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祭品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明節談麻糍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3期  作者:袁定華遺著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坟 祭品

    淸明扫坟,全民皆然,但祭品丰啬,各随环境,而麻糍一项,乃吾郡(宁波)为是节不可省之主祭品。其先采来靑苗,状似艾,而叶背不白,似蒿而叶面较润,俗唤为「靑」。藏置稻草灰中数天,使「靑」能保持原色,不致发黄,用时切碎,投入臼中,与米粉和捣,同做年糕一般。取起,揿成薄饼,置模中圆或方,但大多切作棱形。两面糁以松花,内靑外黄,食时烘煎随便,蘸以白糖,香味俱佳,如用火缸煨之另有一股鄕村风味。惟在饼舖买来者,多用薙菜充之,则色香味大逊矣。吾鄕凡族大人众者,做麻糍动辄以

  • 文章鬼月說鬼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7期  作者:雲燕 出版时间:1985-10-01
    关键字: 中元节 习俗 祭品 地藏菩萨

    祖先传给我们的习俗说,阴历七月是鬼魂活动的月份,因此在阿拉舟山说七月是「七月鬼门开」。台湾人说七月是「七月是鬼月」。在台湾七月中元有拜拜,在我们家鄕七月中元有「放焰口」。放焰口也是舟山民间一个大节日。那天街头搭起祭台,台上有道士穿着地藏王菩萨的道服和道帽,在台上做道场,超渡众亡魂,一天早、中、晚有三场。路边供上祭品,是传供「老三大人」享用的,老三大人是指孤魂野鬼,街头空中绑着草绳,用来吊挂纸器,那些纸器有纸钱袋,袋子里装满纸钱,另外有纸箱,还有漂亮的纸衣

  • 文章清明談麻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期  作者:中月 出版时间:1969-04-01
    关键字: 清明 麻粢 风味小吃 扫墓祭祖 祭品

    清明扫墓,全民皆然,但祭品丰啬,各随环境,而麻粢一项,乃吾郡为是节不可省之主祭品。其先采来青苗,状似艾,而叶背不白,似蒿而叶面较润,俗唤为「靑」。藏置稻草灰中数天,使「靑」能保持原色,不致发黄,用时切碎,投入臼中,与米粉和捣,同做年糕一般。取起,揿成薄饼,置模中或圆或方,但大多切作棱形。两面糁以松花,内靑外黄,食时烘煎随便,蘸以白糖,色香味俱佳,如用火缸煨之另有一股鄕村风味。惟在饼舖买来者,多用薙菜充之,则色香味大逊矣。吾鄕凡族大人众者,做麻粢动辄以石数

  • 文章歲暮天寒話「祝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思源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岁暮天寒 “祝福” 祭礼 祭品 “散福祭祖”

    祝福」是绍舆人家在旧历年终擧行的一项诚敬肃穆的祭礼,时间大致是在腊月二十五日前后。这时岁暮天寒,不是严霜满地,就是雨雪霏霏;可是祭礼须在凌晨三点钟左右擧行。在祭礼的前二天,定规是全家大扫除,称为「掸尘」。家中内外房间,四壁上下,一律淸除尘埃。堂屋间的石板地,须用水刷洗到非常洁净,祭祀用的八仙桌,更要擦洗得纤尘不染。掸尘要请一位男工帮忙,擧行祭礼时也要请这位男工担任杂务;这在一个月以前,就得约好。他在这期间须避免走进所谓荤房、暗房与白房,以保洁净。祭品

  • 文章愼終追遠話淸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3期  作者:剡川鄔氏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节气 上坟 饮食 祭品 风俗

    淸明是十二節之一,全年分十二節,十二氣,合計二十四節氣。立春、驚蟄、淸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爲十二節。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爲十二氣。星相家替人算命排八字要依賴十二個節爲十二個月開始。立春爲正月開端,亦卽爲寅月始。餘按次爲二三……十二月。閏月有氣無節,(農曆全年祇有三百五十多日子,而地球繞日一周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之一日弱,故農曆每隔二年增加一閏月,亦可說成四年兩頭閏。補足地...

  • 文章台州祭品名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6期  作者:孫靜江 出版时间:1980-06-06
    关键字: 台州祭品 三牲祭礼 茶水面食

    愼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近几天有居住中南部及北部的小同鄕(年轻同鄕),写信或打电话来问我有关故鄕—天台的丧葬礼俗、祭典仪式,祭品名称等等,除简单答复外,拟就所知借「浙江月刊」予以披露。所谓「追远」就是祭祀祖先,祖先虽离我们久远,但是必须追祭,以示不忘祖先。语云:「祭之以礼」,就是在祭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礼俗,祭典仪式,祭品等,这是复兴我中华文化的一项。故鄕—天台,祭祖习俗,通常一年只有四次:第一次在淸明节,第二次在中元节(俗称七月半),第三次是冬至节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