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盐业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群粲博物馆亮丽岱山岛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1期  作者:曹寧元 出版时间:2012-04-30
    关键字: 岱山岛 灯塔 盐业 台风

    彩光闪烁四射,美妙妩媚至极,真饱眼福。中国盐业博物馆。该馆建造在岱山岛岱西万亩盐场中,在岱西养殖休闲园区内,以万亩盐场主产业为背景,以「贡盐」之乡为文化背景,以灰鳖洋为自然背景。博物馆工程总投资约七五〇万元,总用地面积五六二五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七六二平方米。展馆呈白色的晶状体结构,馆内分图片实物、海盐生产工艺、盐雕工艺三部分。设有人工「死海」、盐疗馆、泥浴池、戏海池、盐山、风车、盐滩等活动项目。中国台风博物馆。该馆位于岱山岛泥峙拷门大坝北傍,建筑总面积二三

  • 文章塩板史話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32期  作者:朱去非 出版时间:1991-03-30
    关键字: 定海 县志 盐业 盐板 历史沿革

    在我國塩業史上,用塩板晒塩的只有兩浙塩區,它分布于今浙江省舟山、寧波、紹興及杭州四個市與上海市的沿海沿江一帶。一九五〇年代,浙江省塩區共有塩板一百零二萬八千一百八十二塊,年產塩能力爲三百一十萬擔左右,約占全省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大家知道,用日晒結晶代替鍋煮結晶,節省了大量然料,是塩業科技史上的一次飛躍。而日晒結晶的設備多種多樣,主要有泥結晶池、缸牆結晶池和塩板(卽木板結晶池)等。其中塩板雖僅存在于兩浙塩區,但其推廣數量和產塩能力都很可觀,實在是海塩生產工藝...

  • 文章狀元橋滄桑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33期  作者:韓肖蓉 出版时间:1991-07-15
    关键字: 定海 状元桥 历史沿革 盐业 文风

    不定都是进士)。这使「状元桥风水好,应符谶」之说流行舟山几百年,而且还形成定海城内一种特殊习俗,即城里人结婚,「花轿必过状元桥」。这自然是迷信,只要从社会发展历史剖析,就不难弄淸奥秘。宋代,定海盐业生产兴旺,著名词人柳永也来定海做过晓蜂盐场盐监,近岸渔捞也已起步。到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杭州)偏安江南,因财政困迫倚办海舶鼓励通洋互市,定海港常有高丽、日本、安南、暹罗、吕宋、马六甲诸国商船来往。所以,定海有盐税、关榷、鱼课,稳定财源。同时随赵氏从中原逃来浙江的士

  • 文章舟山羣島生産習俗(二)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3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9-15
    关键字: 舟山群岛 习俗 租佃 盐业 手艺

    岛民从海岛的特点出发,在农、盐业生产中形或了自己固有的一些生产习尙。农时习俗舟山农业生产的节气、习俗与宁绍基本相同。由于气候关系,耕作季节略迟于宁波。过了淸明,就开始进入春耕农忙,一直到立夏前后早稻揷秧结束为止。淸明以后就要浸谷子,农民俗称「秧子落缸(桶)」,秧子上面要放一张红纸,压一把镰刀,意可鎭邪。立夏前后开始种旱稻,俗称「种田汛」。第一天揷秧叫「开秧门」;种田结束的那天叫做「关秧门」。小满前后开始种晚稻。舟山种晚稻有二期,一是深水荡田单季稻,叫「秋稻

  • 文章岱山鹽民時疫醫院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43期  作者:王定甫 出版时间:2010-12-31
    关键字: 岱山 岱山盐民时疫医院 流行性肠道传染病 林傅慧 海岛盐业

    岱山孤悬海岛,自古以渔盐著称,历来是岛内经济的主特产业,海盐被列为贡盐,渔「停泊晒鲞,甲于一郡」。盛名四海,享誉国内外。然赤日炎炎,煮海烧盐,挑拢挑开,挑百担泥换一担盐的煎熬,日晒雨淋,风餐露宿,时遭病魔侵袭,苦不堪言,日不果腹,生活凄惨。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八月,正值盐业生产旺季,滩地朝阳似火,热浪滚滚,溜滩上一片白花花的热气喷射而来,烤得晒盐人赤身冒汗背胛脱皮,个个晒得焦头烂额,黑不溜鳅。贫苦的盐民为避暑降温,多习惯性地,无可奈何地用沟、塘、滩地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