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祭神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舟山民间的祭神习俗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69期  作者:李世庭 出版时间:1998-06-30
    关键字: 舟山 祭神 习俗 信仰

    为「顺风耳」,一为「千里眼」。驾船出海,最要紧的是耳聪目明,供小神像求的就是这个意思,以保海上安全。此外,还有做木工的祭鲁班(旧时,定海城内正方河边有鲁班殿,常有戏班演出),打铁的祭尉迟恭、酿酒的祭杜康、开染坊的祭葛洪。各行业有各自的「祖师」,岁末年初或者拜师、开业均要致祭。随着时代的进步,祭神习俗大多已自行消失。但有些神,如财神、灶神、船官老爷等,仍拥有很多信仰者,只是祭祀方式已与过去大不相同。囘顾过去的祭神习俗,对于了解家鄕的民俗文化,增进对家鄕的感情

  • 文章寒冬臘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江生 出版时间:1979-02-06
    关键字: 传统风俗 乡土回忆 祭祖祭神

    「寒冬臘月、火燭小心,照前照後、雞冲焙籠……各家門戶火燭小心!」筆者幼年正當清末民初之際,在故鄕杭州,每年一到陰曆十二月,卽由平日打更的人,在夜暮低垂時,敲打小鑼,走街穿巷,到各家門前,口唱上述的警語,正如今日的冬防措施,提前宵禁。可惜全文的語句,六十年後的今日,已不能全部記得,只殘存上文的幾句。這種風俗或許是始于南宋時,就是東京夢錄中的打夜胡:「臘月中貧者集十數人爲群,化裝神鬼,沿門乞錢,曰打夜胡,或作打野狐、打野胡。」見夢梁錄十二月。又「自此入月,街...

  • 文章青田故乡习俗—分饼、分肉、散祭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3期  作者:項建章 出版时间:1995-03-10
    关键字: 青田风俗 春节 分饼 分肉 祭神

    分祠堂饼,结果所分之饼,铁硬无比,简直无法入口,因而停发)记得家鄕祠堂饼拿囘家后放置在谷仓中,久久不会潮湿、变质,是很好吃的一种点心,去年返鄕探亲,听说已恢复分饼了,这社会主义的人们也搞认宗归祖哩!此乃是多么可喜的现象啊!分肉:系每年冬至,农村老人说,吃了冬节汤圆,长了一岁,乃是警惕下一辈人,在做人做事方面更增长知识,力求进步的意思。在冬至当天,轮到谁收祖谷者,须准备猪肉,照人丁分给,如有功名及年长超过六十岁亦加发。散祭神:是农历淸明节,到淸明节时期系山上

  • 文章過年話年糕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79期  作者:周信祥 出版时间:2000-02-20
    关键字: 大米 糯米 石臼 祭神 浆板年糕

    好多年没有回舟山过年了,今年准备回去和母亲、弟妹们欢度这个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春节。说到过年不禁使我想起小时候过年前的一些趣事,诸如做年糕、谢年、送灶神上天、贴门神,祖母逼着我这个刚上小学没几年的小孩写「新春以来诸事大吉」等小条幅贴于门框柱上等等。其中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做年糕和谢年。现就记忆写出供花甲老人们共忆之。舟山老百姓在过去一进入农历腊月就忙起来,开始为谢年作准备:掸尘、洗涤、杀鸡鸭、办年货,择日供三牲,向神灵礼拜祝祷,谓谢年或送年。祭神后要做「年夜

  • 文章座谈題目:大家談青田傳統習俗(以生老病死為中心)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5期  出版时间:1982-06-01
    关键字: 青田传统习俗 叶以新 专题座谈 耕种祭祀 祭神节目

    学生,途遇老人,必鞠躬行礼。又以「徐行后长者谓之悌,疾行先长者谓之不悌」作殷殷讲解。遇有宴会,必请老人坐上席上座,这是最普通的礼貌。那时照相术未发明,但多数人家,六十岁前后即请画工画颜头留念。每年除夕,必有挂颜祭神节目,挂颜后,每日烧香致敬,直至正月十五日,才有撤颜之祭。族中老人年寿最长辈份最高,为人公正者,则被推为族长,族长亦有加份饼肉之规距。族中人如有家庭不睦,或因产业纠纷,常请族长与士绅来调解,一桌饭菜,即可息争,最多写一份公据,双方各存一份,很少有吿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