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碑亭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沈公碑亭落成感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2期  作者:洪冰如 七十七歲 出版时间:1978-09-01
    关键字: 沈公 碑亭 诗联

    崁北溪南傍竹圍凌空一筆執奇巍亭坊華匾添秋色碑面銀階映夕暉南海孤臣魂有寄東山詩伯韻堪吹卽今善化勞師日虔拜先賢頌玉徽

  • 文章先賢百世芳,亨碑日月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2期  作者:雨辰 出版时间:2001-11-10
    关键字: 古圣先贤 人物传记 历史典籍 先贤碑亭

    登上风景秀丽的余姚龙山公园南大门长长的阶梯,跨进「山青水秀」的月门,迎面高树一块清邑人翁庆龙所书《文献名帮》溜金石碑。在巨大石碑下东折,进入半山腰间「见贤思齐」门,顿觉庄严肃穆,一排四座余姚先贤故里亭碑就建在四季生花,佳木参天的龙山公园内。这是余姚后人纪念汉代高士严子陵、明代哲人王阳明、抗清志士朱舜水、思想史学家黄宗羲四位先贤所建的碑亭。在四座碑亭中,其中严子陵、王阳明两座建于清乾隆十九年(西元一七五五年),由当时余姚县令所建,朱舜水、黄宗羲两亭均建于

  • 文章宣揚臺灣先賢與沈公斯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4期  作者:陳如一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台湾史集 沈光文 贺仁泰 纪念碑亭 台湾先贤

    太仆墓,并刻石立碑,岁时祭扫,以敦敎化,而崇先贤」,实与贺君当年之建议,不谋而合。在台北市宁波同鄕会理事会中,讨论所及,对于沈公之纪念史蹟,决予设法促成;一面编印专集,以资永念。甚盛事也!去年五月七日,沈理事长友梅曾偕胡、李、张三理事,驱车赴台南县查勘沈公遗蹟,适以事冗,未克同往。惟闻善化原处,荒草坵墟,已无迹象可寻;而有「光文桥」、「光文路」、「文开桥」之地名,足觇遗爱在民,永留去思。当地人士咸愿就沈公昔年敎学处,以及归宿地,分建纪念碑亭,筹款捐地者

  • 文章镇海县建城碑亭与镇海后海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2期  作者:李宏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镇海县建城碑亭 后海塘

    鎭海县建城碑亭位于后海塘上,建于明万历元年(一五七三年),全石亭子,高三·五八米,周长一〇·六米,亭柱、顶盖、梁架、飞檐均为条石凿榫嵌镶而成。亭正中石碑上刻(定海县增筑内城碑记》,为明南京兵部尙书张时彻所撰,文中记述建城历史和内城增筑经过。碑、亭自建成至今已历四百余年,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海塘位于鎭海城北,东起招宝山脚下的巾子山,西迄鎭海兪范村嘉燮亭,长四八〇〇米,东段一三〇〇米为城塘合一,高八米,宽十四米。鎭海城北面海,唐时为防海潮冲击,保护

  • 文章沈光文斯庵先生專集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3期  作者:沈友梅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沈光文 明经 以诗结社 海外文教 碑亭

    已无蹟可寻,即公共墓地间亦翻建房屋,而火车站前有「光文路」,数百年来,沧桑之变,可兴浩叹。据洪调水先生言:「十年前县长刘博文,曾拟在此筹建『沈光文归宿处』碑亭一座,图样计划都已齐备,卒因事而未果」。囘程糖厂途中,行经「文开桥」。在善化鎭内已有三处地名假公之名,藉作纪念,可见当地居民对沈公敬仰备至!八月中旬,由理事会聘侯中一兄为出版委员会委员,负责编辑专集名曰「台湾文献初祖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历时半载,稿成付梓,今将出版,爰述经过聊以代序。中华民国六十六

  • 文章半截青山一座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39期  作者:戴開基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峯山 更名 易容 戴德彝 青山碑亭 忠魂

    德彝从容言:「律无锯刑,但闻暴匪偶以夹板锯人,汝知否」。当时,儒家纲常,以及嫡长继承制等,是数千年来公认的最根本的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但背诵易、履行难,德彝等清正廉洁,无欲则刚,才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其德行、气节为人们景仰,也为后来的皇帝所追崇。一五三二年在奉化首建显忠祠。一五七三年赐谥毅直。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他们不幸遇上这场皇位之争而过早殒灭,否则,在「以生命为虑,以王道为心」的治国之路上,为社稷、人民将有所建树。实现他们青年时代的抱负。㈢青山碑亭

  • 文章(鄕情采風)遊威遠城憶蛟門奏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6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2012-03-01
    关键字: 招宝山 鳌柱山 镇海战役 友谊关 吴公碑亭

    出击,一路攻克到谅山。正待进攻河内之时,却于四月四日接到李鸿章下令撤军,清廷与法方议和,割让越南,令国人气结。而在镇海战役中,由于清军湘淮派系之倾轧,和军中争功诿过之作风,立有首功之吴杰,却被欧阳利见以违犯军令,擅自还击而予扣押,后经刘秉章、薛福成等力保,方得免罪待职,由此可看出清廷之腐败。吴公碑亭后人为了纪念吴杰在镇海战役中之功勋,镇海父老于民国二十五年,吴公诞辰一百周年时,集资建造吴公纪功碑亭,成为今日遗址中最有意义的古蹟。碑文是由湘潭袁思亮撰述,县人俞佐廷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