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碑刻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謁沈公碑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1期  作者:洪冰如 出版时间:1978-08-01
    关键字: 沈光文 太仆寺 碑刻 词赋

    太僕碑亭何處尋 溜灣郊外竹圍森庭階碧草自春色 苑樹黃鸝空好音大武層峯靑欲滴 潭埔盆景綠如淋諸羅山市開新詠 灣裏溪街避世沈百首遺詩哀國難兩篇臺賦燦文林囘天未竟蟠龍堀 憑吊英豪涙滿襟(註解)明太僕寺少卿沈光文歸宿處紀念碑亭。在善化鎭坐駕里大竹圍,樹木繁茂之處。一進碑境亭內,卽有「庭階碧草自春色,苑樹黃鸝空好音」之感觸。遠望東方,大武地方層峯接天,靑翠欲滴。囘首俯瞰潭埔。盆地洋洋十餘里,綠野如波流動。潭埔西岸,沈公敎學處在焉。按潭埔是舊灣裏溪流跡。溪南沃野,昔...

  • 文章劉羅鍋書法碑刻在嘉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期  作者:王保漢  出版时间:1999-01-10
    关键字: 宰相刘罗锅 刘墉 书法碑刻 小楷

    随着连续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在海内外放映,为官淸廉、政绩卓著的淸官形象家喩户哓。殊不知刘罗锅宰相的书法在淸乾隆、嘉庆年间「翁、梁、王、刘」四大书法家中,书法艺术成就最高当推刘罗锅,即刘墉。最近,在浙江省嘉善县博物馆收藏的一百多方碑石中,发现了刘墉二方书法碑刻,引起了文艺家、书画界、历史界的关注。这是淸代书法碑刻珍品,过去鲜为人知,也不为人靑睐。此碑现置于梅花庵西侧碑廊,高三十厘米,宽七十四厘米的长方形靑石材料镌刻。两石共一百多字,字体若指甲大小,是刘墉

  • 文章靈巖山歸來——奇石淸韻佳聯妙想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4期  作者:葛渭康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灵岩山 旅游 奇石 碑刻 楹联

    南十八公里处,层峦蜿蜒,群峰耸翠,峭壁绕青藤,高崖挂紫荆,瀑布飞泉,鸟语花香,每一滴水清亮甘甜,每一声鸟鸣空谷回音。灵巖雄踞山巓,方圆数百丈,磊磊块块,高约整座山的五分之二。几十里外远远望去,这块硕大无朋的巨巖,就像从天外飞来的一只大鼓,傲汉凌霄,十分奇伟。巖顶灵静庵,不知筑于何时,从其嘉庆七年碑刻及石柱楹联推测,至少是二百年前物了。殿宇依形就势,庵大殿前二丈许即临峭壁,用块石垒起一道矮墙,高可一米五,探首下望,但见窅冥莫测,白云飘絮,峰窠似的村落民居,都裹入

  • 文章雁蕩山聽泉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1期  作者:楊瑞津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雁荡山 历史人物 蒋叔南 刘景晨 杨雨农 碑刻

    建国后曾任温州市政协副主席,省人大代表,省文史馆馆员,地区文管会主任。杨雨农(名振炘一八八〇—一九五一)温州市区人。浙江省议会议员,永嘉商会会长,又是普华电灯公司、东瓦电话公司、国货公司等好几个大公司董事长、经理,同时又是慈善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一九三四年任雁荡山建设委员会委员,一九四七年永嘉县救济院成立,任首任院长直至一九五一年逝世。「听泉岩」碑刻,出于刘景晨先生手笔。是年他们一同作雁荡五日游,一行十人其中还有姚味辛夫妇等,所到之处均有题诗或题刻,刘先生

  • 文章(耄耋閒話)招寶山上威遠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2期  作者:張敏載 出版时间:2012-09-01
    关键字: 宁波 招宝山 威远城 碑刻 中法战争 浙东玉门关

    舰列安流;从今夷寇寒心胆,永固皇图亿万秋。」千古流传。碑群映证历史一八八五年发生在镇海的这次中法战争,是我国近代海岸保卫战役中一次唯一的全面胜利,谱写了一曲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捍卫神圣国土,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壮歌。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充分展示了这座城与山的历史文化底蕴。招宝山明清碑群座落于威远城内。现存碑刻只有九方。但这九方碑刻保存基本完好,林竖一隅,依城而立。碑高约二~二·四米,宽为一~一·二米。其中明代四方,清代五方。碑刻的内容

  • 文章寧波——東南佛國畫中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6期  作者:丁惠增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跨海大桥 灵峰禅寺 阿育王寺 天童寺 《天童禅寺楹联匾额碑刻集》 七塔报恩禅寺 《七塔寺志》 雪窦资圣禅寺

    金壁辉煌、结构玲珑剔透、画栋雕梁,其建筑之精美,规模之宏大,国内罕见。日本曹洞宗尊天童寺为祖庭。寺周群山耸峙层峦叠嶂,寺西有五佛塔,寺外有南山晚翠、东谷秋江、深径回松、风岗修竹、清关喷雪、西涧分钟、双池印景、平台铺月、玲珑天凿、太白生云十景。寺西山上,建有国家森林公园,山清水秀、奇峰突起,可谓禅林清幽、景色宜人。老方丈广修大法师学养深厚,他与我夫妇合影,并赐《天童禅寺楹联匾额碑刻集》等书还留饭。七塔寺全称「七塔报恩禅寺」,建于唐代大中十二年(八五八年),位于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