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用字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唐詩質疑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3期  作者:何壽銘 出版时间:1985-06-01
    关键字: 唐诗 贺知章 用字 质疑

    少時讀唐詩,「少小離家老大囘……」是最熟悉的一首。因爲這首詩是吾甬大詩人賀知章的傳世之作,因此對阿拉寧波人來說,尤其有親切感。而在此時此地的同鄕同胞們,則更是不在話下了!但現在坊間出版的賀詩,却有兩種不同內容,也就是第二句的「鄕音無改鬢毛催一和「鄕音無改鬢毛衰」。究竟是「催」是「衰」?似有提出來考證必要。「寧波同鄕」負有「發揚四明文獻」之責,甚盼此一小文,能引起鄕長時賢們的注意,為一催」「衰」兩字作一公斷,以正視聽。故鄕人有句俗諺,叫「白髮催人老」。這個...

  • 文章林語堂先生説:怎樣把英文學好?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方懃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林语堂 英文学习 常用字 口语

    追唐宋,一味摹倣古人。至少古文辞类纂读熟了咿唔终日,才能写出稍稍类似古文的文章。实际上能写仿佛赛似的古文就难之又难。以前北大敎授中,能写华丽四六文章的一大堆,而能写好古文的只有一两个人。甚焉者,误以艰深为古雅,以生僻为鸿深,或者要做到「无一字无来历」。这就是说,用字遣词,看似平平,却是语言有所本,或出于汉书某某传,或出于世说新语某某条。有一千五百年前人所用过的辞语,便称佳妙,便是有来源,有出处,文学根底深……这一大套古典文学的传统,是英文所无而且所不许

  • 文章江生介紹江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2期  作者:江儈  出版时间:1976-12-06
    关键字: 江重立 周游全国 捉害虫 写虫文 用字漫谈》

    在中国语文十卷上,引起文艺界谢冰莹等十余人十三篇文章的共鸣与议论,掀起空前高潮,还有续评七篇未刊出,总计有二十多万字,如果有钱可出一专集。此后利用捉虫四十年的科技经验,专捉错字,愈捉愈多,无师自通,自成一家之言。并出版「六足行,行余、常用字与专字」共三册。以及「用字漫谈」二册。后来又创造了「用正去异」「用常去专」「用热去冷」的用字主张,并加上胡适的「用白去文」国父的「用外文以助不足」以及「横写右行」共六大主张,成为江生用字六法。目的在帮助小学生容易识字写字。只要

  • 文章日常易错用字、词擧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1期  作者:陳家驥 出版时间:1991-01-10
    关键字: 日常易错用字词 字词举隅

    陕: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陕县,也是陕西省的简称。此字别无他义。陜:狭的同字,今狭行而陜废。陕右作夹,左右从「入」。陜,右作夹。陕、陜形似而音、义迥别。十八、名「符」其实,应是名副其实引用成语,常因音相近用错字。名副其实这句成语,被引用的机会很多,也常用错字,因为「符」、「副」,不但音相近,望文生义,也说得通,是致错的原因;但是成语,必有出处,有典故,其中用字,不可擅加更动。名副其实,是说盛大的声名和事实相称,不是徒有其名。后汉书:「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副

  • 文章日常易错用字、词擧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12期  作者:陳家驥 出版时间:1990-12-10
    关键字: 日常易错用字词 字词举隅

    辞书所载,痹、痺形、音各殊而义迥异,两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国内媒体尽皆误用;惟香港出版的中文本读者文摘,倒是用字正确,痹字无误,岂文化复兴基地的自由中国,不如香港殖民地乎?眞是一大讽刺。敎育部集众多学者所编订的「国字标准字体表」,竟亦痹误为痺,尤为可议。二、越王句践,不是「勾」践春秋越国为吴所败,越王句践,卧薪尝胆,矢志复仇,十年生聚,十年敎训,卒以灭吴。句践,一般误作「勾」践。句:于名词用在姓,音〔ㄍ又;勾〕,破音字。他如枸、钩、苟,均从句〔ㄍ又〕音。三

  • 文章(鄕贤纪事)王安石用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1期  作者:黃夢燕 出版时间:2015-12-10
    关键字: 王安石 用字 选词 泊船瓜洲 诗句

    皇都」。这里的「满」是「笼罩」的意思。烟柳笼罩着长安城,晚春的烟景美极了,但还是远远比不上早春的雨景。「满」在这里充当似扬实抑的角色。从王安石的用字来看,「到」「过」「入」「满」似乎是「怀才不遇」,然而事实上它们早被「量才录用」。用词精确啊,关键在于「各得其所」,才能「各尽所能」。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