧煮,食时每人分配一对,因竹笋很像人的双腿,据说立夏吃笋可使一年脚骨轻健,故选笋时要两支长短大小一样,有些人还把两支竹笋同时送入口中咀嚼

  • 文章(写我故乡之廿六)谈做羹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32期  作者:林德覲 出版时间:1987-11-01
    关键字: 风俗 故乡 羹饭 故事 良风美俗

    隆重的口彩。至于丧礼时当出殡的时候由茶炉子用铁铳当场实以火药,施放铁炮了,铁声的响声沉重,似乎有致哀的成份了。台湾的闽南风俗(客家属广东籍,可能无此风尙)几乎是爱炮成癖,每値祭拜,照放如仪,简直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我想这可能与宗敎信仰有关,本地人若与鬼神交往,除鞭炮以外便是大烧其「金纸」了,在鬼月中,从开关鬼门以及「普渡」而庆赞中元,他们所敬的对象,在他们口中称为「好兄弟」,即孤魂野鬼是也。对于愼终追远方面,反而很少顾及,于是我想起家鄕当年的做七月半羹饭来了

  • 文章耶敎開放祭祖後第一個淸明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期  作者:賀鑄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祭祖习俗 基督教 清明羹饭 地方风俗

    也是佛敎仪式,做淸明羹饭;拜妈祖;拜霞海城隍,都称为佛敎徒。实际上,佛敎敎规,是禁止「血食蒸尝」的,虽没有禁止「营造墓园」,却明白规定「荼毗寂灭」身后遗体,必用火化。从世俗的角度衡量,他们此擧是「利他主义」的一部份。人生短暂的数十年,既然生命结束了,又何必占据人间的一席地,而妨碍人类的农殖生产。人类假使信仰佛敎,便以人为中心,所谓「心即是佛」。本于牺牲自己,便利他人的原则,以至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为其终极目的。广义的说,要济度一切众生,自己本身,亦为重生之一

  • 文章江浙春節食俗口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2期  作者:賀錫翔 出版时间:2000-03-10
    关键字: 年夜饭 口彩 年糕 元宝鱼 烤麸 脱苦菜 新年汤圆 新年羹饭

    一碗鱼不可吃光,谓之「吃剩有余(鱼)」。正月初六后,宁波各家开始做「新年羹饭」,有七碗、八碗、十二碗,必有鱼肉、豆芽、豆腐、年糕等。豆芽的芽形似如意,故称「如意菜」;鱼谐音「余」,意即「年年有余」;年糕均制成「如意年糕」、「元宝年糕」,意为「年年高、步步高、节节高」。绍兴人吃年夜饭也很有讲究。首先是菜肴的数量。一般为十碗,取「十全十美」之意。也有十二、十四碗的,总之必须成对,这符合喜欢偶数的民族传统。其次,菜肴的名称十分巧妙,寓意美好。比如,年夜饭中必有一碗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