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白马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六和塔的故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4期  作者:祝蛩 出版时间:1971-04-30
    关键字: 六和塔 故事 白马 僵尸 寻马

    杭州的六和塔,是风景最美的,它矗立在钱塘江畔已不知经历了多少年代,在江畔的同鄕曾相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远在钱塘江大桥还没有建筑之前,也不知是那一年了,那时候,六和塔对岸的是西兴,一条从杭州去绍兴的必经之路,那儿是一块十分荒芜的地方,在昔日是穷人们或无主路尸的乱葬岗,居民无几,寥寥可数,鬼气阴森,相当可怖。那时驻节在杭州的是一位督军大人,为人精明能干,他有一匹心爱的白马,善体人意,灵活异常,确是千里良驹。可是有一天这匹白马突然失踪了,这还了得!看马的马伕

  • 文章白马湖春晖中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1期  作者:馬武奎 出版时间:1981-11-06
    关键字: 白马湖 春晖中学 校园琐事 上虞

    春晖中学是浙江颇负盛名的一所私立学校,校址在上虞县白马湖,近靠沪杭甬铁路的驿亭站。由驿亭站下车,沿山麓道路行进,转过山湾,白马湖的全景在望,宏伟的校舍都建筑在湖中浮洲上。学校与车站相距不足三华里,道路依山沿湖通入校园,山上松林,道旁垂柳桃李,春季花开,柳丝嫩绿,桃李争卉,风景之美,诚如人间仙境。徜徉湖畔,大有置身西湖之感。淸明时节,细雨绵绵,满湖云雾,水天相接,身在雾中楼台,四顾茫茫,不知天上人间。白马湖幅员不广,三面环山,远离城市,有西湖之淸新,无西湖

  • 文章五斤紹興入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5期  作者:陳星 出版时间:1996-05-10
    关键字: 白马湖 朱光潜 作家酒会 丰子恺

    朱光潜在《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中有一段十分値得玩味的文字,提到白马湖作家们与酒的关系,令人向往:酒是白马湖作家传承友情 不可缺少的媒介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了一座极简单而亦极整洁的平屋。同事夏丏尊、朱佩弦、刘熏宇诸人和我都和子恺是吃酒谈天的朋友,常在一块聚会。我们吃饭和吃茶,慢斟细酌,不慌不闹,各人到量尽为止,止则谈的谈,笑的笑,静听的静听。酒后见真情

  • 文章中原之旅—白马寺,关林,洛阳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3期  作者:王念慈 出版时间:1998-08-10
    关键字: 白马寺 洛阳 关林 旅途 见闻

    白马寺起源于东汉永平年间,东汉明帝夜梦发光金人飞舞殿堂。上朝询诸群臣;对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形似陛下所梦金人。明帝即派「王遵」「蔡惜」及「秦京」赴「天竺」求经迎佛。随后偕梵僧「竺法兰」「迦叶摩腾」二人回国,住于「鸿胪寺」译经,翌年建「白马寺」,为了纪念白马千里驮经辛苦,故取名白马寺。白马寺在佛教徒系称「释源」「祖庭」表示最崇高尊贵古老之寺院。中共自改革开放后,花了数百万元重修,几年来,世界各地佛教徒有数百团几万名善男信女来朝拜。并捐资金,赠物品。有妙明

  • 文章泥灣湖沉柱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3期  作者:海風 出版时间:1981-10-01
    关键字: 泥湾湖 前清书院 鹿鸣寺 白马寺

    泥湾在水南之下,石郭之上。泥湾前面有一片很广大的湖,名为泥湾湖。泥湾湖中有一土墩(丘陵),面积有数亩大,平常三面靠湖,一面连接溪滩潬,可称为半岛,如大水来临,则成岛了,人无法涉登。墩上松树成林,林中有座黄墙的前清书院,可惜笔者不知其名,亦不知靑田志里有无记载。笔者年轻时不知去过多少次,当年所见到的这座书院,早已被鄕民占住了,里面书院设备也早已荡然,不过外观还是像个书院的样子。泥湾湖上的路边的山坳里,据古老传说有座鹿鸣寺,一说是白马寺,也不知是一座庙还是

  • 文章令人难忘的「白马湖作家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1期  作者:陳星 出版时间:1995-11-10
    关键字: 近代文学 白马湖作家群 白马湖风格 界定分期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给现代中国的文学提供了一个全新发展的机遇,而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早期发展之中,散文的创作成绩格外引人注目。朱自淸在《背影》序言中说:「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就在这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之中,所谓「白马湖作家羣」,这是人们在谈论中国现代散文史时时经常言及的话题,而从散文审美角度上讲,现代散文中的「白马湖风格」几乎又成了近乎完美的范本,海峡两岸及香港,人们都将这一派的散文选入中学课本

  • 文章温州白马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5期  作者:葉青  出版时间:2003-10-01
    关键字: 温州 白马寺 文物保护单位 拆建工程

    在已故民革诗人柯天弈先生的遗稿《温州巷名集联》中有:「八仙同饮双仙醉;白马长鸣花马腾。」联中含八仙楼、双仙巷、白马殿、花马营四处地名。其中白马殿是温州家喻户晓,闻名遐迩的地方。温州白马殿原名英济庙或白马庙,地面建筑面积一千二百多平方米,历经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地点在温州市区大南门外龙泉巷口南侧,一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马殿或白马寺,在全国知名的就有六处,其中洛阳白马寺最有名气,是旅游嵩山的必游之地。有人质疑:马是六畜之一,何以能建庙祭祀?原来古代交通

  • 文章白马湖晚晴山房与弘一大师的修养及感化(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3期  作者:吳本一 出版时间:1972-03-27
    关键字: 白马湖 晚晴山房 弘一法师 革命思想 修行

    这间小陋室,大师谓之「晚晴室」。大师前额宽濶饱满,面目淸癯而消瘦,两眼若开若闭,口含慈祥的微笑,他穿的一袭淡灰色破旧而非常整洁的僧袍,和一双粗布的僧鞋,一眼看到,他是严肃、温良、和霭和豁达的。谈及曾在白马湖唸书,夏先生、蔡先生、徐先生曾谈到大师,「晚晴山房」的状况,蔡丐因老师所说的「晚晴」,是大师欢喜读李义山诗:「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大师闻之,闭目而微笑。有一次,我问大师经是否可当冥钱之用?大师说:经不能作冥钱用,但唸经后,能进功德,能消宿灾,亦能增福

  • 文章白马湖作家群的核心人物——夏丏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2卷 第9期  作者:余方德 出版时间:2000-09-10
    关键字: 白马湖 作家 夏丏尊 文学 杂志

    学生同意,并保证继续实施敎育改革。稍后,俞平伯、朱自清、叶圣陶等相继来一师任敎。民国十年(公元一九二一),经亨颐先生本着「与时倶进」的敎育方针,在浙江上虞白马湖创办了春晖中学,丏尊回故鄕青晖中学,担任国文敎员,并在春晖隔湖相望的象山脚下盖平房定居,名为「平屋」。他又邀请了好友朱自清、刘薰宇、王任叔(巴人)、匡互生等几位前来春晖中学任敎。由于他的感召力,校长经亨颐几乎把所有的校务都交给他,他担当自如。一九二四年,他还和朱自清兼任了宁波浙江四中的国文敎员,他们乘火车

  • 文章白马湖的平屋及其主人们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10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平屋 白马湖 夏丏尊 朱自清 丰子恺 经亨颐

    浙江上虞有个白马湖,处于幽静的山鄕。据说晋时有个姓周的官员骑白马入湖仙去,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后来,唐李白寻仙到此,写下《卧闻渔浦口》等诗篇。但白马湖眞正出了名,还是在二十世纪二〇年代初,这里办起了一所私立的春晖中学。当时江南的耆宿、曾任浙江省两级师范学堂校长的经亨颐,担任春晖的校长。为了保证敎学质量,学校高薪聘请了一批国内的著名学者任敎;于是白马湖畔聚集了一群布衣先生,如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王任叔等等。这地方也便造起了许多平屋。从此白马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