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种植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舟山可能是中國最早引種番薯地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76期  作者:王建富 出版时间:1999-08-20
    关键字: 番薯 种植 《普陀县志》

    舟山引种番薯的记载,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桥驿敎授的考证,最早见于周应宾所纂,一六〇七年刊行的明万历《普陀山志》。该志卷四记载:「番薯,如山药而紫,味甘,种自日本来。」可见当时番薯已是一种被当地人接受了的作物,引人时间应在此之前。陈敎授认为这是番薯引入我国的第一次记录。此后,光绪《定海厅志》说:「甘薯(番薯),今有紫皮、白皮两种。紫皮者肉也带紫。」到民国间,舟山已是全省主要的番薯产地之一。当时的种植情况,新编《定海县志

  • 文章古代温州的城市和經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1期  作者:陳牧野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温州 古代 城市发展 经济发展 农业 粮食 种植业

    繁荣的区域,所以时人邱迟说:"控山带海,利兼水陆,实东南之沃壤,一都之巨会。"[2]至南宋,由于京畿南移,温州的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宋元在此设市舶务(司),海外贸易的发展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入明虽受倭寇骚扰,但由于域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浙江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它"以有海利为生,不甚穷,以不通商贩,不甚富。"[3]在某种意义上说海上交通与海外贸易是其经济生命力的补给线。温州位于瓯江下游,是一个富饶的平原,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 文章温州四季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4期  作者:王鵠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四季兰 因地制宜 种植 建兰

    施肥时期。根据发芽,催花的需要调整氮、磷、钾得比例。为防肥重焦尖,每施后两天即用清水淋透,洗去植料内残液,待盆干后再施。四是处理。处理指的是遮光、避雨、防病虫害等三个措施。遮光百分之五十左右,特别是在夏秋之际,可防日光灼伤兰叶,并有助于叶色增绿有光彩;一般使用单层遮光网。兰场种植需架钢(竹)棚覆膜,免受雨淋,雨中酸与硫化物会损蚀兰叶表面的保护层而导致炭殂菌侵入,长黑斑;雨水滞留叶头(特别是新芽)会滋生菌体,如遇高温,会烫伤兰株。如夏日偶遭阵雨淋,需立即用清水

  • 文章蘆薈達人王文發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9期  作者:東方霖 出版时间:2008-09-10
    关键字: 芦荟 王文发 种植园 药用功效

    绪言王文发乡长,又名吕子鸿,司法官训练所监狱官结业,二线三星课长荣退,眼光独到,于慈湖侧名胜区,购地二千余坪,创建「永康芦荟园」。面对青山,背靠大汉溪,右邻石门水库,毗邻龙潭,周围田涛阡陌,山明水秀,景色宜人之地,创业有成。王乡长亲口吩咐,海峡两岸老乡亲,对芦荟有兴趣抑或有意推广者,欢迎光临参观。【生平最得意之事】我公务员生涯退休时,身体状况欠佳,为求健康之道,规画退休生活,看中山明水秀的大汉溪畔,购地、披荆斩棘开辟农场,迄今二十余年,种植「芦荟」不余遗

  • 文章美國青田人的瓜菜園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16期  作者:單澤華 出版时间:2012-10-01
    关键字: 美国 青田人 瓜菜园 蒲瓜 家庭种植

    ,「第一夫人种菜、送菜」,还有彭博市长鼓励市民自种蔬菜,「既环保又卫生」。「要农场援助,家庭种植相结合的方针」实施起来。这些宣传,更让青田人的瓜菜园越种越好。前些天,我还看到一位八十多岁的青田老人林仁照先生在自家的菜园里拔草松土。现在退休了的青田老人,除了帮助子女看带小孩外,抽空一定要在自家房前屋后的瓜菜园里种瓜种菜。他们不是了生活而如此辛勤劳作,而是我们青田人本来就十分勤劳的一种自我表现,也是我们青田老人晚年的一种休闲活动,又是他们的一项爱好和乐趣!所以当犹太人

  • 文章明清江南榨油业中心石门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2期  作者:陳學文 出版时间:2012-02-10
    关键字: 石门镇 榨油业 桑棉种植 《瓯香集》

    。五月新丝满市尘石门镇四周皆为桑棉种植地,蚕丝、棉布、丝绸生产地,又是嘉湖两府著名的桑市,邻近各地桑叶皆至此集散。「石门叶市甲于禾郡」石门桑秧(苗)易植多产,「夜泛轻航买女桑,三春乡市各纷忙,侬家接得石门种,十亩间间薮草堂。桑以石门种为养,吾乡桑树多接种,枝叶尤盛。」各地桑农多乘夜航到石门「乡市」上采购石门桑苗良种栽植。明·王穉登:「采桑复采桑,蚕长桑叶齐,……卖丝家复贫,哭解红罗襦。」桑有十二种,其桑市规模远胜府城桑市。石门的蚕丝,丝绸也很有名。仲弘道《瓯香

  • 文章(夏令營專題講座三)河姆渡文化簡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7期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河姆渡文化 水稻种植 新石器时代 华夏文化 长江流域

    河姆渡文化目前至少有五个世界第一:1.水稻种植成为人们粮食的主要来源,稻谷的堆积层厚度达二十至八十厘米,可知是人工大栽培又经加工,加以储藏的痕迹。种植水稻要农具,遗址还发现了许多生产工具,如骨(铲)、角质器柄等。2.居住在河湾地区的原始人需要防潮抗湿,河姆渡人创造了栏干式建筑及榫卯结杓和企口板等木工操作技术,是世界木结构住房建筑技术的顶峯。3.养蚕。古籍记载,我国养蚕始于皇帝时代,考古的可视性,依据始于河姆渡的蚕纹图案。人们为什么画一只猪,因为猪肉可以吃;人们

  • 文章龍水種佛手,金華產仙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期  作者:沈祖德  出版时间:1999-01-10
    关键字: 佛手树 果中之珍品 世上之奇卉 金佛手 本草纲目 龙水种佛手 金华县志 金华佛手的种植 增加施肥 科学浇水 及时防治病虫害 安全越冬

    佛手,亦称「佛手树」,属芸香科,枸橼的变种,其形奇特,黄皮玉质,上部分裂成手指状,宛如佛祖说法的「兰花指」,故名,原产于印度,引入中国后在福建、广东、四川、贵州等地种植,但以浙江金华产的佛手最为出名。有「果中之珍品,世上之奇卉」的金佛手之美誉。奇卉结仙果金华佛手与其他产地的佛手比较:形奇,「指」纹淸晰,有似少女玉手、有似娃娃拳头。色艳,佛手果色泽金黄发亮,干而不腐,卵圆绿叶靑翠,果叶相映丰满娇润。香浓、香气浓郁,可长达数月沁人心脾。味甘,口感先稍苦后渐甘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